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著
释义

人物简介

王著(约928~969)字成象,五代·后汉单州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后汉乾佑年间(公元948~950年)考取进士,历仕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曾两次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冬天暴病而亡,年仅四十二岁。(未完)

《宋史·王著传》

王著,字成象,单州单父人。性豁达,无城府。幼能属文,汉乾佑中,举进士。周祖镇大名,世宗侍行,闻著名,召置门下,因得谒见周祖。广顺中,世宗镇澶州,辟观察支使。随世宗入朝,迁殿中丞;即位,拜度支员外郎。显德三年,充翰林学士。六年,丁家艰,起复。南唐李景使其弟从善来贡,会恭帝嗣位,命著伴送至睢阳,加金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世宗灵驾赴庆陵,符后从行,公务悉资于著。

宋初,加中书舍人。建隆二年,知贡举。时亳州献紫芝,郓州获白兔,陇州贡黄鹦鹉,著献颂,因以规谏。太祖甚嘉其意,下诏褒之。四年春,宿直禁中,被酒,发倒垂被面,夜扣滋德殿门求见。帝怒,发其醉宿倡家之过,黜为比部员外郎。乾德初,改兵部员外郎。二年,复知制诰。数月,加史馆修撰、判馆事。三年,就转户部郎中。六年,复为翰林学士,加兵部郎中,再知贡举。开宝二年冬,暴卒,年四十二。

著少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尤厚,常召见与语,命皇子出拜,每呼学士而不名。屡欲相之,以其嗜酒,故迟留久之。及世宗疾大渐,太祖与范质入受顾命,谓质等曰:“王著藩邸旧人,我若不讳,当命为相。”世宗崩乃止。著善与人交,好延誉后进,当世士大夫称之。有传,见《五代史》。

后蜀—北宋官吏

王著(?-990)字知微,五代·后蜀明华阳府(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后蜀时举明经及第,历任平泉县(今四川省简阳市境)、百丈县(今名山县境)、永康县(今崇州市境)等县主簿。北宋初期,北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平五代·后蜀,被授为隆平县(河北省隆尧县)主簿,任上达11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善攻书法,以字书讹舛欲召入朝廷令其删定。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受荐授为卫尉寺丞、史馆祗应。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加著作左郎、翰林侍读,迁左拾遗,官至殿中侍御史。善攻书法,笔迹甚媚,颇有家法。北宋·太祖、太宗朝文臣、著名书法家、诗人。

《书史会要》称:“王著笔法圆劲,不减徐浩,少令韵胜,其所书《乐毅论》学虞永兴(世南),可抗行也。”黄庭坚评其书:“极善用笔,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诚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之功也。”奉勅编订《淳化阁帖》,采择未精,标题多有误失。

王著曾经学习王右军(羲之)的书法,深得他 的法则,因此当了专备宋太宗咨询书法艺术的翰林官。太宗在处理政事的余暇,注意练习写字,屡次差遣宫内侍从拿自己的作品给王著看,王著总认为不够好,于是太宗就更加专心致志地临摩学写。再拿自己的作品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仍然象以前一样。有人询问王著这样做的用意,王著说:“皇帝的字本来已写得够好了,如果立即称赞他写得好,恐怕他不再用心了。”就此以后,太宗写字的笔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代古人,当时都认为这是由于受王著严格要求所得到的好处。

元代侠客

王著(1254—1282),元侠客,益都(今青州)人。素志疾恶。世祖至元年间,以权臣阿合马专权,暗地铸铜锤,欲为天下除害。1282年(至元十九年)3月,与僧人高和尚合谋,趁忽必烈去上都之际,骗阿合马等人出宫,刺杀阿合马。事后,逃至高梁河被捕,英勇就义,时人颂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