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鈇
释义

词语释义

【拼 音】wáng fū

【解 释】帝王的法制。

【出 处】《鹖冠子·博选》:“王鈇非一世之器者,厚德隆俊也。”

陆佃解:“王鈇,法制也。

贾子曰:‘权执法制,人主之斤斧。’”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诸君子上视王鈇,下祝鼍鼓,乘熟而落之,掇如也。”

清·孔广森《武成颂》:“王鈇威远,睽矢胜残。”

明代官员

简介

王鈇(1516~1555)字德威。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三十一年任常熟知县时,倭寇猖獗,除浮费、轻徭赋,亟以防守为务。每日校阅士伍,又选良家子弟数百,立耆长,编成“耆民兵”,亲挽强弓教练,熔寺庙大钟制兵器,率士卒筑城。寇劫福山镇,率“耆民兵”迎敌于尚野。次年,倭寇又犯,城中有内应。捕杀城中奸细,陈尸城上示众,倭因失去内应而退。次日,倭寇犯三丈浦,与兵备任环追剿,斩首5千,生擒7人,焚寇船27艘,倭寇溺毙无数。时吴、越一带剿倭,以常熟为第一。三十四(1555年)年五月二十四,倭冠载重宝过常熟城南,率“耆民兵”乘船追击,不幸中伏,陷于芦苇泥沼之中,腹部受创,壮烈牺牲。诏赠太仆少卿,荫子锦衣卫世袭百户,遣官谕祭,邑人请留葬于西门外虞山麓(古墓现存),立祠死所,岁时奉祀。当地居民挽留其弟和长子落籍常熟。明万历六年(1578),浙江抚臣徐君(常熟人)奏建忠勋祠于东阳西门内,朝廷发帑,每年二月戊日致祭。

明史

王鈇,字德威,顺天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常熟知县。滨海多大猾,匿亡命作奸,鈇悉贳其罪。倭患起,鈇语诸猾曰:“何以报我?”咸请效死,于是立耆长,部署子弟得数百人,合防卒训练。县故无城,鈇率士卒城之。倭来薄,数御却之。已,自三丈浦分掠常熟、江阴。参政任环令鈇与指挥孔焘分统官民兵三千,破其寨,斩首百五十有奇,焚二十七艘,余倭皆遁。复掠劳县,将由尚湖还海。鈇愤曰:“贼尚敢涉吾地邪!必击杀之。”

会邑人钱泮,字鸣声者,以江西参政里居,仇倭爇其父柩,力从臾赞鈇。乃用小艇数十蹑倭,倭夹击之隘中,独耆长数人从,皆力斗死。鈇陷淖,瞋目大呼,腹中刃死。泮被数枪,杀三贼而死。时三十四年五月也。诏赠泮光禄卿,鈇太仆少卿,并廕锦衣世百户,遣官谕祭,立祠死所,岁时奉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