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
释义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德国指挥家、作曲家。曾在慕尼黑从赖因贝格尔和席林斯学习。代表作品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中文名:威廉·富尔特文格勒

外文名:Wilheim Furtwangler

国籍:德国

出生地:柏林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54年

职业:音乐指挥家

基本介绍

简介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 Wilheim Furtwangler (1886年生于柏林;1954年卒于巴登一巴登附近)

德国指挥家、作曲家。在慕尼黑从赖因贝格尔和席林斯学习。1905-15年先后在苏黎世、斯特拉斯堡和吕贝克任剧院乐队指挥。1915~20年曼海姆歌剧院,1919~24年任维也纳的音乐家管弦乐团指挥,1922~30年任莱比锡布业会堂管弦乐团指挥。1922年起其余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1924年指挥过维也纳爱乐乐团,1927~30年和1947~54年是该团的主要指挥。历任1931年、1936年、1937年、1943年、1944年和1951年拜罗伊特各届音乐节的指挥。1924年首次在伦敦和1925年在纽约演出。1935年首次在科文特花园剧院指挥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他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米兰斯卡拉上演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Ring)的常任指挥.有关纳粹统治时期他的立场问题之争论,导致1936年撤消他任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的职务。1946年亲纳粹活动问题得到澄清后,重新开始他的国际性的指挥事业,并曾数次访问伦敦.他不愧为指挥艺术杰出的大师之一。作有2首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和室内乐。

评价

在二次大战期间,虽然富尔特文格勒大部份时间留在德国,但曾经保护过在德的犹太音乐家,战后也在审讯中被判无罪.不过1936年由于受到公众的反对,迫于无奈辞去纽约爱乐的指挥一职,1949年再次被迫推辞芝加哥管弦乐团的指挥任命.

除了是出色的指挥,富尔特文格勒对作曲充满热情,他本人更希望成为作曲家,他的作品有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序曲等。

富尔特文格勒是浪漫派音乐的其中一个最有力的代表人物.他以热情,浪漫风格著称,最擅长演绎贝多芬(Beethoven)和华格纳(Wagner)的作品.他指挥的录音很多都被评为最佳录音.

人物介绍

人物风格

德国指挥家富尔特文格勒(1886-1954)并不热衷于在录音室录制唱片,然而为他赢得浪漫主义音乐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这一称号,靠的是那些出版商们不厌其烦的要求而留下的珍贵录音。一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仍然孜孜不觉的再版发行这些唱片,其中不仅仅是富尔特文格勒的录音室作品,还有他在广播电台灌制的现场录音,这些大部分是在德国举行的音乐会。这些广播电台录音成为了十分珍贵的音乐财富。这些欧洲版的富尔特文格勒录音有许多的版本,因此相互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其中一部分是在富尔特文格勒死后由他的夫人授权出版的,另一部分是政府提供的官方资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Tahra出的一系列唱片。现在,Tahra已经把一部分母带转给法国的Harmonia Mundi公司来做,这些重新处理灌录发行的唱片依然是最好的。

Tahra最新出了四张一套的富尔特文格勒CD,被冠名为《二战后传奇般的演出》,让我们来看看其中包含了那些内容真正称的上是“最迂世闻名的”(Legendary)。首先是贝多芬《第三交响乐》,1952年12月12日柏林版(这也是老富最后一次演出此曲);接下来是贝多芬的第五和第六,1954年5月23日柏林版(这是老富和他的嫡传弟子们——柏林爱乐的最后一次合作);之后是贝多芬的第九(同一版本老富最后一次的演绎);另外有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乐和海顿变奏曲,这是老富在1951年的10月27日来到汉堡和北方德国广播管弦乐团合作完成的。

在富尔特文格勒的众多伟大演绎中,这些是具有历史价值的纪录。区别于其他的时代的作品,这里老富把柔软的节奏和全局完整结构的把握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了一起,而在老富之前的指挥中,常常成为相互抵触的两个不稳定因素。和战时老富那激烈,火爆的风格比起来,这里对尺度的把握更平衡一些,这也使得这些录音成为官方保留的音乐档案。老富对听众心理也很有研究,他在整个乐曲中用改变演奏速度和节奏的方法,来使听众一直保持较高的情绪,从头至尾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仿佛几个乐章的交响曲只是一个音乐瞬间而已。这种感觉真的是很奇妙!

爱乐迷们也惊喜的发现,这里包含进的两位作曲家(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和富尔特文格勒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这也是老富一生演绎作品最多的两位作曲家。那些仔细的爱乐迷们,会发现在这里的录音比起前些时候Tahra发行的相同曲目唱片来,音速和空间感觉有所改进。如果你正好有Tahra的版本,不妨拿出来比较一下,可以发现这一点。这是由于那时的录音工程师们为了追求效果,加入了一些人工合成的回音技术,这反而使的声音失去了动态的空间效果,而且感觉也略显压抑。更让人伤心的是这种处理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再从这个版本的母带中还原出本来的东西了。还好这个版本没有被污染。

不少音乐收藏者可能已经拥有1995年Music & Arts出版的富尔特文格勒全集。(而且,其中贝多芬的交响曲已经绝版,很难再在市场上找到。)贝三,贝五和贝六是合在双套装的CD中卖的,其中的贝三和Tahra的版本差别比较的明显:M&A的听上去更温和一些,空间感也更好,同样,因此也略显紧绷。Tahra听上去更真实一些,而M&A更容易听进去。在贝五和贝六中,Tahra似乎麦克风的距离放的太远了,M&A又有略微的失真感——这可能是由于过度使用混音技术(reverb)的原因吧。M&A版和Tahra版的贝九听上去差别并不大,挑剔一点说,在动态平衡感上后者更逼真一些。M&A的勃拉姆斯交响乐全集(4CD装)称的上是老富录音中数一数二的极品,音色清晰,无可挑剔,而且其中收入的海顿变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菲舍尔钢琴)更是成为卖点之一。

人物成就

谁与富特文格勒比肩--兼谈他的贝多芬神版及其他 1886年6月2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考古学家阿度夫.富云格勒(Adolf Furtwangler)之子.1907-1909,他在慕尼黑作为助手跟随指挥家木图(Felix Mottl)学习.另外他还跟从过舒灵斯(Max von Schillings)和雷伯格(Rheinberger)学习. 1915年担任曼希(Mannheim)歌剧院的指挥,1920接替里察.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任柏林歌剧院指挥,1922 年又接替里其斯克(Arthur Nikisch)任格云侯斯乐团(Gewandhaus orchestra)及柏林爱乐的指挥职位.之后他担任的指挥职务还包括:1925-1927纽约爱乐客座指挥,1931-1932贝鲁斯(Bayreuth)音乐节指挥,1930年开始长期担任维也纳爱乐的指挥,1933年开始指挥柏林国家歌剧院.虽然他担任多个乐团的职务,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在柏林爱乐,曾带领柏林爱乐作欧洲巡回演出,由1922至1954年一直担任柏林爱乐的终生指挥,使这支历史悠久的交响乐团能一直保持很高的演奏水准,特别是富尔特文格勒担任指挥期间加强了弦乐组的实力,在那时起柏林爱乐的弦乐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