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艾哈迈德沙·杜兰尼 |
释义 | 艾哈迈德沙·杜兰尼(Ahmad Shah a1-Durrani,1724~1773) 阿富汗萨多查依王朝的创建者。原为坎大哈的阿布达里部族萨多查依氏族的世袭酋长,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被阿富汗人民尊为“国父”。 人物生平阿富汗国家的创建者,其国土从阿姆达尔雅延伸到印度洋,从呼罗珊到克什米尔、旁遮普、信德。他在首相和九名顾问的辅佐下,全面控制者内政和外交。青年时被波斯军队俘虏,后在波斯国王纳迪尔沙军中服役,因军功擢升为国王卫队中阿布达里部队的指挥官。1747年,纳迪尔遇刺身亡,他趁波斯陷于内乱之机,率军从波斯手中夺回坎大哈,被当地部落酋长推为“沙赫”(即国王),采用“杜兰尼”(Durrani,即珍珠中的珍珠)称号,定都坎大哈,建立了萨多查依王朝。他在位期间,率兵打败波斯和印度的入侵者,收复伽兹尼、喀布尔、巴尔赫和巴达赫尚,于1751年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曾向外扩张,2次入侵波斯,1747-1769年9次入侵印度,1757年掠夺德里、阿格拉、马士腊和维尔达伐那。与莫卧儿公主贝佳姆结婚,1759-1761年在将马拉塔人赶出旁遮普,并在德里以北的帕特塔尼平原歼灭马拉塔人大军,1762年后为了旁遮普四次和锡克人开战,但因为锡克人的游击战术一筹莫展,他大骂锡克人就像苍蝇一样令人讨厌,最终没能保住旁遮普,去世前几年因病鼻子烂掉,镶了一个金鼻架。 他奠定 了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伊斯兰独立国家的基础。他建立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制度,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行省,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伊斯兰法官,部落酋长充任部落军事领袖,部落联军组成正规军,设立酋长组成的议事会,协助国王管理国家。他还在各地修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发展伊斯兰文化教育。1773年因病去世,葬于阿马德舍希。被阿富汗人民尊为“国父”。 国家历史艾哈迈德·沙·杜兰尼———阿富汗国家的缔造者.自公元7世纪伊斯兰拓疆时起,阿富汗进入了一个迅速变化的时期。阿拉伯人先是占领了北部地区,后又向东部挺进;公元9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人渐渐控制了这些地区;公元10世纪,突厥人控制了整个阿富汗地区,后来又被赶出了阿富汗。 1221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入侵阿富汗。1380年,帖木儿统治了阿富汗。16世纪初,阿富汗又沦为萨非人统治下的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17—18世纪中叶的阿富汗大体还处于从氏族公社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1747年,普什图族杜兰尼部落首领艾哈迈德率领部落武装开进坎大哈,在杜兰尼部落和吉尔查依部落各酋长的拥护下登上王位,建立了阿富汗王国,定都坎大哈,自称“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并由此在阿富汗确立了封建制度。在历史上,一度强盛的阿富汗王国,是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国家。 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前后共在位26年。在这26年中,杜兰尼先后将喀布尔、加兹尼和赫拉特等地区收并为阿富汗领土,并于1773年迁都喀布尔。同年,艾哈迈德·沙·杜兰尼逝世,其子帖木儿·汗继位。1800年,杜兰尼王朝的反对者们推翻了帖木儿·汗之子泽曼·汗的统治,立其弟舒加·汗为王。1809年,赫拉特总督马茂德率部攻陷喀布尔,自立为王。1818年,马茂德被推翻,阿富汗分裂为赫拉特、坎大哈、喀布尔、白沙瓦和克什米尔五个主要的封建土邦,形成了封建割据的局面。1885年,马茂德的大臣沙赫德·汗之子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以喀布尔为基地,重新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国家,成为阿富汗新一代君主。 与清朝关系1758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清朝最终征服准噶尔汗国,次年,新疆南部的大小和卓之乱也被平定,大批蒙古和维吾尔贵族逃入浩罕。浩罕汗额尔德尼无力抵抗清朝将军兆惠的大军,向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杜兰尼求援未果,被迫臣服清朝,成为清朝的保护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