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忘形 |
释义 | 基本信息【拼音】:wàng xíng 【释义】:(1)因快乐而失去常态。(2)指不拘形迹。 【探源】: (1)蔡邕《琴赋》:“于是歌人恍惚已失曲,舞者乱节而忘形。” (2)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儒林外史》第十回:“牛先生,你我数十年故交,凡事忘形。” 基本解释[be beside oneself;have one's head turned;do not control oneself] 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详细解释1. 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 《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前蜀 韦庄 《对酒》诗:“何用巖栖隐姓名,一壶春酎可忘形。” 宋 秦观《满庭芳》词:“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清 潘陆 《同朱士叶北固山用唐人韵》:“高人住巖壑,永日与忘形。 江 爱秋涛壮,山怜宿雨青。” 2. 形容过度高兴而失去常态。 汉 蔡邕《琴赋》:“於是歌人恍惚以失曲,舞者乱节以忘形。”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四章:“ 朱细芳 忘形地扑向 周祺 ,好像 周祺 就是她日夜想念、而又杳无音信的亲哥哥。” 3. 谓朋友相处不拘形迹。 唐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我有忘形友,迢迢 李 与 元 。” 元 刘致 《折桂令·闲居自适》曲:“与农父忘形尔汝,醉归来不记谁扶。”《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必是先有了这个心,才有古往今来那无数忠臣烈士文死谏武死战……才有 汉光武 、 严子陵 的忘形。”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他们从前是多么忘形的亲热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