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运涛
释义

王运涛,男,1977年生,河南开封人,200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在郑州广播电视大学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他在郑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读书期间,就汲汲于钻研贬谪文化研究、痴迷经典文学传播。正如他在新著《文学传播学论稿》《后记》中所说“古代文学的研究当然也不乏寂寞和艰辛,但这是我自己选定的,更何况研究的对象又是我所热爱的,兴趣所在,自然能‘衣带渐宽终不悔’”。到郑州电大讲授古代文学课程以后,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和对经典文学的情有独钟与孜孜追求,为其深入钻研终出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方向

近年来,王运涛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尤其在中国古代贬谪文化和经典文学传播研究领域用力甚深、学识深湛,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2001年他在郑州大学中文系的时候,师从曹萌教授学习古代文学,那时曹萌教授的文学传播学理论初具雏形,在授课的时候多次提到了关于创建文学传播学学科最早的一些思考和学术尝试,时隔四年之后,曹萌教授的学术构想终于付诸了现实,在沈阳师范大学建立了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

著作出版

作为他的学生,王运涛先生也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2002年开始,他便开始了在贬谪文学与现代心理学、经典文学与传播学两个十字路口上的探索。研究中国古代贬谪文化,兼采传统研究方法和当代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思维的长处,以揭示其生存方式和心态变化、人格变异、性格升华为归宿,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贬谪文化的整体走向,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与人生苦难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价值的学术观点,在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凝聚了几多心血的《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一书于2005年新春佳节期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王美春先生和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名作家南飞雁先后在《江海晚报》、光明网、读书中文网等媒体专门撰文给此书以大力推介。

教育教学

王运涛先生到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执教以来,就始终自觉着眼于古代文学研究的前沿、中国文化变革的新的特点,以及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实践需要,从经典文学的传播和人文教育的时代变迁出发,致力于文学传播理论及其实践模式的创新建构,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以及文学思想、文学现象,做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审视的有机结合,研究角度更为独特。发表了一系列重要学术论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他的《论世代累积型作品的高山流水传播》、《中国经典文学传承的人文精神及其文学表现》、《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动力研究》等文章,从传播学立场出发,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以及文学思想、文学现象,符合我国传播学研究趋向,也体现出传播学学科的与时俱进,或可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提供新途径和新范式。

目前,在中国研究较多的是新闻传播学,已出版了不少专著,成为一门“显学”,而艺术传播学的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王运涛先生将研究对象定位在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上,而且贬谪文化研究不局限于唐代,涉及范围有所拓宽,无疑这些研究对象是独特的,并基本达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之要求。他绝非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研究方面炒作新名词、术语,而是以独到的感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传播作独特的解析,因而,对中国文学传播学的构建具有推动之力。在此之前,文学传播学从属于艺术传播学,正如当年美学从属于哲学一般。通过对经典文学传播的演绎,为文学传播学的构建提供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文学传播学从艺术传播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因而,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事实也证明,当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这两个命题相遇的时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体验。

学术影响

在经典文学传播的认识上,王运涛先生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出发,突出了经典文学传播与寻求人的精神健全发展之间的当代性关联。他从现实出发,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当代人性追求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具体特征上,深入发掘古代文学传播的当代学理价值及其实践功能。高度重视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科学性,充分注意吸收现代西方传播学的成果,是王运涛先生从事文学传播理论建构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他认为,古代文学传播研究要进入现代学科发展的前沿,就应当在思辨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有全新突破。

主要科研成果

1、《贬官士人的一般心态及其文学表现》,《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CN34-1171/G4。

2、《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内容特征》,载于《现代社科导刊》2004年第8期, CN22-1242。

3、《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动力研究》,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秋之卷, CN42-1040/C。(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4、《〈绿野仙踪〉探微》,载于《学术前沿》2004年第九期,ISSN1810-2476(香港)。

5、《略论贬官士人的特殊心态及其文学表现》,载于《沈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CN21-1389/G4。

