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潍县
释义

潍县掠影

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地级)市区解放前的旧称。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清代,山东共出了六名状元,光绪年间,就有两名状元出在潍县。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潍县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曾任职潍县的郑板桥更是留有“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诗句,成为当时潍县社会民生的绝佳写照。

潍县历史

潍县古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当年,秦始皇修筑的驰道,穿越潍坊城区,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从此,这里成为京东古道的重要枢纽,商贾聚会,物资集散,堪称胶东咽喉,工商重镇,军事要冲,城池的规模也由此出现。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正式国道,起源于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战争。当时的战争主要以车战为主。因此,为方便战车通行,各国都十分注意修筑道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统一局面,加强统治地位,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下令修筑驰道。其中,京东道就经过潍坊地区。

交通的方便使潍坊的地位大大上升,成为当时驰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具体到潍县古城所在的地方,尽管当时还没有建立城池,但已经是车水马龙、各种货物堆积如山的著名集市了。到汉代,潍县古城形成了土城。

奠定潍县古城重要地位的,还有一处著名的地方,就是潍水古渡口。潍水古渡口遗址在现在的东圩渠村东端,而东圩渠位于寒亭区朱里镇的潍河岸畔。早在2000多年前,秦国弛道在潍河上就有一处重要渡口,历经两晋,到了隋朝,潍河改道东移,渡口也随之迁移,并且历史性地选择了在东圩渠安家落户,从此千余年如一日的车水马龙,迎来送往,十分繁荣。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下密县置潍州,取界内潍水为名(潍水,即今潍河),潍州之名始于此。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州为郡,以郡统县,改下密县为北海县,属北海郡。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北海、营丘、下密三县复置潍州,治所在北海县。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潍州,省营丘、下密入北海,属青州。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县隶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又废北海军,升北海县为潍州,又增昌乐县,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北海为其治所。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之上设“路”,潍州属京东路。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潍州属京东东路。

金于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攻占潍州,仿宋旧制,仍置潍州,属金京东东路。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和固底镇,州治所仍在北海。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潍州属之。

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后,潍州为元领地,北海仍为潍州治所。潍州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宪宗三年(1253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1266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昌邑,州治所不变,设在北海,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

明朝时洪武十年(1377年)撤潍州,改称潍县,属莱州府。

清时属登莱青胶道莱州府平度州。

民国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莱胶道。1928年废道制,直隶于省。1929年至1931年将清末潍县的16个区划为10个区,今潍城区为第一、二、三区大部和第十区一部。1938年潍县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于潍城、坊子及二者之间的毗连地区设立潍坊特别市,直隶于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局时驻益都县)。同年7月昌潍专区成立,潍县属之。1949年6月3日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直辖于山东省。1950年5月撤销潍坊市,并入潍县。同年11月恢复原潍坊市,属昌潍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隶属不变。1961年10月复置潍县。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5月改为潍坊地区,潍坊市与潍县均属之。1983年8月撤销潍坊地区,设置地级潍坊市;同时撤销潍县,并入潍坊市。

潍县名人

刘应节

(1517~1591),宇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今寒亭区)刘家庄子村人。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考中进士,任户部广东司主事。1576年(万历四年)回到家乡。回乡后,他出资修建了“麓台书院”,并亲自讲学。他不仅为官清正,善于作战,而且也富有文才。他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其中《蓟门奏议》、《沿边军筹》、《白川文集》等颇有水平。1591年历历十九年)去世。吊唁者络绎不绝,万历皇帝遣使凭吊,并追赠他为太子少保。

周亮工

明末清初潍县县令---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历仕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一生饱经宦海沉浮,曾两次下狱,被劾论死,后遇赦免。生平博极群书,爱好绘画篆刻,工诗文,著有《赖古堂集》、《读画录》......著述颇丰。周亮工在吴桥兵变、孔有德叛变的情况下,守卫潍县---直到明朝灭亡。其著述,受到当代文豪鲁迅的特别推崇。

郑燮

(1693.11.22—1765.1.22),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享年七十三岁。

