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危机生存 |
释义 | 危机无处不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其一筹莫展,我们不可能永远地消除危机,却可以通过适当的管理与之共存,平衡危机甚至利用危机,所以危机管理理应位于企业家战略思维层次,成为企业管理思想中的重中之重。每一次危机事件的发生,一定都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那么,今天的企业对于危机应该有怎样的清醒认识?怎样才能在危机频发的经济环境中处变不惊,基业长青呢?本书将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您解答这一困惑,与您一起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细节原因、探讨企业危机监测、预警的制度建设,学习领导者危机决策和处理智慧。 版权信息书 名: 危机生存 作 者:《危机生存》编委会 出版社: 中国海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801655868 开本: 16 定价: 22.00 元 内容简介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扩展到实体经济的趋势日益显现。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美国高负债的时代即将终结,其对于中国产品的需求大幅降低,中国产能过剩的现实情况将会逐步暴露。我国制造业企业家所面临的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已经开始恶化。 在这样深重的危机面前,政府的宏观政策是最重要的救助力量,但与此同时,企业认清形势,把握方向,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最大限度的自救,也是减少甚至避免危机冲击的现实道路。 那么企业能否自救?如何自救?作为外贸业务员,又该如何应对恶化的职业环境、保住正常的订单运作? 《危机生存》收录了十位外贸精英人士每人一篇原创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试图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做法出发,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他们认为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更多企业读者渡过难关提供一些实用的通路。 编辑推荐由中国海关出版社倾情打造的中国第一个外经贸图书品牌,致力于给中国的外贸人带来最专业、最实用、最时尚、最轻松的非凡阅读体验。 目录积极出击,收放自如——外贸公司的过冬术 2009年国际贸易自卫反击战 危机中的出口思路调整 求生之道:立体化营销与突破型外贸——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寒冬 出口企业的危机生存与风险管理 后出口时代下的经营对策 应对危机,从问题中找到答案 在危机中开发中东市场 “逆市成长”——中小型自营出口厂商的困境求生 中小型外贸出口企业如何在危机中自救 …… 文摘积极出击,收放自如——外贸公司的过冬术 张思羽 作者按: 当下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逐渐蔓延到包括亚洲和欧洲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并且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活跃在建材外贸这个敏感领域的国有建材外贸公司,无疑也成为这场风暴侵袭的对象。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在此结合公司情况,与各位读者,尤其是外贸行业同人深入交流一下我们的基本想法和公司的应对之策。 一、危机中的我们 现在汉语“危机”一词可能会在全世界流行,美国的主流媒体也在用这个词。英语称它为“Crisis”,但其英语的意思只有“危”,而没有“机”的意义,汉语“危机”一词包含很深的哲学思想。危机过后都有机会,会有输家,也有赢家。所谓的危机,往往就是小部分人把一大部分人赢了的一场利益格局调整的游戏。此次危机确实对外贸行业影响很大,目前我们是“活在危与机之间”。关于“危”,相信大家通过各种报道已经了解到了,在此我更想强调我们面临的机会。 欧美市场依旧有机会 金融动荡和危机导致美、欧等世界经济体对中国的需求下降,出口增幅减缓。但即使是有人倒下,也会有人受益。美国市场需求不会一下子消失,美国实体经济并没有被拖累。美国客户面临选择,并且倾向于用较少的钱把事办了。危机来临,第一个被砍掉的就是奢侈品,受影响的是高档产品市场,比如我们坚信在建材领域,意大利、西班牙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受的冲击要比我们更大些。而中国产品一直占据的是中低档市场,其需求往往是刚性的。 尽管总的需求会大幅下降,但中国制造必然会顽强地占领美国的一部分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在危机之中,客户可能变得对低价格更为偏好,对产品质量要求会适当降低(当然必须符合他们的标准),“中国制造”有机会替代掉一些中高端市场的产品。以建材产品为例,我们的卫浴产品、装修材料、玻璃纤维、高温材料、建筑机械配件、胶带等,目前也许是加大攻击力度的大好时机。 美国人民在这个冬天需要“中国制造”。正如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休克疗法中,经济一片萧条,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到2000年人均寿命跌到65岁,几乎都要“休克”。而此时中俄两国的倒爷们把大量的中国廉价商品销到俄罗斯,可以说是救了很多人的命。现在美国的境地,尽管比当年的俄罗斯要好很多,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对普通美国人来说是人人自危、捂紧钱袋子的时代,我们为何不可以把别人的困难,变成我们的机会呢?当时,我强烈建议我国政府要提高出口产品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