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网络铁公鸡
释义

网络铁公鸡,就是享受网络上各种收费服务时不愿花费金钱,而使用各种破解技巧达到免费使用目的的人。:“网络铁公鸡”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尊重,他人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完成的软件、网站,“网络铁公鸡”们却用简单的软件就能够免费使用,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

一、“铁公鸡”与“网络铁公鸡”

铁公鸡——一毛不拔,这一句歇后语的意思就是形容某一个人很吝啬,不舍得为别人花一分钱,这种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铁公鸡”。顾名思义,“网络铁公鸡”跟“铁公鸡”的基本意思类似。字面上多了一个词语网络,“网络铁公鸡”“网络铁公鸡”:就是享受网络上各种收费服务,如使用收费的杀毒软件、使用收费的系统工具、登陆会员制的专业网站、收看收费的在线影视节目、下载收费的资源,不愿花费金钱,而使用各种破解技巧达到免费使用目的的人。

二、“网络铁公鸡”这一说法的来源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不光是很多大企业参与近来,平民百姓也纷纷慷慨解囊,“一方有难,八方来援”。捐钱捐的多少的问题一时之间引来很多网友的广泛讨论,其中就有企业家“王石”、明星“刘德华”等一批在中国有影响力的人受到了网友们的愤慨,他们作为一个有钱、有地位的公众人物,捐钱太少不合情理。于是他们被很多人说成是“铁公鸡”。这也就是“网络铁公鸡”一词的雏形。后来慢慢演变而来的。

捐钱多少的问题,不仅牵涉到个人,还有很多在中国的国际知名企业,被网友弄了一个“国际铁公鸡”排行榜,结果是三星排第一,后面分别是诺基亚、大金、LV、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宝洁、戴尔、IBM。还呼吁:大家以后不要购买他们的产品,这些公司都没有良心,不要让他们赚我们中国人的钱。

帖子后来通过各大论坛转贴、聊天室、QQ、MSN等途径的传播,大多数网友纷纷讨论开来。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慨,网民们纷纷把目标点转向了国产品牌,还有网友编出了顺口溜。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公鸡”一词慢慢就演变成了和互联网有关的“网络铁公鸡”。

三、技术含量

“网络铁公鸡”需要使用各种破解技巧破解了某项收费服务才能免费使用,而很多大型论坛出现了专门的“铁公鸡”版面,囊括了软件破解方法、网站破解经验、黑客程序共享和网购省钱窍门等很多方面。使“网络铁公鸡”很容易找到和学习破解方法。某“网络铁公鸡”的“省钱”经验:“破解软件大多操作简便,有计算机常识的人,再动点小脑筋,很容易就能掌握破解手段。不过收费网站的破解比较复杂,需要通过某些黑客软件来完成,但也不是什么很难掌握的技术。成为“网络铁公鸡”真的不难。”

四、是否效法

“网络铁公鸡,不值得效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翁贤明教授说。翁贤明认为:利用破解软件、使用破解手段,虽然从眼前来看,的确带来了方便,节省了花费。但从大局上来看,破解软件的泛滥弊大于利。首先从道义上来讲:“网络铁公鸡”是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尊重,他人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完成的软件、网站,“网络铁公鸡”们却用简单的软件就能够免费使用,这是一种不道德的做法。

其次,从安全问题上讲,很多破解软件当中其实包含木马、病毒、流氓软件等有害信息。很多网络不法分子以“破解”为噱头,吸引“铁公鸡”们下载这些有害信息,以完成盗取虚拟钱物、网银账号等目的。瑞星反病毒中心统计的数据是:破解软件里的“打包文件”,已经成了流氓软件和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

最重要的是:从法律上讲,破解软件、破解手段本身就是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使用破解工具与使用盗版无异。从2001年修改后发布的《著作权法》开始,中国已经陆续发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多个有关网络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电脑软件、网络服务的专署权和使用权已经受到法律保护。所以制作破解软件和使用破解软件,从某种角度来讲,都是违法行为。

五、相关事件

2005年,微软公司开始控告中国网吧“使用破解的盗版windows XP操作系统,要求网吧老板更换正版XP”。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大部分评论认为“网吧本来就是小本生意,现在每台电脑换上人民币2000元的操作系统,这钱足够配一台新电脑了,让网吧业主怎么承受?”所以,微软“正版令”在中国并没有起太大效果,有关部门的统计是:80%以上的网吧电脑和个人电脑还使用着破解的盗版操作系统。

社会学者惊呼:中国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太弱了,中国的“网络铁公鸡”太多了。

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教授对“网络铁公鸡”现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剖析。他说:“目前(截2007年)在中国,大多数人的意识里都认为,网络世界属于三无世界—无国界、无约束、无法律,网络上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通过种种手段取得这些资源,就是“电脑行家”,值得我们效法、学习。这是不对的。”

六、相关措施

高端层面对网络知识产权的关注度很高。

2006年7月1日,完全针对网络版权保护而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明确定义:“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表演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

2006年9月开始,中国中宣部、公安部、信产部等八部委针对网络侵权盗版行为开展了首次大规模的专项治理行动。治理成果显示:全国各地共查办网络侵权案件172件,关闭“三无”网站76家,对29家侵权网站予以78.9万元罚款处罚。仅从数字上看,收效不错,但与实际情况相对照,却无异于杯水车薪。原因是:这种对网络盗版、破解软件的打击始终停留在“制造者”的层面,忽略了更广大的破解软件使用人群,也就是通常意义上讲的“网络铁公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