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秀华 |
释义 | 王秀华,女,1960年8月生于上海,河南开封人。现任中国王羲之研究会研究员等。 中文名:王秀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60年8月 职业:书法家 主要成就: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王羲之研究会研究员泰国华夏国际交流中心理事 祖籍:河南开封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建筑学专业副教授 学 历: 1985.10-1989.7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学士。 2004、3上海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班结业。 现任职情况: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土木建筑与安全工程学院 建筑学教研室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 1.建筑与规划设计 2.室内装饰设计 主要教学经历: 讲授课程 《建筑初步》、《建筑绘画》、《室内设计原理》、《民用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园林绿地设计》、《房屋建筑学》 近年学术论文: 1.独立完成《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独立完成《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独立完成《绿化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独立完成《黑夜的精灵------浅谈家居室内照明设计》 2006年第3期 主要科研项目: 1.独立完成《现代建筑景观艺术研究》 中国王羲之研究会女,1960年8月生于上海,河南开封人,字守真。现任中国王羲之研究会研究员、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子昂书画社高级书法师及《当代国际华裔书画家海联会》学术委员、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泰国华夏国际交流中心理事、新加坡XIN—SHENZHOU GALLERY高级书画师等。 云南铜业股份女,1957年2月10日生,云南人。1972年毕业于云治学校。现任职于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处。系中国当代诗歌协会会员,中华微型文学学会理事、会员。系吉林长春跨世纪文学研究院副事长,《中外名师录》、《东方才女》大型辞书联席主编。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于1991年参加《现代家庭报》编辑部举办的“读者评报大奖赛”荣获全国大赛三等奖。主要业绩:1994年在第二届全国“文坛杯”诗文佳句大赛中,诗文《致文学》荣获铜奖。诗文《微笑》获1994年首届“湘声报杯”全国精短文学作品竞赛优秀奖。散文《有信的日子》、小小说《能原谅妈妈吗》获写杂志社95精短文学写作大赛优秀奖。同年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征文比赛中获优秀奖。1996年诗文《好人》获全国海内外“孔明杯”大赛佳作奖。1997年散文《生命的曾经》获首届“渤海杯”全国精短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诗文《大哥的书信》、《知音》入编1996、1997年诗历,在全国新华书店经销。微型文学“专版”作品(之一)获1997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微型文学作品联评大奖赛一等奖。1996年4月被授予“优秀新诗人”荣誉称号。在湖南湘中文化艺术事务所与《湘流诗报》联合举办的1994年武陵源中国诗人金秋笔会上,诗文《首届武陵源诗人笔会揭幕》荣获大赛三等奖。奋斗历程入编北京《中外名人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华写作英才》、《东方之子》等40部大型辞书中。文学力作诗歌在1999年第二届“明星杯”全国诗文书画影大奖活动中,经地专家委员会评定,荣获金奖。主要著作:著有诗专辑《走出雨季》,荣获优秀成果奖。 大连市骨干教师大专学历 ,中共党员,1981年参加工作, 小学高级教师,大连市骨干教师。曾被评为瓦房店市优秀青年教师,大连市优秀教师,瓦房店市优秀班主任,大连市优秀班主任,瓦房店市优秀德育教育工作者,大连市群众体育先进工作者。 数学课被评为瓦房店市优秀课,在大连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获瓦房店市电化教学一等奖,同时获大连市中小学评优课一等奖,《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主题班会获瓦房店市一等奖。 多篇论文获瓦房店市一等奖,《“情?知”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一文在瓦房店市小学数学研讨会上交流;《操作是化解难点的捷径》一文在辽宁省小学数学研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一文获全国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丽水宏兴养殖场王秀华,1967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浙江省丽水莲都区宏兴生猪养殖场专业合作社社长、高溪乡苍坑村党支部副书记。 王秀华于1997年创办养殖场,通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将养殖场发展成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年产生猪8000多头的综合企业。企业先后被评为“莲都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区重点龙头企业”、“省领先示范优秀合作社”、“省‘妇字号’龙头企业”等光荣称号,养殖场被列入省“811”工程。王秀华不忘带动其它妇女共同致富,解决了十多位妇女的就业问题,为其它养殖户解决技术和销售难题。