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学书 |
释义 | 王学书是人名,同名的有著名园艺家王学书、中共泾川县委书记王学书。 1.著名园艺家个人简介王学书(1887~1967),又名琴斋,著名园艺家,山东省寿光市马店乡八里庄人。8岁入乡塾,13岁读完四书五经,15岁考入本乡高级小学。17岁时因家贫辍学,教师惜其成绩优秀,便设法让他一面到初小教学一面自修,同样参加考试毕业。18岁入县立单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太平官庄小学任教员。 求学经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招募为华工去欧洲,停战后在法国铁路、公路、钢铁厂、化学厂、制药厂当工人5年,1923年开始在法国求学,曾在拉老杜尔国立高中、维也纳省立农业学校(半工半读)、蒙伯里国立农业大学蚕桑科、报讷城国立农业实业学校、国立囊西大学农学院、囊西大学理学院研究部等学校学习。求学期间艰苦勤奋,13年从未涉足剧院、舞场等游乐场所。常因经济拮据不得不休学做工,幸得同乡华工李怀质(潍县人)和朱洗(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研究所所长)的资助,方能完成学业。因成绩优良,1926年在维也纳农校获银质奖章,1930年得到报讷农业专门学校校长的高度赞扬。1932年在囊西大学农学院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33年又取得法国里昂中法大学预备博士学位,1935年,其论文《世界亚麻之分类与分布及其解剖之比较》(1935年在法国出版)发表以后,被法政府教育部评为法国囊西大学理学博士,注册发给博士文凭。 解放前担任职务1936年回国后,曾任陕西武功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园艺系主任及园艺场主任,甘肃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园艺系主任,四川金堂铭贤农学院教授兼化学工程系代主任及酿造组主任,兼附设化工厂酿造工程师,山东农村处一级技正兼农业科科长,山东农学院教授兼园艺系主任及代理教务长。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山东农学院院长和教务长离校,王学书自觉地担负起复校重任,组织复校委员会,并受军管会委托暂时代理院长、教务长及农场场长等职务。上级派来新领导后,始辞去似上职务,仍任教授兼园艺系主任。 解放后担任职务1949年7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周总理接见代表时曾对他说,我在法国时就听人提到过你半工半读刻苦学习的事,并问他是否愿意留在北京工作。王学书表示,他是研究农业的,最好是在第一线实践,才能用其所学,对人民有所贡献。周总理很同意他的看法。 在山东农学院任职期间,他一直非常勤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从事科研工作,他以60多岁的高龄,经常到济南、青岛、龙口、莱阳、烟台、益都、临朐、泰安以及河北的昌黎、北戴河、凤凰山等地区的各个农场、园艺场,果园和各个研究单位,进行调查访问和试验研究,总结劳动人民的宝贵经验,整理成切合实际的教材。著作有《果树繁殖法》(中华书局出版)《果树栽培学》《苹果品种学》《黄台园艺场果树调查研究报告》《泰安果树园艺场调查研究报告》《益都山区各种果树的优良品种及其栽培经验》《益都蜜桃的调查研究报告》《苹果腐烂病的发生过程与防止法》《莱阳茌梨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技术总结报告》《莱阳地区梨和苹果品种的特征特性分析》《河北昌黎果树试验场果树调查研究报告》《新中国的果树育苗技术》《山楂的栽培与加工》《山东农学院实习农场主要葡萄品种的特性研究》和《关于25个匈牙利葡萄品种的特性、特征调查研究报告》等学术论文。 王学书于1924年在法国里昂参加国民党,后因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心怀不满,于1927年被开除。 评价他毕生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一生无烟酒嗜好,穿布衣,掺吃粗粮,经常教育子女热爱劳动,而且要求很严。他的治学态度更是严谨不苟,观察实验,事必躬亲。从来不沾公家便宜,解放初期国家经济困难,他出发的差旅费常不声不响地自己支付。1963年退休后仍坚持在园艺系资料室帮助工作。1967年因患食道癌去世。 2.中共灵台县委书记王学书,男,汉族,生于1964年10月,甘肃省庄浪县人,大学文化程度。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12月入党。1981年9月在省财贸学校上学;1983至1997年先后任平凉地区财政处企财科副科长、科长、预算科科长;1997年10月任静宁县委副书记;2003年4月任市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2005年3月任泾川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12月任中共泾川县委书记。2010年11月担任灵台县委书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