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灼祖
释义

王灼祖,又名元杰、逸静,仙游县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中医世家。12岁到福州求学,先后就学于福建省高等学堂、北京协和大学医科、山东齐鲁大学医科,毕业后曾在齐鲁大学医院、福州塔亭医院任医师。民国14年(1925年),灼祖赴美国学习、参观,8月回国。

民国15年1月,灼祖在仓前山对湖家中开办灼祖医院,开始个体行医。翌年2月,在台江隆平路开办分诊所。民国21年,灼祖与王兆培、陈光桦等人组织福州市医师公会。民国31年,福州时疫流行,而省立医院因抗战迁离福州,防治、收容时疫病人非个体诊所所能承担。在此严重关头,福州医师公会集资筹办“时疫医院”,灼祖四处奔走,于10月正式开业,收容病人就医。医院开办后,灼祖任院长。因医院初创资金困难,灼祖自愿义务工作,不取分文报酬,当时福州鼠疫流行,死者不计其数,灼祖不计个人安危,以带扎裤脚袖口,穿长靴,戴手套,深入病人家中抢救。他收入颇丰,而常把钱财接济贫苦群众,自己生活十分简朴,在群众中负有盛望。翌年10月“时疫医院”改称“合组医院”,灼祖仍任院长。两年后,灼祖辞职,回仓前山对湖恢复灼祖医院。

灼祖挂牌行医后努力学习中医,收集了许多单方、验方,针对不同的病症,采用中医或西医进行治疗。灼祖治疗病人,以恢复病人的本身抵抗力和功能为主。他常指出:药物是外部条件,必须同人体自身互相配合,才能发挥良好的疗效。他对内科、外科、儿科、妇科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儿科、内科。对疑难病症,他总是细心诊察,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常常收到奇效。有一患者肾盂炎病多年,久治不愈。灼祖经过细心诊察,在治疗过程中嘱其常吃米醋,不久病即痊愈。灼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他对贫苦患者,从不计诊费,因此,灼祖在社会医名大著,深受病家信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灼祖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1951年10月,他放弃个体行医,任小桥区第四联合诊所医师,并加入“民革”。同年他被选为福州市人民代表,历任福州市人民政府委员、福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福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1955年3月,灼祖升任福建省卫生厅副厅长。同年12月,福建省中医药学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灼祖任副主任。1958年,福建省红十字会成立,灼祖任副主任。灼祖担任省、市卫生系统领导职务以后,走遍全省各县指导、检查工作,对红十字会的工作尤其关心,经常深入到街道、居委会指导工作。此外,灼祖还担任民革福州市副主委、民革福建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委等职务,1968年8月退休。1983年1月,王灼祖在上海病逝,享年90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6: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