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效明 |
释义 | 王效明(1909—1991),辽宁省昌图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91年11月30日,王效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中文名:王效明 别名:王聪;王冠英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09年 逝世日期:1991年 职业:开国少将,政协委员 毕业院校:东北陆军讲武堂 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简介(1909—1991.11.30)辽宁省昌图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革命。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参谋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参谋,教导队大队长,二师参谋长兼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第七军政治委员,第二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林市警备司令,吉林警务处处长,吉长护路军司令员,永吉军分区司令员,吉南军分区司令员兼第二十四旅旅长,东北野战军独立第十一师师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师长,长春卫戍司令部司令员兼第一六四师师长,炮兵第六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校长,海军炮兵部副部长,岸防兵部部长,武装力量监察部监察主任,旅顺基地副司令员,中共中央监委驻第五机械工业部监察组组长,第五机械工业部顾问,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生平经历王效明,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军衔制首批被授予少将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在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抗日寇、打蒋军,肃土匪。他是吉林(永吉)军分区第一任司令员,是海军炮兵学校的创始者,他一生忠诚于党、忠厚待人,深受干部战士的爱戴。 历经波折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效明,学名王聪,原名王冠英,1909年2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七家子乡二河村一普通农民家庭。从10岁起在叔父和表兄的资助下,读了一年私塾和四年小学,1924年考入公费的沈阳兵工学校机械科,学习三年半。1927年12月又考入沈阳陆军教导队,翌年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1930年他在讲武堂毕业,托人分配到驻哈尔滨地区的东北军十八旅七十六团当准尉见习军官。王效明从军不到一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他参加了一些军官组织的反日救国组织,开展反日救国活动。不久,他被选到伪首都长春禁卫步兵团三营任营副。 1932年5月,王效明与中共满洲省委取得了联系,并参加白云亭组织的反日救国军,任参谋长兼支队长。由于内奸告密,当年11月,王、白二人被日本宪兵逮捕,经亲友多方营教,伪法院于1934年10月23日允许“取保释放”。在狱中他参加了难友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崔吉昌等组织的学习小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著作。残酷的狱中生活和对敌斗争,使王效明受到了实际的深刻的教育,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抗日和革命的信念。 王效明于1935年2月到了宁安县南三家子见到了东北抗日联合军第五军二师参谋长陈翰章,后又见到五军军长周保中。他被任命为五军军部参谋。当年8月,在宁安县北湖头五军密营,经周保中、高凤化(五军二团政治委员)介绍,王效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党的领导下同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1936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精神,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王效明任五军教导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4月,王效明调任五军二师参谋长。1937年7月7日,全国抗战爆发,抗联“铁骑”积极牵制与打击日伪军。王效明和二师五团政委季青率五团及四军军部开辟宝清根据地。 1940年4月七军改编为二路军第二支队,王效明任政委,兼任吉东省委代表。 1942年8月1日东北抗日联军南北两个野营合并,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也称国际旅。1944年改番号为“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旅长周保中,王效明任二营营长、旅党委会委员。遵照旅党委的指示, 1943年3月王再次率队入苏到教导旅参加系统的军事政治训练,及滑雪,驾驶、收发报、跳伞等特殊技术的学习。