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望京楼
释义

位于河南卫辉古城东北隅,2006年05月25日,望京楼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构无梁殿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潞简王(朱翊镠)思母所建。

“望京楼”历代都有修建,尤其繁盛于宋代。它的修建是古人表达忠节的一种方式,体现出他们对君臣关系的重视。“望京”还与国运兴衰、民族存亡紧相关连,“望京”现象也反映了古人对贬谪的惧怕,对京职的留恋,对中原文化的眷恋和对落后地区的畏惧与鄙视。

“望京楼”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多少“望京楼”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来的也只有残垣断壁和凄楚的传说。今天,“望京楼”再也没有历史的重负与羁跘,只希望当我们登临大大小小,古代或现代的“望京楼”时,看到的是更蓝的天和更美丽的风景。

我国有多处“望京楼”。

卫辉望京楼

动工

万历十九年冬动工,万历二十一年秋竣工。

规模

高达33米,宽30米,进深19米,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砖石结构。共分两层,外壁用青石砌筑,内壁用白石镶筑,外壁中间有白石腰檐。第一层东、西、北三面共有四窗,为券顶,青石窗棂残迹尚存。在东、西南角各辟一石券门,青石门框,由两门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一层楼。首层建十字拱券,四面辟门,高大宽敞。每券门上有两道木栏杆槽,下有一道石栏杆(50公分) 槽。北券有四门,均为青石门框。由东西两门沿青石踏步可登至第二层楼。第二层原有五间歇山式大殿,名曰:"崇本书楼",是供父子藏书和习书画的宫室。崇本书楼已毁,大殿柱础尚存。大殿前、左、右有回廊,殿后有两个小门。

大殿

大殿正前方有石坊一座,名曰"诚意坊"。此坊平面呈一字形,为青石结构建筑,以四柱三楼四间顶的结构形式组成,每柱下前后以如意形抱鼓石围绕,抱鼓石下为须弥座,上有折枝花卉,上端雕一昂首挺胸、傲视一切蹲坐的石狮,造型逼真,雕琢精美(残五个,毁三个),四阿顶筒瓦瓦珑,清晰地延伸到飞檐的瓦当,下为仿木制结构的昂,昂与昂之间分别有三块镂孔石作装饰,下为"三龙戏珠"横额,正面横额有线雕呈现出阳文<诚意坊>三字,下为"童子拜寿"图,四柱分别有龙衔华表式挂轴对联。明间联:"雕檐接碧汉会合风云,画栋耸青霄依凭日月"。次间联:"云楼壮万国雄观,宝殿建千年胜概"。两边为"海兽人物"图,下为"鹤禄同春"图等。背面横额上为"三龙戏珠"图,下为"八仙庆寿"图。明间联"高阁端严沐九天雨露,崇台镇肃瞻万象光明"。次间联:"南联地脉嵩衡秀,北观天枢斗极辉"。两柱间横额均雕"二龙戏珠"图,左边为"迎宾"图,右边为"携子访友"图,石坊的左右两侧均雕有盆景牡丹作装饰。

卫辉望京楼的民间传说

你知道望京楼怎样建起来的吗?事情还得从明潞王讲起。

潞王是明朝万历皇帝的胞弟,他在朝中欺男霸女,被贬到卫辉。一次潞王到卫辉郊外打猎,跑了整整一上午,跑得腹中饥饿,躺在地上再也不想动了,说是害了病了。他的随从,从附近的小摊上,为他拿了一个年糕。潞王一吃病好了。说这年糕真好。回到府内,潞王想,我得把这好吃的年糕,送给我母亲。他的想法已定,便让部下写了一张告示,每户在三天之内,交纳年糕十大船。于是潞王便派专差,把年糕从古城卫辉启程,由水路通过天津运往北京。时值春天,从卫辉运到北京,已将近五月,所运的年糕,全部臭气熏天。潞王的母亲一看,大放悲声,我儿在卫辉生活的真苦,吃的全是些臭气熏天的东西。她忙叫打开国库,抬出金银财宝,装了满满十船运往卫辉。潞王得到银两之后,思母更加心切,他要建一座很高很高的楼,在卫辉能望到北京。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望京楼。

司马台望京楼——长城的故事和传说

当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在谭纶的支持下,亲自规划和督造了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境内)。

