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望江南·闲梦远 |
释义 | 《望江南·闲梦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的词作。此词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中文名称:《望江南·闲梦远》 创作年代:五代宋初 作者:李煜 文学体裁:词 词文字数:27字 出处:《南唐二主词》 作品原文望江南① 闲梦远②,南国正清秋③:千里江山寒色暮④,芦花深处泊孤舟⑤,笛在月明楼⑥。 作品注释①此词调名一作《望江梅》,又作《忆江南》。 ②闲梦远:闲,指囚禁中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情。梦远,指梦见遥远的地方,也指梦长。 ③清秋:天高气爽的秋天,指深秋。唐杜甫《宿府》有“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句。 ④寒色:指自然景物在寒冷时节的颜色,即秋色。暮:萧本二主词等本中作“远”。 ⑤芦花:芦苇花絮。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有“芦花霜外白,枫叶水前丹”句。泊:停泊,停放。 ⑥笛在月明楼:全句意谓笛声发自于月光照耀下的高楼。月明:月光明照。 作品评析这首词以“闲梦”起,梦中所见是“清秋”。“清秋”即深秋,是不免引人怀思、惹人烦恼的秋景。全词是一种即景抒情、直笔忧思的写法,开篇即写出作者如“清秋”般冷寂的心情和孤苦怀远的心境。后面两句具体写“清秋”的景色,作者是含思而视,凝情相望,秋景自然就有了抹不去的凄清寂寞之感。这首词写秋,秋景凄冷而人单情孤,这是以静写烦。“千里江山”由大处下笔,愈见作者心境空寥,“寒”字融情,更显作者的情怀冷寂。“芦花深处”由小处见意,隐约可见作者无法平复、如波逐浪的烦怨心情,“泊”字随意,有无系无收之感,恰好是作者身如浮萍、心如孤舟的真实写照。“舟”实际上是借物写人,以物写心,即物咏情,这些景物虽然本都是秋景中常见,但此情此境中却已别具寓意。结尾一句“笛在月明楼”,由景及人,把前面的空景用有人的画面来接续,把眼见的凄凉用耳听的哀惋来充实,笔意翻复,韵致更浓。笛声清远、凛冽,向来有思旧、感怀的用意,向秀《思旧赋》有“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句;杜甫《吹笛》也有“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之句;李煜自己也曾有“琼窗梦笛残日,当年得恨何长”句。作者在这里以笛写人,以笛声喻情声,其人孤独,其怀寂寞,其愁悠远,其恨绵长,以一语收全词,词意毕显,寓意深沉。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南唐后主,词人。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世称李后主。降宋后,封违命侯,被毒死。能诗善文,爱好音乐,亦工书画,尤以词名,被誉为“千古词帝”。其词以降宋为界,可分前后两期。前期词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亦有清丽之作;后期词多抒发亡国被俘的痛苦以及对往昔帝王生活的怀念,表现出浓重的感伤情绪。艺术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生动而形象地书写真情实感,在题材和意境方面突破了晚唐以来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使词从音乐的附庸渐变为抒情述怀的工具,提高了词的文学表现功能。现存词四十四首,诗十六首。后人将他的词与其父之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