连续18年当选村党支部委员,一直心系农村、情系农民,多次被评为区、乡“优秀共产党员”, “丽水市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优秀合作社社长”、“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等称号,成为丽水市女性的创业代表。 1989年起,王秀华一直担任村妇女主任、计划生育联络员;199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带头种植香菇(持有市劳动局颁发的《食用菌技术证》),并担任本村香菇技术辅导员;从1997年起自办养殖场,发展养殖业,办起了宏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担任合作社社长),带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期间,王秀华就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现毕业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高级研修班。 创业路上敢为先 科学养殖勤为径。 1997年,王秀华虽在家种植香菇,并勤俭持家,但家庭经济仍比较困难。为了早日脱贫致富,王秀华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对丽水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的基础上,决心只身下海闯市场,东借西凑,借资投入30万元,承包了丽水水南养猪场,引进了200多头仔猪,开始了养猪生涯。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对毫无养殖经验的她,更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起初两年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技术经验,经济效益并不理想,于是王秀华就四处取经,积极学习他人养殖经验,同时参加农业局组织的多次培训,钻研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知身的知识水平。她边学边用,每栏猪前都挂上了独具风格的记录牌:喂养时间、饲料配方、饲料量、饮水量、营养配方、保健用品配方……,一项项都通过认真的记录比较。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猪养殖方法。在饲养上,坚持以预防为主,供给全价卫生的饲料、清洁的饮水、定期消毒,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制度;在繁殖上坚持自养自繁殖、选优去劣,使种猪生产达到良种水平。到1998年底,她的养殖场全年存栏400多头,而且养殖场从未出现过疫情,年产生猪1000多头,创利润30多万元。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王秀华在学习知识、总结经验、大胆实践的基础上,终于探索出一个生态养殖的模式。她想要搞生态养殖,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养殖场。1999年,王秀华看准了碧湖镇南山村渡口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空气清新,适于生态养殖业发展。就在该地租用了10亩土地,建起了一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猪舍1000平方)的养猪场,常年存栏生猪600头左右,年出栏肉猪2000多头。随后,她又在水阁街道旭光河边村购买了一个猪舍面积达2000多平方的养殖场,年存栏生猪600多头,年出栏肉猪2000多头。王秀华还投入大量资金对养殖场产生的排泄物进行综合治理,建成了180平方的沼气池,完成30立方的氧化池,日产沼气28立方,处理污水1.9吨。对猪粪、污水进行干湿分离,干粪作为有机肥,污水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沼液种植水果,通过农牧结合的方式,灌溉果园、菜地60亩,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排泄物达到零排放。仅2007-2008年,合作社就出售生猪6000多头,利润达200多万元,企业初具规模,资产总值达1018万元,开了创业里程碑的新篇章,成了远近闻名的“勤劳创业、带头致富”的成功典范,成为莲都区养殖行业诚信度最高的企业。 致富不忘众乡亲 引领农民共同发展 王秀华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走上致富之路。但她也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以“扶农、支农、富农”为己任,积极扶持农民养殖业发展,引领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005年11月,王秀华与养猪户雷爱华、章金美、王培华等多户养殖户结盟,开展了全方位的服务。在得知她们因经济困难、场地无着落而无法发展生猪养殖业后,王秀华就主动上门传授养猪经验,除了积极为他们筹措资金外,还为他们落实了场地、做好选址、猪栏搭建、猪种引进、饲料配方、仔猪联系、针对病情选药等工作,而她自己的猪栏却雇人来打理。在王秀华的帮助下,他们发展成为养殖专业户,实现脱贫致富。到目前为止,三家养猪户拥有存栏生猪500多头,年收入50多万元。 2006年,王秀华成功创办了“丽水市宏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养猪为主导,为养猪户提供猪种、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带领养猪户走上市场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每年为农民妇女姐妹及计生联络员举办科学养猪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民200多人次,大大提高农民科学养猪技术水平,还多次收购了妇女姐妹养猪户因销售困难的仔猪几百头。2007年7-9月份,“综合症高热病”大发,碧湖一带80%的养猪场被传染了,死亡率很高。得知该情况,王秀华想为养猪户所想,急为养猪户所急,马上与外地专家联系,并自己拿出20000多元资金,请上海农技科学院专家和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专家到附近发病的养殖场观察,并对病猪进行了解剖,制定出了有效配方,结合中草药排毒和西药治疗方法,在专家一个星期的观察下,终于控制了疫情,为养猪户挽回了几十万元的损失。 