陈官俊

(?—1849年)字伟堂。男,汉族。清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潍县城里人。

陈生于殷实之家,考取进士后,点庶吉士,又授编修。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大考二等,升右春坊右赞善、左赞善。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入直上书房。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大考二等,迁司经局洗马,升翰林院侍讲。以后累迁提督山西学政、侍读、右春坊右庶子、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礼部左、右侍郎、工部尚书。1839年(道光十九年),因受弹劾,经吏议革职。清宣宗?宁看到部议奏章后,念其旧情谊,授意枢臣宽宥。革职不到一年,即起用为通政使司通政使,以后又累擢户部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其母夏氏90岁寿辰,清宣宗御书“耆臣寿母”匾额与“福、寿”字,并赏赐珍绮寿礼,以示殊荣。不久,擢官俊为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并恩准官俊在紫禁城骑马。

陈官俊在上书房授读时,?宁在上书房读书,登基后,复使皇长子奕纬从官俊读书,官俊认真教授。故宣宗对官俊礼遇特厚。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官俊逝于位上。朝廷恩礼有加,悼惜良深,晋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

郭梦龄

(1795—1854年)字文与,又字小房,号砚农。男,汉族。清道光癸未进士。潍县城里人。

郭梦龄出身于仕宦家庭。1825年(道光五年)任直隶龙门县知县。龙门县内有土豪5人,横行乡里,无恶不作,人称“五虎”。梦龄到任后,将其就地伏法,以平民愤。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湖北农民起义军克崇阳、通城,攻通山、蒲圻。时梦龄任湖北武黄同知,随从总督裕泰去蒲圻增援,收复崇阳、通城,俘首领锺人杰解京,因“功”受道光帝两次召见,赏戴花翎。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升任四川顺庆知府。该处为川北难治之地,梦龄到任后,励精图治,修补朱凤书院,振兴文教事业,深得人心。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调任甘肃兰州道按察使。该地少数民族起事,拘捕多人,总督林则徐命其复审,梦龄认为他们罪有可原,多数释放。林则徐疑其审判失误,查阅供词后,对他极为称许。

1851年(咸丰元年)升任山西布政使,次年任山西巡抚。1853年(咸丰三年)回任布政使。八月,太平军攻占垣曲、绛县、曲沃,平阳告急。当时巡抚哈芬统兵驻泽州,臬司郭用宾驻潞安,省城守军不多。梦龄以平阳为省城保障,急请巡抚派兵至平阳迎击,以阻太平军逼近省城,同时报请朝廷派大军增援。哈芬闻垣曲失守,拔营北去,声称去韩侯岭防堵,并令省城守军前往。梦龄上书朝廷,守兵无多,势难外调。上书不久,哈芬被撤职,命梦龄暂任巡抚。他自责前在布政使任内,黎城、潞城失守,请求处分,部批降级留用,后又自行检举,部批革职回乡。

1854年(咸丰四年)病卒。1856年(咸丰六年)山西百姓公举入祀名宦祠。

陈介祺

(1813-1884) 字寿卿,号簠斋,金石家,潍县(今潍城区) 城里人。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强记。青少年时随父在京求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1835年(道光十五年)中举人,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中进士。此后10年间,一直供职翰林院。居京时他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典籍,对于经史、义理、训诂、辞章、音韵等学问,无不深入研究,而尤酷爱金石文字的搜集与考证。曾向当时著名学者阮元求教质疑,并与何绍基、吴式芬、李方亦等许多金石学者互相切磋。他不惜巨资搜集文物,仅三代、秦汉古印一项,就有7000余方。1850年(道光三十年),他在家乡潍县城内旧居建成“万印楼”一幢。在许瀚、吴式芬、何绍基、陈畯等人协助下,他将所收藏的古印、封泥反复鉴别,系统整理,编成《簠斋印章》。 他在京时,目睹清朝廷丧权辱国,不满官场腐败黑暗,1854年(咸丰四年)借母丧返归故里,从此不再复出为官。

回潍后,专心致志从事金石研究,到处购求文物,每得一器一物,必察其渊源,考其价值,解奇释疑,一丝不苟。他收集到秦代“铁权”(秤锤),别人以为是块“顽铁”,他却视为珍宝,妥藏入库。对于古陶文字,前人没有收藏、著录的,他独予重视,不仅搜集了很多齐鲁古陶,而且进行开创性的研究,著成《簠斋藏陶》一书。他鉴精藏富,治学严谨,多有创见,与江苏学者潘祖荫被并誉为“南潘北陈”。

