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艾利蒂斯
释义

埃利蒂斯(OdysseusElytis,1911~)希腊诗人,生于克里特岛的伊拉克利翁镇。

个人经历

1914年迁居雅典。1930年在雅典大学研习法律,后到巴黎攻读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以中尉军官的身份开赴阿尔巴尼亚,战后游历欧洲各国。1948年担任《雅典日报》书评专栏作家;曾代表希腊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二届现代画家世界大会。1967年移居巴黎。

埃利蒂斯的创作发动于超现实主义运动波及希腊之时,18岁时,他偶尔读到艾吕雅的一本诗集,发现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新诗完全适应悠久、丰富的希腊文学传统,从此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1935年埃利蒂斯在革新派主办的《新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自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几年后便被公认为青年诗人中的佼佼者。1940年他第一本诗集《方向》的出版,奠定了作者在诗坛上的地位,同时结束了以塞菲里斯的《转折点》为开端的“30年代”,开启了希腊文学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个人作品

继《方向》之后,埃利蒂斯先后出版了诗集《初升的太阳》(1943)、《英雄挽歌》(1945)、《理所当然》(1959)、《对天七叹》(1960)等。其中组诗《理所当然》被认为是他后期的代表作。其他诗作还有《爱情的流程》(1970)、《光明树和第十四个美人》(1971)、《花押宇》(1972)、《同胞》(1974)、《旗语通信手册》(1977)等。

埃利蒂斯的诗大多以希腊为背景,将矗立在蔚蓝色海面上的礁岩风物人格化,他歌颂创造,赞美生命。在艺术上,他的诗意境清新、奇特,语言纯洁、精炼。既不乏西方现代艺术的色彩,又融合了“希腊传统的元素”,它们同诗人所追求的蕴藏在这个美丽岛国中的神韵求得了一致。1979年,因“他的诗以希腊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代人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埃利蒂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介绍

一、《海伦》

第一滴雨淹死了夏季,

那些诞生过星光的言语全被淋湿

所有那些以你为唯一对象的言语。

我们的手还伸向哪里,既然气候已不再

对我们重视?

我们的眼睛还瞧着哪里,既然阴云已遮住

遥远的天际?

既然你已闭眼不看我们的风景

而且-仿佛迷雾已浸透了我们-

我们被遗弃了,完全遗弃了,为你那死寂的

意象所围困?

我们把前额贴在窗玻璃上,提防着新的杀机

只要你还在,死亡就无法把我们打翻在地

只要别处还有风在充分欣赏你

从身边将你掩护,有如我们的希望从远方

当你的风衣

只要别处还存在一片绿原,越过你的笑声

直到太阳身边

悄悄地告诉太阳我们要再次相逢在一起

不,我们面对的不是死亡

而是秋天最小的雨滴

一个模糊的感觉

在相隔更远处我们那继续生长的灵魂中的

湿土气息。

而且如果你的手不是握在我们的手中

如果我们的血液不是在你梦的脉管中

流动,

洁净的碧空中的光明

和我们体内从未见过的音乐

仍然把我们这些悲哀的行旅者和世界捆紧

那是潮湿的风,秋天的时刻,分离,

肘部搁在记忆上的酸痛的支撑

它在黑夜开始把我们从光明割开时苏醒

在面对悲伤的方窗背后

什么也不泄露

因为它已经变成看不见的音乐,壁炉里

的火苗,

墙上巨钟的嘀嗒声

因为它已经变为

一首诗,一行接一行合拍地应和着雨滴、

泪珠和言语-

那不象别的而只象这些也有着唯一目的的

言语:你。

李野光 译

二、《我不再认识黑夜》

我不再认识黑夜,死亡的可怕匿名

一只星星的船队已在我灵魂的深处下碇

于是长庚,哨兵啊,你才可以闪耀

在梦见我的小岛上那幸福的微风附近

宣告黎明的到来,从它高高的巉岩上

而我的两眼拥抱你,驶着你前进

凭这真诚的心灵之星:我不再认识夜神。

我不再认识那个否认我的世界的名字

我清晰地读着贝壳,草叶,星辰

在天空的大路上我的对抗无用了

除非那含着泪珠又盯住我的还是梦幻

当我横渡不朽的海洋时,哦,长庚,

那黑夜只不过是黑夜,如今我不再相认。

李野光 译

三、《小小的类比-为吉卡斯而作》

就是那么久的时间

如拍岸的浪花要磨光一颗卵石

或者黎明时天空的清冷要显现

一株紫色无花果的外观

那儿也同样

在时间冰冻的深处

在黑色的荒僻小岛被南风鞭打的地方

那里也要这么久:让无形的东西繁荣兴旺!

不过我们建造和培养它

不过我们日日夜夜谈论着它

而往往,当他瞧着那神圣的母亲般的土地

站立起来

从大陆的麻风病里

我们好像在梦中再次献给他

石头、露珠或天国的胶泥

泥土的人啊

看看夜的产痛在哪里引出了

花青、朱砂、赭土和斑岩

转动你的如思想般犀利的视线

横过那摆好阵势的苍天

并且说我们这些笨拙者

只不过是你所遵循的轨迹

被野蜂和哀叫的羊群留下的。

李野光 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