尽心尽职当好村干部 努力做群众贴心人 从1990年起,王秀华就一直担任苍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妇代会主任、村计生联络员。她正确处理好事业与工作的关系,扎根农村,几十年如一日。 1995年,苍坑村经济薄弱,村民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王秀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看准香菇种植业前景良好,就带头种植香菇,多次到庆元、龙泉等地实地参观,学习技术经验,并为农户联系菌种,但因种植香菇缺少技术及经验,发生了香菇菌棒大量霉烂,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看着村民利益受到损害,她心急如焚,拿出资金,自费参加食用菌种植培训,并取得了《食用菌技术员》证书,当起了菇农的技术辅导员,做菇农的生产技术参谋,使村民的种菇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苍坑村的香菇已发展至年种植上百万段,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2007年,苍坑村被列为莲都区整治村,王秀华在管理好养猪合作社的同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整治工作上,无数个日夜忙在村里,甚至有多个夜里一点多钟还未回家。王秀华不仅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村整治工作当中,还在经济上多次垫资给村里,根本不考虑村里能否归还,得知村里建造办公大楼缺少资金、村征用土地浇筑水泥路面资金有很大缺口,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30000多元钱垫于村用,解决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除积极带领妇女发展经济致富外,王秀华还耐心、细致地做好村里妇女工作,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前几年,村里一对夫妇大闹离婚,身为村妇代会主任,王秀华一次又一次地苦口婆心地劝说,多次上门做双方父母的思想工作,巧手化干戈,妙语息纠纷,终于使这对夫妇和好如初。如今,这对夫妇逢人就说,要不是王秀华,哪里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王秀华还经常起早摸黑入户调查育龄妇女、流动人口情况,做到计生工作情况明、底子清。“村干部是村民的公仆,要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王秀华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身为苍坑村的党支部副书记,首先想到的是村里卧病在床的老党员和弱势妇女姐妹,在每年的“七一”期间,王秀华都会带领村支部一帮人,背着米、提着油,带着慰问金,冒着炎炎夏日,翻山越岭前往慰问。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上,王秀华都十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诚实守信、以诚待人,并时刻以“自信、拼搏”的精神鞭策自己。风风雨雨几春秋,几年下来,王秀华以倔犟认真的性格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凭着坚毅和执著,使企业得到了更加长足的发展。2007年,她在碧湖上南山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办公大楼;2009年她再接再厉,又在大港头投资200多万元兴建的第一期生态规模养殖场也已竣工投入使用。同时,也解决了20多位妇女姐妹就业问题,更使附近的村民用上了合作社的沼气,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燃料问题,节约了大量资金,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山区群众共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王秀华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勤勤恳恳,真抓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连续20年任村干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连续18年当选村党支部委员;并连续几届当选乡党代表、人大代表,还连续多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7年,王秀华还被授予“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2008年丽水市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优秀合作社社长”等称号,赢得了群众由衷的赞誉。 由王秀华为社长带头创立的宏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2006年以来相继被莲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两个养殖场都被列入省“811”工程,先后被评为“莲都区重点龙头企业”及“浙江省领先示范优秀合作社”、“妇字号”浙江省重点龙头企业。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更需要妇女姐妹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王秀华坚信,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带领广大的农村妇女姐妹,更好地展示妇女姐妹在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巾帼风采,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一定会走得更加坚定、稳健和豪迈! 东港市第二中学女,大本学历,辽宁省东港市第二中学高级历史教师,历史学科年级教研组组长. 