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新兰 |
释义 | 王新兰,原名心兰,萧华将军夫人,长征路上年龄最小的女红军。1924年6月出生于四川宣汉,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电台台长、一一五师政治部秘书处机要秘书、总政治部机要科副科长、总政治部专家工作室主任、交通部干部局干部科科长、交通部外事处处长、总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军委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兰州军区后勤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85年12月离休(正军职)。 长征途中年龄最小的11岁女红军概述七十年前,有数以千计的红军女战士走上漫漫长征路。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加入红军王新兰,1924年出生于四川宣汉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维舟是著名的中共早期党员。在叔叔的影响下,王新兰的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先后加入共产党。王新兰7岁时,因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党组织常让她传递秘密文件。 1933年红四军入四川,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军”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他任军长。当时王新兰只有9岁,虽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领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红军要长征了,家里只留下王新兰和多病的母亲。看到王新兰终日如坐针毡的样子,15岁的姐姐、红军女战士王新国看出了妹妹的心事,知道她希望跟着红军一起走。于是,在姐姐王新国的鼓励下,王新兰鼓足勇气报名参加红军。 深明大义的母亲对此感到特别欣慰,只是担心王新兰年龄太小,红军不收。 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们。当他见到王新兰扎着两个羊角辫、个头还没有步枪高时,便微笑着问:“你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兰惟恐红军首长把自己看小了,便大着嗓门说:“我什么都能干!” 徐主任见她率真的样子,哈哈大笑:“哦?什么都能干?那就说说你能干些什么。” “好!”听首长话有松口,王新兰的劲头更足了:“我会写字,会跳舞,会吹奏,还会唱歌!”说着她还用手在地下写了几个字让徐立清看。 这时,姐姐王新国也在旁边帮腔:“首长,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别看她年龄小,可她已经为党工作好几年了。”她如数家珍般把王新兰几年来为党传递情报的事讲给徐立清。徐立清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专心听王新国说完,徐立清转而对王新兰说:“小妹妹,不是红军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龄太小了……” 一听又没希望了,王新兰发起了小孩脾气:“小?小怎么了?哪个天生会打仗,还不是一点点学起来的。我虽然年龄小,可学东西还快呢!” 看王新兰参军的决心很大,徐立清最终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过来吧!”王新兰当即兴奋得跳了起来。随着一声“是”,王新兰拉着姐姐就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对着她们喊:“你妈妈同意吗?”“早就同意啦!”一句愉快的回答从门外飘了进来。 长征几兄妹把母亲托付给地方苏维埃组织后,第二天一大早,王新兰就到红四军报到了。王新国被分配到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委员会工作,王新兰则安排在委员会下属的宣传队当宣传员。一到宣传队,姊妹俩就开始编演节目、书写标语。长征路上,王新兰和战友一起穿山越岭,爬冰卧雪,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大罪,从不叫苦叫累,也从不掉队。不过,王新兰确实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着马尾巴才攀上去的;过草地,她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趴在红军大哥哥的肩膀上。尽管这样,王新兰只要有机会,就会立在风口、站在路边,为战友们送歌献舞,加油鼓劲。小红军王新兰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 助理工程师王新兰 女,汉族·1956年生,湖北松滋人。毕业于湖北省中华会计学校。现正在攻读标准计量与质量管理(中国计量学院大专班)。1992年被市自来水公司聘为助理工程师。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从事水表计量检定工作,在此期间,能刻苦钻研计量理论,提高业务水平,负责水表检定的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及操作规程的制定、建标授权的一切筹备工作,经省计量局和市技术监督局对该单位考核已达标,先后被评为“国家计量合格单位”、“湖北省先进企业”光荣称号。撰写论文十多篇,其中有《计量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现场抽检在企业计量器具管理中的作用》《加强计量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保证》等。 企业家王新兰,1952年8月出生于河南南阳。大学毕业、经济师、中国共产党员、全国物资部劳动模范,河南省北京商会副会长。曾任河南省平顶山市物资局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1999年下岗进京,以睿智的目光开始创业,先后成立:河北京源城矿业有限公司;河南广和管桩有限公司;北京广和京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广和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广和物业管理公司;2007年进军地产业,成立了广和地产;现已发展成广和集团董事长。凭着“广交朋友、和谐发展、信誉第一、以诚待人”的创业宗旨,短短几年内使公司在业界内独树一帜,赢得社会的普遍赞誉和良好口碑。 上榜理由 王新兰董事长,曾任物资局开发公司总经理兼书记。她的眼界并不仅仅局限于地产业,还涉足矿业、管桩、商贸、投资等领域。2003年成立了京源城矿业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了广和管桩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了广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了广和投资公司;2010年相继成立了广和商贸有限公司、广和物业管理公司。力争发展多个项目,计划产值超几亿元。进一步发展壮大公司的拓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进军农业、能源等科技领域,实现新的突破。逐步发展成为多方位、多角度、多领域的集团公司。 风云点评 从政、从商的丰富人生经历,为王新兰积累了深厚的社会人脉与企业管理经验。作为行业的巾帼英豪,她在婉约间不失英气,在纵横开阖间又多了一份从容,她所坚持的“信誉第一,以诚待人”的创业宗旨,让这个信誉缺失的社会多了一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品牌基础。 兰州商学院教授人物简介 王新兰,1949年出生, 39319 千纤草 如何消除法令纹 脚气的治疗方法 去皱眼霜排行榜 snoopy Bally 止汗露 去角质的方法 口臭 卡姿兰 高丽雅娜甘肃兰州人,现担任兰州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结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当现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班,主要学术兼职:高级编辑;主要社会兼职:甘肃广电学会副会长、甘肃现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高等教育学会理事、甘肃陇台经贸协会副会长。现从事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新闻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 主持(参与)的代表性课题(不超过3项): 1.主持“欧盟中国便捷式基金项目—甘肃省资源依赖性企业公司治理”,项目费:¥76万; 2.主持“新西兰中国项目—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权益保护”,项目费:¥10万; 3.主持2005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民族地区妇女问题的调查研究”,项目费:¥8000; 已出版代表性专著、译著和编著(注请时间和出版社,不超过3项) 1. 专著:《新闻评论学》,2002年出版,甘肃教育出版社,独著; 2. 编著:《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主编, 2006年9月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 3. 编著: 《中国发展之魂—文化篇》,副主编, 2004年9月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 已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注清杂志名称和时间,不超过5篇) 1.甘肃广播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广阔前景【J】,中国广播,2002年第8期; 2.甘肃影视艺术事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对甘肃广播影视机构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4.把经济新闻专业办成财经类院校的优势特色专业【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获得的代表性奖励(注请奖项名称和时间),如需要特别说明的请注明 1.广播节目:林海音与《城南旧事》,2001年获中国广播文艺三等奖; 2.《浅析邓小平的结构辨证方式》2004年获中国社科院“中国改革开放优秀理论成果奖”; 3.《新闻评论学》,20万字,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三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4.《中国发展之魂—文化篇》,副主编。获2006年甘肃省图书二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