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征远
释义

王征远,1949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山东省文联委员,德州市人大常委,山东省美协理事,德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德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沧海印社副社长。

中文名:王征远

别名:原名正元,号雪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济南市

出生日期:1949年

职业:书画家

毕业院校:山东艺术学校美术专业

王征远,原名正元,号雪夫。1949年生于济南市,原籍山东潍坊。196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美术专业,1991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进修。第四、五届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第十四、十五届德州市人大常委,德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德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德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书画篆刻受教于于希宁、关友声、蒋维崧、宗惟成、柳子谷、张鹤云诸名师,尤受宗惟成先生教诲颇深。

王先生毕业后长期在庆云工作,历任文化馆馆员、文化局副局长等职,是庆云书画界的领军人物。先生谦和宽厚、富有凝聚力,身边总围绕着一批书印后学,年长宿学也乐与之交游。他的“师石室”画室里,经常是高朋满座、少长咸集。特别是“文革”期间,文化一片萧条,无谈艺之所,只有在王先生那里可以暂避喧嚣,一时颇为热闹,俨然庆云的“文化沙龙”。王先生与刘贺先生一道,组织书画培训班,创办印社,筚路篮缕,以启山林,为庆云培养了一大批书画新生力量,可谓桃李满蹊。1987年,其门人弟子组织了“庆云十青年书画展”,在德州书画界引起巨大轰动。同年,组织成立了全省第一个专业印社---渤海印社,在当时的印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王征远先生现任山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书法家协会理事、沧海印社副社长、德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德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副教授职。其学养深厚,诗书画印俱擅,是一位学者型书画家。其在艺术上追求尊古出新,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修养,又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他认为,仅仅会治印,如无文化基础,无对源流的了解,尤其是无文字学的根底,最终难臻印学最高境界。先生广涉历代篆刻作品,博采约取,不拘不泥,为我所用,变旧求新,形成了气度雍容,健劲典雅而又富于变化的篆刻风貌。国画以花鸟见长,作品意境清新高雅,笔墨深沉淳朴。书法长于篆隶,篆刻取法秦汉,作品功底深厚,酣畅沉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级展览,并在印度、韩国、济南、兰州、东营、郑州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和联展,出版个人作品集4部,个人简介和作品编入国家级大型典籍40余部,2002年获中国画当代百名杰出画家称号。

采访王征远是在他的工作室。进门后首先看到的是客厅南面的一张大大的画案,足足占了室内三分之一的面积。其他房间有几处整面墙的书橱,写字台上堆满文稿和未完成的印章,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国画作品和草图。几盆花草,一杯香茶伴著优雅的古琴曲,使人感到亲切而温馨。王征远热情好客,与人为善,和蔼可亲,言谈儒雅,让人感到浓浓的文人气息。

只顾攀登不问高

“济南二十中毕业后,我1964年考上了山东艺校(山东艺术学院的前身)美术专业,四年艺校生活为我打下了一生良好的艺术基础。如果不是遇上文革,应该能多学好多东西。 ”王征远回忆道,当时的山东艺校汇聚了许多闻名遐迩的书画大师,如关友声、黑伯龙、宗惟成、柳子谷、于希宁等都在此任教,正是这些名师的谆谆教诲,为他打开了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毕业后的王征远被分配至庆云县文化馆工作。虽然身处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小县城,但他并未因寂寞和清贫而意志消沉。工作之余,他与一批青年知音谈艺论道,切磋技艺。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庆云,王征远从文化馆调至县文化局任副局长,1989年又调至市文联工作。虽然工作环境不断变化,行政事务占去他大部分精力,但他始终没有停止对书画艺术的不懈追求。

诗书画印是中国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最基本的必修课。王征远的老师宗惟成先生学贯中西,在诗书画印各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王征远深受其影响,在此方面皆付出巨大心血和努力。