此段长城的结构独特,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为基础,以砖包砌而成。司马台长城东端高入云端的山上,有一座望京楼,坐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顶上,楼的两侧是悬崖峭壁,人只能从石缝中攀登而上。据说当年修筑时,为了运条石死伤了许多人,但条石仍运不上去。此事感动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运石。当晚,二郎神来到山下,见到成堆的条石堆放在那里,随即将他的神刀一晃,立刻变成赶山鞭。他手挥赶山鞭向条石上抽打,同时喊声"变",那一块块条石,马上变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顶。到山顶后他数了数,不多也不少,正好够用。恰逢此时,一个士兵台帐小解,忽见二郎神赶羊,惊叫一声往回跑。二郎神听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惊,将几十块条石踢下山去,落在东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随即腾身上天。

就这样,修望京楼的条石,就缺了几十块。现在登上望京楼时,会看到楼底十二层奠基条石中有五层是碎石块垒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条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当地人称此山坳为条石坳。

新郑望京楼

新郑望京楼遗址位于新郑市新村镇杜村和孟家沟村以西及周边区域,北距郑州市35公里。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当地群众平整土地时曾出土过一批青铜器和玉器等贵重文物。青铜器造型精美,铸造精良,其中青铜钺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夏商时期最大的一件,目前正在河南博物院展出,其余大部分文物保存在新郑市文物部门。玉器有戈、璋,其中一件铜援玉戈为和阗玉打造,制作工艺精美绝伦,如此高规格的出土物表明望京楼遗址绝非一般的聚落遗址。这次考古发掘中,曾出土商代原始瓷尊,说明城的主人等级非常高。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邹衡先生曾密切关注该遗址,并认为其性质为夏商时期一座方国都邑。2006年,望京楼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快速通道“通”出两座城

2010年9月,为配合郑州南出口暨郑新快速通道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组织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对望京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三重城墙及三重护城河、城门、道路、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房基、墓葬等计200余处,其中以夏代和商代城址的发现最为重要。

望京楼商代城址保存较为完整。城址平面近方形,东城墙长约590米、北城墙长约602米、南城墙长约630米、西城墙长约560米,城墙宽度为10米~20米,整个城址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城墙外侧为宽约15米的护城河。在城址中南部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一处,为大型回廊式建筑,北部为主体建筑,西、南、东为配房,中部为庭院,推测为当时的宫殿基址。

夏代城址位于商代城址外侧,紧靠商城外护城河。目前已确定该城址的东城墙及东南、东北城墙转角,其中东城墙长625米。城址平面亦为方形,护城河紧贴城墙,宽约11米。

考古发掘队队长吴倩介绍说,在距夏商城址城墙东北角约300米处发现有夯土城墙,城墙外为一条人工开凿的壕沟,为外廓城墙和护城河。护城河长约1100米,宽6米~25米,深3米~4米,经重点勘探,其东接黄沟水,西连黄水河。总体来看,望京楼遗址西、南有黄水河,东有黄沟水,只有北边与陆地相通,这样,外廓城墙、护城河与黄水河、黄沟水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城圈,望京楼遗址的夏、商二城均在这个大城圈之内。

“瓮中捉鳖”或与“瓮城”有关

“瓮中捉鳖”一般的解释是“从大坛子里捉甲鱼”,表示手到擒来。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这个成语的来源可能与古代城市的防御设施“瓮城”有关。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望京楼遗址,看到工地上考古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考古发掘。当时城墙、建筑奠基时用于祭祀的无头无脚人骨架已经发掘出土。

在商代城址东墙偏南的部位,记者看到了正在发掘中的城门遗址,考古工作人员已经用白灰大致勾勒出了城门的格局。门有两重,道路为东西走向,宽4米~6米。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介绍说,整座城门占地2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早期城址中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城门。城门宽4.5米,呈凹字形,城门两侧有立柱柱洞及附属建筑设施,从整个城门的结构来看,已具备了后期瓮城的雏形。一般来说,瓮城隋唐五代时期比较流行,发端于战国时期。这次发现将中国瓮城的出现向前推到了商代前期。

吴倩介绍说,从东门看,商城防御措施非常严密,东侧的黄沟水是第一道天然屏障,城墙外的护城河到此突然变窄,可能搭设有吊桥。东城门有两道门,第一道门相当于后代瓮城的“闸门”,门后有一片空地,其后的第二道门才是城址的最后一道屏障。

谁的城市谁的楼?