他收藏的文物青铜器最多,其中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此古器内壁铭文多达497字, 极为罕见。所作毛公鼎考释,对研究西周时期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藏有商、周古钟11件,取其整数,因而“万印楼”又称“十钟山房”。又因集有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 名其楼曰“万印楼”。此外,还有商周铜器235件,秦汉器物80余种,以及秦汉刻石、各种古钱、陶、瓷、砖瓦、碑碣、造像、古籍、书画等精品达万件以上。著有《十钟山房印举》、《封泥考略》、《簠斋藏古目》、《簠斋传古别录》、《簠斋古金录》、《簠斋金文考释》、《簠斋藏镜》等十余种,还有后人辑的《陈簠斋尺牍》,也保留了丰富的学术资料。未曾发表的著述手稿十几种,1964年由其后人捐献给国家。他的大量文物和著作,为后人进行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张兆栋

(1821—1887年) 字伯隆,号友山。男,汉族。潍县城里人。广东巡抚、福建巡抚。

张出身于书香之家。以进士授刑部主事,又迁郎中。外放陕西凤翔府知府,到任才3个月,回民起义围城,掘长濠以图长久围困。兆栋登城指挥,誓死固守。西南城被回民轰溃击破,他亲冒矢石,率军奋力激战,坚守达16个月,援军到达,始得解围。兆栋因守城有功,擢升四川按察使。1854年(咸丰四年)调广东迁布政使。后历任安徽、江苏布政使。1859年(咸丰九年),擢漕运总督。1861年(咸丰十一年)升广东巡抚。当时广东赌风很盛,闱姓(为广东特有的一种赌博形式)为害尤其严重。兆栋上疏要求禁赌,被获准。由于两广总督英翰徇私卖法,使禁令难以推行。兆栋毅然上表弹劾,英翰被革职,上命兆栋兼摄总督事,推行禁令更严,煞住赌风。

1878年(光绪四年)兆栋因母丧归里,孝服期满,被任命为福建巡抚。1884年(光绪十年),法越发生战事,法国军舰窥我台湾与福建,兆栋专任城守,后因马尾失守,兆栋与总督同被革职。1887年(光绪十三年),在福建寓所病殁,年67年。1909年(宣统元年)开复原官,恢复名誉。

兆栋任广东巡抚时,适值潍县遭饥荒,曾由海道运粮赈济。回潍后,曾捐资修葺圣庙,兴复书院等。邑人私谥:“文端先生”。

曹鸿勋

(1846.2.3-1910.9.9) 字仲铭,又字竹铭,号兰生,清光绪丙子状元。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新巷子人。

他出身于贫寒家庭。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刻苦读书。1873年(同治十二年)拔贡,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1876年(光绪二年)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

1879年(光绪五年)任湖南副考官,两年后改任视学。任职期间,为改善湖南边区的文化状况,开办省书院,选送优秀学员入院深造,以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使边区学风大变。1887年(光绪十三年) ,到上书房教载润(惠端亲王绵愉之孙,奕详子,袭贝勒。光绪弟兄)读书。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任云南永昌知府。永昌地处云南边区,多种民族杂居,难以治理。他到任后,对每起巨案都反复调查,掌握案情,依法处理,百姓称赞他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同时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千方百计为其排忧解难,深受人民爱戴,上官赏识。不久,调任云南知府。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升任云南按察使。云南上告巨案,往往连年积压,他到任月余就断结巨案10余起,因此更为上官所器重,两年后升任贵州布政使,不久,命暂任贵州巡抚。时广西南丹游匪作乱,他奉命围剿,南丹得以平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正月,调任湖南布政使,同月,升任陕西巡抚。

他擅长书法,首都故宫、颐和园、东华门、西华门、大栅栏等处都有他的墨迹。家乡有《重修玉清宫碑》(俗称四面碑)、《十笏园记》等石刻传世。

王寿彭

(1875.4-1929.7) 字次篯,清末状元,山东大学创始人,潍县(今潍城区)西南关人。

他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幼年在家乡读书,后应科举考试,在县、府试中名列案首。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乡试中举人。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连捷进士第一名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入“进士馆”学习法政。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他随载泽、端方五大臣被派赴日本考察政治、实业、教育等,回国后写了《考察录》一书。1910年(宣统二年),出任湖北省提学使,曾创办“两湖优级师范学堂”,为两湖培养了一批教育人才。他在兼署藩篆期间,创立预算制度,并制定学款独立章程,使办学经费专款专用,为全国之首创。