6、《校园环境生态美学初探》,载于《美与时代》2004年第12期下(学术版),CN41-1061/B。(双效期刊)

7、《促学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四期。(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8、《略论导助促课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实现》入编《河南省远程开放教育研究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2004年7月。

9、《论世代累积型作品高山流水传播》,载于《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六期。

10、《新乐府诗人对妇女悲惨命运的展示与思考》,载于《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CN21-1389/G4。

11、《唐朝水墨画与士人性格中的禅道境界》,载于《美与时代》2005年第2期下(学术版),CN41-1061/B。(双效期刊)

12、《促学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载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CN14--1323/c。

13、《论世代累积型作品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模式》,载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14、《实践“一主三学”教学模式 保证远程开放教育质量》,载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5、《略论20世纪西方小说叙事的美学旨趣》,载于《周口师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6、《略论创造性模仿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载于《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CN21-1389/G4。

17、《论传播视野中的〈三国演义〉》,载于《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CN21-1389/G4。

18、《儒学人文精神在经典文学中的传承及其当代意义》,载于《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9、《论古典文学传播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理论界 2008年第4期(人文核心期刊)。

20、《论现象学方法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电影文学2008年第22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1、《郑州市公众形象与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研究》,魅力中国2008年第6期。

22、《远程教育实现优质教育的发展策略》,管理与财富2008年第10期。

23、《教育博客如何“博”得精彩》,网络财富2008年第11期。

24、《浅谈中原和谐网络文化的构建——以大河网BBS为例》,管理与财富,2008年第11期。

25、《郑州市文化品牌传播与郑开文化资源整合研究》,魅力中国2009年第27期。

26、《论郑州教育智库的筹建及运作形式》,魅力中国2009年第34期。

27、《中国近代文学之特征》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28、《论话本小说的消费特征及其艺术特征》,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一作者)

29、《论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抒发》,名作欣赏,2010年第27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0、《论唐代乡愁诗的文学史》,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1、《唐以前乡愁诗的景物描写及艺术特征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32、《古典文学的思维方式及其表现》,作家,2008年第2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3、《论远程教育基层本土支持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4、《略论古典诗词中的时空表现》,山东文学2008年第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5、《电大系统的内忧外患》,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

36、《解读<亲亲土豆>中的夫妻之爱》,山东文学2008年第1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二作者)

37、《浅谈“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三个发展阶段》,湖北广播电视大学2010年第5期。(第二作者)

38、《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三十年》,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5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9、《论三国故事日本传播的文化启示》,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1期。

40、《论现代人阅读经典的当代意义》,东京文学2010年第6期。

近年主持、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1、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BCA060016)中的项目“基层三种远程教育机构(电大、奥鹏中心、高校中心)教学服务支持模式的比较研究”。(第四参与人)

2、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网络环境下‘一主三学’教学模式的多学科应用与整体优化”,项目编号:2009SJGLX421;(第二参与人)

3、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网络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应用”,项目编号:102400450085;(第二参与人)

4、河南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唐宋词中的河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09-ZX-227。(主持人)

5、河南省社科联课题“郑开两市文化品牌传播与文化资源整合研究”。(主持人)

6、郑州市社科课题“郑州市公众形象与文化品牌传播战略研究”。(主持人)

7、河南省社科联课题“中华民族凝聚力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主持人)

8、郑州市社科课题“民族发展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主持人)

9、河南省社科联课题“高职院校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主持人)

10、河南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唐代乡愁诗研究”。(主持人)

11、郑州社科课题“郑州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研究”。(主持人)

12、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河南省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创新研究”。(主持人)

主要著作

1、《实用办事口才》[参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12月。

2、《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专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

3、《文学传播纵横谈》[独著],西安出版社,2009年5月。

获奖情况一览

1、获得2004年度河南电大教学成果二等奖。

2、获得河南省电大系统2004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3、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2004年度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4、2004年荣获“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