望京楼夏商城址发现后,引起国内考古学界的关注。

今年1月5日,省文物局邀请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夏商考古专家在新郑召开“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专家论证会”。专家们指出,望京楼夏代城址面积仅次于夏代都城偃师二里头,其面积之大在夏代聚落中是极为罕见的,初步推测其性质可能为夏之某一方国都邑;望京楼商代城址是继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之后河南境内新发现的又一座商代前期城址,其规模虽逊于都城,但远大于其他建于同时期的城址,望京楼商城城门设施突出体现了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应该是郑州商城南部拱卫都城的一个军事重镇。

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杰祥说,望京楼夏代城址是哪个方国的都邑专家意见不一致。有专家认为是昆吾,诗经中有描写。有专家认为属葛国,这里离长葛很近。他认为可能是“潧国”,少康封其幼子在此,潧水就是现在的黄水河。

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说,这是中原地区继郑州商城、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等之后,在夏商大型城址方面的又一重大发现,对我们研究中原地区早期城市群的发展演变和国家起源意义重大。望京楼夏代城址和商代城址位于同一地点,对于探讨夏商历史、夏代晚期文化与商代早期文化更替及中国早期城池建设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极为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河南省鹿邑县望京楼

2008年1月,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的文物普查队在川汇区城北办事处朱楼行政村西南,又发现了一处宋代望京楼遗址 ……。

北京西山“望京楼”

北京西山有两座“望京楼”,是山友、驴友们人人皆知的坐标性建筑物,所谓“望京楼”实际就是用于观望森林火情的“瞭望塔”。

两座“望京楼”都是现代建筑物,按照建造的先后有“新”、“老”之分。“新望京楼”在香山公园以西海拔775米,与香山公园的香炉峰仅一谷之隔,比海拔557米的森玉笏高了许多。“老望京楼”的海拔高度和香炉峰差不多,位置在香炉峰正北玉皇顶背后的山峰上。

“新望京楼”是白墙红瓦的西式建筑,矗立在高高的山巅,装修可谓豪华,俨然一座别墅。长期驻守在这里的森林防火员是来自东北的一对夫妇,豪爽的防火员笑称,媒体报道他们是全国唯一住“星级宾馆”的防火员。在晴空万里的清晨,站在“新望京楼”上凭栏远望,整个北京城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倒也不枉“望京楼”之名。

“新望京楼”之名是大家的附会之说,“老望京楼”确有曾任北京市委书记的郑天翔先生题写的金字“望京楼”三字牌匾,目前“老望京楼”正在重建,建筑规模与豪华程度远胜“新望京楼”。

与颐和园遥遥相望,号称“西去太行第一峰”的百望山顶还有一座“望京楼”,虽然距离市区最近,但因地处偏僻游人较少,所以知名度不如前两座。

北京周边长城上的许多座烽火台、敌楼,也被人们冠以“望京楼”之名并赋予神奇的传说。最有名的当数司马台“望京楼”和金山岭“望京楼”了。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境内,城的东端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在山峰的顶端有一座敌楼,当地人称其为“望京楼”。司马台“望京楼”是司马台长城的制高点,海拔986米,为空心三眼楼,二层砖结构。登临其上,视野开阔,景色壮观,东观“雾灵积雪”,西望“蟠龙卧虎”,北看“燕山叠翠”,南瞧“水库明珠”,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据说在雨后晴天、万里无云之时伫立楼上可以依稀望见北京城,夜晚还可以看到北京城的万家灯火。

河北省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望京楼”

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望京楼”座落在一千米高的老虎山上,楼的两侧是悬崖峭壁,人只能从石缝中攀登而上。 传说当年修筑时,为了运送筑城的条石死伤了许多人,但仍运不上去。此事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立即派二郎神去运石。当晚,二郎神来到老虎山下,见到成堆的条石堆放在那里,随即将他的神刀一晃,立刻变成赶山鞭。他手挥赶山鞭向条石上抽打,一块块条石,马上变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顶。到山顶后他数了数,不多也不少,正好够用。恰逢此时,一个士兵出帐小解,忽见二郎神赶羊,吓得惊叫一声回头便跑。二郎神听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惊,不慎将几十块条石踢下山去,落在东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随即腾身上天。就这样,修望京楼的条石,就缺了几十块。现在登上望京楼时,会看到楼底十二层奠基条石中有五层是用碎石块垒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条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当地人称此山坳为“条石坳”。

在此“望京楼”上,极目远眺,远近风光,尽收眼底。东面是燕山之骄——雾灵山,一峰独峙,直插云霄;西南,潮白河犹如玉带飘舞,密云水库波光粼粼,库水浩瀚,水天一色,蔚为壮观。晚上看北京,光焰映天,红光一片,疑幻似真,如临仙境。据当地群众说,现在北京不好认了。是啊!如今城乡发展突飞猛进,入夜之后,哪里不是灯光一片呢。

“夷门一镇五经秋,未得朝天不免愁。因上此楼望京国,便名楼作望京楼。”这是唐令狐绹所做“望京楼赋”,可见古时便有“望京楼”存在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3: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