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修功
释义

人物简介

王修功,1930年出生于正宁县山河镇。曾求学肄业于国立杭州艺专。1949年为谋生计,辗转到台湾。在台曾任广告设计师、中学教师、艺专兼任讲师等。从1957年起转业从陶,曾任台湾“中国陶器公司”、“中华艺术陶瓷公司”设计、厂长。与艺专校友创办“龙门陶艺公司”并任厂长。1971年与楚戈、张光宾等筹办在台举行的“第一届当代名画家陶瓷展”。1981年至1986年在台北“春之艺廊”,先后举行“王修功陶瓷展”5次。1989年至1993年间,应台湾“大地艺术中心”、“国立历史博物馆”、“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等单位的邀请,举行了第六、第七、第八次陶瓷个人展。1972年至1982年间,应邀参加中外陶艺联展。陶作曾获纽约圣若望大学艺术奖章及奖状。

人物事迹

台湾省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47号有一位从事陶瓷艺术的大家叫王修功。他的故乡就是正宁县,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陶艺大家,而且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仁人志士。1992年以来,曾两度回国,在北京、西安、兰州、敦煌等地观光,饱览了祖国的名山胜水、文物古迹,回乡看望了乡亲父老。王修功先生感念亲人养育之恩,为奖掖家乡子弟,助升大学深造,培养地方人才,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在庆阳地区设立“王修功怀恩奖学金”,每年出资11000元,作为当年奖学之用。他对家乡建设事业、人民生活非常关心,撰写了《返乡归来》一文,择要刊于《甘肃日报》,对家乡的经济发展坦诚陈述了看法。又以《光辉的甘肃—中国古艺术的圣地》为题著文发表于台湾《艺术贵族》,全面介绍了甘肃的文物古迹、艺术成就及其历史意义。其事迹张炳玉等曾著文在报刊或书籍中作过介绍。

作品荣誉

1984年,参加台北市美术馆举办的“现代陶艺推广展”,获特优奖。从1986年起,每档以2至5件陶作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作经常性展出。1988年至今应聘担任台北市美展、台北县美展、史博馆陶艺双年展历届评委,台北县第5届美展筹备委员、台北市美馆审议委员、台湾省美术馆、高雄市美术馆典藏委员。

发表文章

艺术评论文章先后发表于台湾《自由青年》、《中国男人》、《艺术家》、《雄狮美术》等刊物。陶瓷作品先后被台湾《时报周刊》、《艺坛》、《典藏》、《中国时报》、《中央日报》及大陆《甘肃日报》、《甘肃画报》等报刊,以及台视、中视、华视等电视台,中广等广播电台及香港电视台、各大报或新闻或专题报道。1990年,他的陶瓷代表作汇集成书,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印行,书名《王修功陶瓷集》。1992年,选为“中华民国陶艺协会”常务监事。辞条列入历年《台湾美术年鉴》及《中华民国美术家名鉴》等。1997年,生平事迹录入大型丛书《东方之子·人物志书·第一卷》。

作品特点

王修功是台湾大有名气的陶瓷艺术家。陶瓷在传统观念上属于工艺的范畴,他却提出了“陶瓷艺术”的理念,几十年来,他经过试炼改造,结合绘画艺术与陶瓷创作实践,认为现代陶瓷艺术是以现代艺术理念与陶瓷科技相结合的新生代,犹如水墨画之墨与宣纸,油画之专用颜料、笔与画布等。陶瓷的土与釉,再通过火,都是藉以表达陶瓷艺术的多媒体。王修功还认为,由于社会的变迁,陶艺在欧美早已脱离工艺使用层面,而迈向一种纯艺术的里程,另一方面,它已成为艺术上一种特殊的表现媒体。虽然它们以传统的套器出现,但多经过再改造,并着上了新装,以另一种风貌展陈,而不是其他艺术的附庸,可与兄弟艺术分庭抗礼。王修功以此理念,在台湾原本是荒原的陶瓷“土地”上深耕,已是硕果累累,其突出表现是:用高温釉下彩,丰富陶瓷的层面;改进唐宋之彩釉的吸水和易碎性,使之彩釉色有使用的效果。通过这些改良的办法,把陶瓷从“工艺”的层面提升到“艺术”的层面,赋予中国陶瓷艺术新的生命。推动了传统并展现了时代风貌,从传统中创出了一条新路。由于他的顽强拼搏,在国际陶瓷艺术大展舞台上,台湾陶艺家占有了一席之地,渐受各国的注意与肯定。

贡献

楚戈先生在《艺术陶瓷的拓荒者》一文中说:“王修功在台湾艺术陶瓷界启蒙时代的贡献,约有下列数点:(1)高温釉下彩,开创了水墨效果的瓷画装饰,至今仍然是台湾艺术家最爱使用的一种技法。(2)高温多彩釉的拓展,丰富了陶瓷的层面。(3)改进了唐宋三彩釉的吸水和易碎性,使三彩釉色有实用的可能。”台湾黄祖荫先生评论说,纵览王修功的陶瓷艺术作品,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所谓俨然是作品的庄严性,它不是器用化的,它拥有它自身的独立的艺术性格,超越了实用而迈向理想化的领域,诚为修功先生的“陶瓷艺术,就是陶瓷艺术”。所谓温然,是作品的感性,它不是思考的,它带给人们共有的美感,这美感除造型(雕刻、建筑、绘画、书法诸方面也特别注意)之外,它的釉彩具有人们所喜悦的特有的魅力,大家爱其晶莹如玉。

人物精神

王修功集设计、研究、创作、生产、经销于一体,40年来兢兢于火土生涯,素贫贱行乎贫贱,不忮不求,乐在其中,认为一个真诚的艺术从事者,若汲汲于名利的追逐,甚至一味营筑权位的荣耀,小则误人误己,大则祸国殃民。他在《漫话艺术与权位》一文中写道:“大凡一个在艺术上具有杰出创作才能的人,一旦位居权要,上至帝王卿相,次及有关艺术机构的主管,不是官场的得意,而影响及至摧折了他的创作灵性,就是执着于其艺术兴趣的发挥,而怠忽了他所任职务的事功,即使其艺术创作于不辍,而所付出的代价,远非其艺术的成就所能比抵。得失之间,鱼与熊掌,很少能够兼得。”他列举了南唐李后主、宋徽宗赵佶、北宋人物画大家李公麟、清代郑板桥等人的事例以证实其观点。王修功淡泊名利,正直做人,不善于推销自己,而着力举荐别人,使旁观者都觉得遗憾,但他却十分坦然。他说在多元社会的今天,除了升官发财外,人生的价值,有许多不同的发展层面,艺术的天地,尤其广阔。按说王修功先生的陶艺出名多年,该有不少心爱的作品留在身边,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要保留什么,或舍不得什么,他觉得一切都是随缘而来,就让它随缘而去。这就是一个陶艺大家的最可贵最值得人们称道的闪光的精神世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