经过数十年艰苦求索,王征远学养渐厚,综合艺术造诣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他的国画以花鸟见长,意境清新高雅,笔墨深沉淳朴;书法长于篆隶,功底深厚,酣畅沉雄;篆刻作品气度雍容、健劲典雅而又富于变化。多年来,他曾在国内外举办个人书画展和联展十余次,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级展览并获奖,2002年获得中国当代百名杰出国画家称号。他说退休后这几年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要静下心来读书补课,走岀去采风学习,只有丰富自己才能有所作为。

出“竹林”采“荷花”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之一,自唐代兴起,盛于宋元,发展至今可谓流派纷呈。面对千年的花鸟画史,如何推陈出新,是摆在每一位当代画家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传统是基础,要融汇中西,勇于探索,深入生活,不断创作岀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是王征远给出的答案。

观其画作,或勾描点染、惟妙惟肖,或用笔简洁、洒脱飘逸,不论凌冽寒风之雪梅、春雨濛濛之竹林、秋色苍茫之荷塘、挺拔傲立之青松、晶莹丰硕之葡萄……均在承袭古代文人画余韵的同时,大胆扬弃了明清画家荒疏冷逸之流风,代之以奔放热烈之生命呐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王征远的花鸟画题材很宽,但众人皆知的还是他的墨竹。成熟的画家都有自己代表性的作品。他精心研究墨竹30余年,技艺娴熟、功力深厚,特别是他画的粗竿雪竹,充分展现了竹子苍劲挺拔、不惧严寒的气质,颇有徐渭之遗风,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并得到专家的肯定。

进入天命之年后,王征远渐渐走出“竹林”,转而迷恋上了荷花。通过十几年的倾心探索,他的荷花作品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的《荷塘系列》创作,每幅作品几乎都以大景深的荷塘为背景,以秋雨为意境载体,看似取材平常,但在表现上却饶有新意并富于内涵。细读这些“墨荷”,每一幅都是笔酣墨畅、大气磅礴、洒脱飘逸。这些画作多采取以色衬墨、渲染氛围和营造时空的表现手法。大片色彩铺陈的远景天空与色墨兼施的荷叶、荷花,在视觉上给人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作品频频入选全国大展。

荷风莲骨由心生

“艺无止境,艺术家发展的长度和宽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髙度和厚度。因此每当我决定画什么,就一定要画岀自己的个性语言和风貌。 ”王征远笑言。

王征远说他十几年前开始重点研究画荷与他的阅历有关,是人生审美情趣的积淀和心灵深处的写照。荷花是他青少年时的美好回忆,他喜欢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格,能体现岀大家都倾慕的圣洁之美。

王征远出生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夏秋之际,大明湖碧波万顷、荷花满湖。高出水面的荷叶迎风摇曳,娇艳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态,妙趣横生。那些美好的景像,时隔30余年在他心中终于重新荡漾开来。

童年的美好记忆与娴熟的绘画技艺,自然而然地在王征远的艺术创作中发生了美妙的精神升华。他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大胆吸取西画在色彩、光感、构图等方面的成份及中国山水画的某些技法,赋予作品新的人文品格,重构了一幕幕荷塘壮阔的美丽景象。

在另一层面,荷花更是他在艺术道路的一次尝试与探索。王征远的荷花,在构图上多以方形为主,并充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语言,精心锤炼画面中的主体形象,注重画面整体的现代感,以期达到酣畅淋漓的高雅境界。在用色上他追求明快的节奏和装饰性,并试图在整体效果中产生光感,调动一切手段增强视觉美感。

王征远说:“荷塘,特别是深秋的荷塘更加深沉、丰满而成熟,荷花愈显妩媚、深情而自信。在画荷上,我还要继续探索,力争达到富有哲理的诗性高度,体现更为永恒的文化精神。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征远从艺兢兢业业、做人坦坦荡荡,他为德州美术事业的发展甘为人梯,竭尽全力,他对自己今后的艺术征途充满了希冀和自信,就像盛夏晨曦那挂满露珠的荷花,兀自优雅,兀自芬芳……

本报记者 纪晓 井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