辛亥革命后,他回到北京。民国初年,任山东都督府和巡按使署秘书。1916年后任北京总统府秘书多年。1925年任山东省教育厅长。次年改组山东省立农、工、矿、医、法、商六个专门学校为省立山东大学,又增设文科,他兼任校长。王寿彭虽接受过一些维新思想,但始终不忘他是封建状元的本分,主张尊孔读经,所聘经史学教师,多是科甲出身的翰林、举人,因而遭到校内师生的强烈责难,他不得不于1927年6月“拂袖而去”,寄居京津。病逝于天津。

他工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为荣。当年“山东大学”的校牌即其所书。在家乡留有不少墨迹以楹联、匾额、题扇居多。曾为西南关五道堂“仙师庙”题名并书“仁术博施能济众,虔诚祈祷自蒙庥”。今潍坊市博物馆存一刻石,即清末进士陈恒庆为曹鸿勋临《九成宫醴泉铭》作跋文,由王寿彭所书。他的著作除《考察录》外,还有《靖盦诗文稿》。

潍县小吃

潍县豌豆黄

潍县豌豆黄的诞生是京城餐饮文化渗透的典型一例。

据文献介绍,豌豆黄是京城的名小吃,后传入清宫,成为御膳中的上品。京城豌豆黄颜色浅黄,细腻凉甜,入口即化。前人曾用诗赞美它:“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京城豌豆黄是由豌豆沙、白糖、枣汁熬制后冷却,自然凝固成固体,再切成菱形装盘食用(类似潍坊现在的绿豆糕)。京城做官者把这一名吃传到了潍县,聪明的潍县人很快就学会了,而且做了创新,他们在京城豌豆黄的外面包上了一层面皮,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豆沙包,一可解决了易碎与不好拿的缺憾,二可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因成本降低了,价格自然便宜。豌豆黄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官宦、乡绅、商家等有钱人家当夜宵食用。所以每当夜幕降临,挎着箢篼,提着灯笼,沿街叫卖豌豆黄的喊声不断。从清光绪前就一直叫卖声为“豆沙瓤的豌豆黄!”但到了清光绪十四年后,潍县来了个贪官县令杨耀林(字静轩),它大肆收敛钱财,榨取民脂民膏,百姓骂他为“杨大钱叉子”。他做贼心虚,当他听到卖豌豆黄的喊声“豆沙瓤”后认为是喊“都杀杨”,既怕又恨,下令要把卖豌豆黄的人全抓起来,从此后,吓得卖豌豆黄的人改喊:“一包糖的豌豆黄!”

潍县米粉

著名米线艺人谭以振(1914—2001)家住西南关。米粉的制作过程大体如此:在春节前就把小米泡在几个大缸内,每天换水倒缸,一直到二月开始加工,先用水磨磨浆,过箩,米渣磨二遍,用布袋装浆挤出水分,晒干搓碎,合成面团,反复搓揉,然后用和乐床子轧制出直径2.5毫米的细长条,下锅煮熟,捞出晾凉,即成微黄色的米粉。谭以振用头顶着大簸箕到各饭店去送,父亲到南门上卖,弟弟谭以兴到沙岭子上卖。饭店用米粉做成的凉菜叫麻汁米粉,可上大席,即用茼蒿加麻汁、醋蒜拌成;还可做大虾米粉、芥末米粉、鸡丝米粉、肉丝米粉等等。由于米粉特别筋道,所以备受食客欢迎。到了五月端午前后因为热易发馊而停止生产。据说,当时市蔬菜公司的领导们专门派人来学习这门手艺,但因工序过于复杂,活也太累,派来的人布乐意干,辞职而走,传授手艺的计划落空,造成这门手艺失传。解放前在东关杨家牌坊的毛姓人家也曾作过米粉生意。

江南的名吃改头换面为北方人所用,这里面很可能与多名潍县人在南方做官有着密切的关联。更不可否认的市潍县人心灵手巧,有着自己独具匠心的传统。

潍县包子

包子作为主副食合一的食品以其食用方便而在中国大受欢迎。各地的包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潍县包子则以其制作精细、花样繁多而久负盛名。有位济南的拳师来潍坊品尝了潍县包子后,曾夸奖说:“潍县包子赛过济南的狗不理和草包(两家知名包子铺;赛,济南土话,好的意思)!”遗憾的是,潍县人品牌意识太差,复盛馆包子、会仙楼包子、刘珠包子、张三包子等名牌包子皆成为过眼云烟。