7、通辽文化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系统党委副书记 姓 名 : 王秀华 职 务 : 市文化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系统党委副书记 个人简历:1971、1—1985、3 通辽汽修厂团委书记、车间党支部书记 1985、3—1988、9 哲盟电影公司科员 1988、10至今 通辽市文化局 2004、5任系统党委副书记、纪检组长 工作分工:协助系统党委书记分管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及局机关党支部工作。 具体负责党建、群团、综合治理、老干部、纪检、监察等工作。 内蒙古金宇集团简历女,汉族,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1985年7月至1993年5月在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历任研究室副主任、所长办公室副主任、党支部委员、团总支书记;1993年5月至1993年11月在内蒙古水利史志办公室,任副主任;1993年11月至今在内蒙古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总裁办主任、总裁助理,现任内蒙古金宇集团董事、副总裁、党委副书记。 研究方向1.建筑与规划设计 2.室内装饰设计 近年学术论文: 1.独立完成《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独立完成《现代景观环境基本属性思考》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独立完成《绿化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独立完成《黑夜的精灵------浅谈家居室内照明设计》 2006年第3期 东营市政协王秀华,男,1955年7月出生,汉族,山东垦利人,省委党校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197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东营市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东营市委统战部部长,东营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1978年11月至1987年1月垦利县胜坨公社皇殿大队党支部书记、胜坨公社窑厂厂长;1987年1月至1991年3月垦利县胜坨乡建安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1991年3月至1994年5月垦利县胜坨乡科技副乡长兼建安公司经理;1994年5月至1994年10月垦利县胜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94年10月至1995年5月垦利县胜坨镇党委书记、镇长;1995年5月至1996年10月垦利县胜坨镇党委书记、胜坨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其间:1993年10月至1995年6月在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秘专业大专班学习);1996年10月至2000年3月垦利县政府副县长,胜坨镇党委书记(其间: 1997年9月至2000年1月在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业余本科班学习);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垦利县委副书记,胜坨镇党委书记;2001年4月至2003年2月垦利县委副书记(正县级),胜坨镇党委书记;2003年2月至2004年6月市委委员,垦利县委副书记(正县级),胜坨镇党委书记,市五届人大常委(2003年2月至2005年1月);2004年6至2004年7月垦利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代县长;2004年7月至2006年1月市委委员,垦利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1月至2006年2月市委委员,利津县委书记;2006年2月至2006年3月市委委员,利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市委委员,利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委党校校长,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2008年1月至2008年2月东营市委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利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委党校校长、县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2008年2月至今东营市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东营市委统战部部长,东营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三届、四届市委委员。 分工:分管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工作和市政协机关包村工作。 山东作家王秀华,男,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由百花文艺出版社、远方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分别出版诗集《那一方净土》、纪实文学集《圣洁与罪恶》、杂文集《我在故我思》。在《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国青年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诗作分获全国首届屈原杯诗歌大赛二等奖、中国首届大学生诗歌大赛佳作奖。对时评的写作,坚持抱着富有激情而不偏激、帮忙而不添乱的心态针砭时弊,力求做到思想深邃、见解独到、语言犀利。 通辽市文化局个人简历1971、1—1985、3 通辽汽修厂团委书记、车间党支部书记 1985、3—1988、9 哲盟电影公司科员 1988、10至今 通辽市文化局 2004、5任系统党委副书记、纪检组长 工作分工协助系统党委书记分管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及局机关党支部工作。 具体负责党建、群团、综合治理、老干部、纪检、监察等工作。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