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云谷
释义

王云谷又名绵奇,1920年出生于广东省澄海。30年代于香港师从赵少昂、鲍少游学习国画,40年代侨居越南堤岸,50年代毕业于北京农机学院,后任教于华南农学院,1981年退休后, 于1985年挥毫作画。十多年来,他创作的国画作品达三百多幅,其中有的精品在国际画展上获奖;部分作品入选《二十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二十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其事迹编入《世界现代美术家辞典》、《世界书画家大辞典》。

前言

走进王云谷先生的画室,只见他的国画作品,琳琅满目,还摆上了裱画台。在不足十平方米的画室,几乎令人转不过身来。他不仅作画,还自行装裱,可谓一专多能。

他这么大的年纪(现年7 7岁),在这么短的时间,创作出丰硕的成果,名扬世界艺坛,赢得这么高的荣誉,实属罕见。怪不得有人称赞他是“创造奇迹的人”。王云谷成功的原因,应归结他的勤奋和执着的追求,以及他早年师承名师学画打下的基础。当然还有他的天赋。

战胜病魔之后的作品

1985年王云谷在战胜病魔之后,下定决心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他向书画艺术领域攀登同时,又学会裱画。十多年来,他创作和装裱了大量作品。广州电视台于1991年5月以“天道酬勤,金秋硕果”为他作专题报导。1991年9月在广东画院举办了“王云谷画展”,其中有画芯尺寸达28平方米的18幅联屏《白云松涛》。作品以山水、牡丹、松、竹、梅为主。行家认为作品既有传统韵味,又有个人独特风格;既充满激情,又能引发观赏者的心灵共鸣。作品装裱均出自作者之手。

林墉对其的评价

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画院副院长林墉1991年9月24日在王云谷画展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作了很高的评价:“王老师的画.它确实有别于目前广东地区比较流行的绘画的面貌,它有独特的风格,既有传统的精华部分,又有明显地带有自己的个性。他不是模仿那一家,而是通过描写对象和一些特征来结合自己的个性,然后在他特定的意境里头,通过传统的有中国韵味的线条笔墨来体现。我们在他的画里头可以感受到一股蕴藏在里面的充沛激情。虽然画面上也许是山水的一角或花鸟的一个局部,但你可以看到一种是艺术家内在的奔腾起伏的激情。”“王老师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现年已71岁了,还是这样。你看他画的画,其面积之大和长度之长在广东来说目前是首屈一指的。王老师这个画展带来了很大的气魄,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

所获荣誉

王云谷的作品《牡丹图》,于1995年6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书画展”获“国际银奖”,并颁发奖牌及奖状;作品《牡丹》于1995年9月在西安举行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被评为《美术类特别等级》作品,并颁发奖杯及奖状。此外获“95年跨世纪当代诗书画印作品大联展”荣誉证书等。出版有《王云谷作品选》。

担任职务

王云谷现为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国画艺术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创研员、书画师;山东菏泽地区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东方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等等。

社会评价

王云谷回顾他数十年的人生历程和对书画艺术的钟情时说:“数十年来走南闯北,足迹南至越南西贡,北至北大荒(在北京农机学院读4年级时,由王震将军率领全级同学到北大荒开荒实习一年,作为毕业设计),东至东海之滨,西至古都西安。虽由于学习、工作关系,无缘专门从事绘画。但瑰丽的地球景观,幽邃的华夏文化,震撼心灵,无时或已。手虽停挥毫笔,脑却片刻未能忘情,只冀厚积,以待道发。”“我的作画,除了师承,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兼收并蓄,老老实实学习传统之外,也喜欢作异想天开的尝试,立意、构图、赋色、技巧,脚踏实地的尝试,失败固所意料,但偶尔得心应手,顿觉纸上之画,心中之画能互通情愫,心即是画,画即是心,心画合一,其乐无穷,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也。”

王云谷积数十年的经验,形成了奋发向上的人生哲学:“六十是人生的新开始,七十则是人生的收获季节。”这是多么积极美好的人生观啊!正因此,他战胜病魔的缠扰,并把服用灵芝的经验写成《服灵芝,治百病》一文,发表于《中国老年》杂志上,引起轰动效应。如今,光华南农业大学就有500多人在服用灵芝治病和保健。这是王云谷和病魔斗争的一个奇迹。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