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望湖楼
释义
1 浙江杭州望湖楼

望湖楼位于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其中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有名:“黑云翻墨水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也因此而名重天下。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天容水色绿净,楼阁镜中悬”,确为西湖名楼。

望湖楼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北山路宝石山下,少年宫广场西侧,是一处绿树掩映、岩峦烘托、飞檐凌空、典雅古朴的楼阁。

望湖楼原名看经楼,在当时的昭庆寺前。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967),为吴越王钱俶(音:处)所建,到宋时易名为望湖楼。望湖楼凭借湖山胜处的极好位置,引来历代无数文人墨客的题咏。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在杭任官时也喜欢在望湖楼游乐,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七言绝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从此望湖楼更加声名大振。

后来的望湖楼为湖边的茶楼,登楼凭栏,一边喝茶,一边观景,只见碧波如镜,碧水映着蓝天,映着群山,湖中画舟点点,堤岸游人如织,湖中三岛如三颗明珠闪烁于湖水之上,有时朦朦胧胧,有时却清晰如画。西湖的万种风情皆呈现眼前。

2 浙江湖州望湖楼

望湖楼位于湖城城北大桥南堍的项王公园东侧城北水闸旁。望湖楼建筑面积1937.25平方米,六角亭建筑面积14.68平方米。 望湖楼平面为“凸”字形,正对龙溪港,临河一侧设下沉亲水平台。建筑与城楼形式、色彩相一致,采用仿清风格。设计考虑了建筑外观与使用功能的融合,分别在台基、一层、二层设置了3个夹层。同时,二层设外挑平座,可供观景。建筑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创造内部宽敞的空间,楼中设步行梯,满足功能要求,又能登高俯瞰龙溪港景色。望湖楼建筑总高度约24米。同时,在城北水闸放水口处,还将增设一座临水六角重檐木亭,既可观水,又可赏花。城门、望湖楼和城北水闸三者之间通过缓坡绿地自然过渡,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植物分隔。

3 陕西富平望湖楼

望湖楼位于富平老县城内东南隅富厚仓库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由知县江汇川建筑。民国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毁于“逐陆”(承武)之役。民国12年(1923)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郑州军次胡景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15: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