老潍县的包子分烫面、发面两种。烫面为肉丁灌汤;发面做成什锦包子,分肉馅、素馅(豆腐、鸡蛋、粉条、蔬菜)、枣泥馅、脂饼馅、韭菜馅、大虾馅、河蟹馅、全馅(海参、蛋糕、木耳、海米、粉丝等)、水晶馅(大油、白糖、玫瑰酱、核桃仁)。潍县的大虾包最具诱惑力,个个顶上渗透出红红的虾油,大虾段脆嫩鲜美,食后回味无穷;韭菜包子靠火候掌握得好,咬一口,韭菜碧绿且油光发亮,肥肉丁与韭菜有角有棱,让人一看就大开食欲。老字号有规矩,做不到不塌垮、不倒作,包子发面不好,宁可不卖,不决不砸门市。

潍县乡下火烧与杠子头

历史上潍县有大批的农民利用农闲的时候来做面饼,借以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他们用木杠子来压面,全是死面,把面和的非常硬,火烧为圆形、周围厚中间薄,一面凸,一面凹,成型后,细火烧熟,因为是乡下人做成的,城里人叫它“乡火烧”。于河镇流饭桥村的乡火烧最出名。每逢集市,他们用专门做的长条框子盛着火烧挑到大集上卖,各商号及大户人家都买上几筐火烧存在家里,一不怕霉,烩着吃也方便;二是为了省钱,因为火烧与面粉一个价(农民主要为了获取麸子及很少的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里人也打起了烧,也用杠子来轧面,这是一种呈圆形像馒头、周边带有五各翅子的火烧,用死面与发面混合制成,名字叫做杠子头火烧。潍县的小孩满月剪头时,有买火烧,撒铜钱的习俗;寓意孩子长大后“头皮硬,运气好”。

杠子头火烧的名字由此而得。吃刚出炉的杠子头火烧,就着花生米,越嚼越香。杠子头在潍县独有,可以说是潍县人的骄傲。但这种火烧已经在潍城内见不倒了,相应代替它的是乡火烧。但是,乡火烧不再叫乡火烧了,而叫杠子头了。

邓家肴肉

肴肉,一般指煮熟的猪头肉带皮的前膀肉。在人们的习惯概念中,肴肉为下酒准备,带有胶汁且红润的熟猪肉。扬州富春茶社、镇江宴春酒楼制作的水晶肴肉,肉色鲜红,胶汁晶莹,肉质香醇成为淮阳菜系中脍炙人口的美味。邓家肴肉的质量完全不逊色于这些知名大店名馔。据邓家的四女儿邓华女士讲,她家的肴肉制作主要由母亲掌握,母亲是一个聪颖、勤快的人,娘家是上虞河村,当时是屠宰专业村,也算是门里出身。她非常要干净,每套猪下货要洗三四遍,严格按照祖传配方添加调料,老汤锅中每天必须添加红曲。据史料记载:“邓家肴肉出锅后色彩鲜艳、嫩烂香透,味道醇厚,用刀切开层次分明,肥瘦有致,内外红润,让人垂涎欲滴。”由于历史的原因,邓家肴肉一直处在家庭作坊中生产。合作化后,也没能扩大生产,1960年老人辞世后,这家知名的老字号就销声匿迹了。

潍县锄刃

在老潍县有一种久负盛名的大众食品——锄刃。即用小豆腐包成的一种皮特薄的包子,现在已经绝迹。据老人们回忆,老潍县包“锄刃”的高手全部出自潍城西关街办的于家村。于家村解放前大都是以种菜为生,大量的蔬菜叶子晒干后储存起来;到了冬初农闲时,菜农们就开始包“锄刃”进城销售,用的面粉全是最好的“起面”,用黄豆、菜叶做出的小豆腐又白又香,用油一炒,加上香菜段与盐,拌成馅子;擀出的面皮几乎像白纸一样薄;包子不拿褶,弯弯的形状像锄地用的锄刃,所以起名叫“锄刃”;在蒸熟时,由于皮太薄,隔着皮子就能看清里面的馅;先要用扇子将包子皮扇得稍硬后才能往外拿,拿出两个包子合成一对以保证不破,这种精湛的技术不愧为潍县一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