t他学习、训练刻苦,成绩优秀,曾受过四次奖励并被苏联政府授予红旗勋章。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0月教导旅召开“东北抗日联军准备反攻动员大会”,全体将士整装待发。日本投降后,抗联的作战任务改为接收东北,抢先进驻57座战略重镇,协助苏军管理、控制城市,维持秩序,肃清敌伪和反革命分子,开展建党、建政、建军工作。王效明被指定为吉林地区负责人。8月18日,他率40余人从苏联伯力乘火车,行经哈尔滨、长春,于27日到达吉林市开展革命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4月中旬,王效明奉命率部挺进吉南地区。7月,成立中共吉南地委、专署和军分区,王效明任军分区司令员兼二十四旅旅长。 1946年10月按照地委的指示,王效明大抓充兵员工作。配合主力作战,解放吉南全境,是吉南军分区的中心任务。他派七十一团二营营长罗林带一排战士与永吉县游击队合编成县大队,指示来自双阳、伊通的领导干部,从县大队及县直干部中挑选一批骨干,组成百余人的伊双武工队,新建了桦南游击大队。王效明率部一到吉南就开展了剿匪斗争,首先肃清了江东匪患,张荣春匪队土崩瓦解。 1947年夏,东北我军转入战略反攻,接连发动了夏、秋、冬三季攻势。王效明率吉南军分区部队配合主力积极作战。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5月,吉南军分区撤销,二十四旅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十一师,王效明任师长。之后,王率师参加围攻长春之役。自此,他离开了吉林地区。10月,长春解放,王效明率师留驻长春,兼任长春市卫戍司令部司令员,任职到1949年9月。11月,东北全境解放后,独立十一师整编为步兵一六四师,王效明任师长。 1949年7月,一六四师改编,部队除朝鲜族连队外,其余人员组建东北军区炮兵第六师,王效明任师长。 教育工作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7月王效明接受了中央军委的命令,率领炮六师赴青岛创建海军海岸炮兵学校,任第一任校长。从陆军变海军,从部队变军校再加上缺少经费物资,建校之初困难重重,王效明带领全校师生贯彻艰苦办学,勤俭建校的方针。王效明20年代在沈阳军工学校曾学过炮兵专业,因此也承担了教学任务,亲自给学员上课。培训教员。为了紧密联系实际战争进行教学,他亲自率领教学人员去朝鲜战场考察,积累实战经验,迅速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由于抗美援朝战争已在激烈进行,海防形势日益严峻,炮校以临战姿态办学,采取专科速成的办法。开学仅8天,学校组训的两个炮兵连就开赴海防前线,进入岸炮阵地。又3天后,258名毕业学员在青岛团岛组成共和国第一个海岸炮兵营。两个月后,又有20个炮兵连陆续毕业离校,开赴岸炮兵阵地,加强了海防力量,迅速扭转了海防薄弱的危急局面。 1952年春,根据国防建设的需要,海军决定海军炮兵学校(1951年改此名)迁烟台,王效明亲自选校址,带领师生艰苦奋斗,勤俭建校,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起8500平方米的校舍,海军炮校又以新的面貌屹立于岿岱山旁。1953年8月,王效明调海军海岸炮兵部任副部长。1955年1月,任海军岸防部部长,7月,调中央军委武装力量监察部任海军部主任,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9年11月,调海军旅顺基地任副司令员。1964年8月,调中央监委驻第五机械工业部监察组任组长。王效明献身中国海军建设整整14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效明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被无辜戴上“苏联特务”的帽子,关押两年之久,屡遭刑讯拷打,身心遭到严重摧残。妻儿老小被赶出京城发配到宁夏劳动。但他身处逆境,坚贞不屈,宁可自身皮肉受苦,也不加罪于任何同志,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坚决斗争,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晚期生活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王效明恢复了工作,他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1978年2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同年任国家兵器工业部顾问,并被推荐为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 王效明不顾年事已高,一面带病坚持工作,一面根据组织的安排,废寝忘食地撰写革命回忆录。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地提供东北抗联斗争史料。病重卧床,自己不能写,口述让别人代笔。他不辞辛苦地为同他一起战斗过的战士写传。 1991年11月30日,王效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相关评价王效明宽厚待人,严以律已,是与其共过事的人交口称赞的王效明的优秀品质。从抗联到海军,同志们都亲昵地叫他“王老太太”,充分地反映他和蔼可亲的风貌和干部战士的亲密关系及大家对他的尊敬。在班子里,他讲原则,又善于团结同志,每到一处他能够把一班人团结起来,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对待部下,王效明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他见着战士总是笑哈哈的,象个慈祥的母亲。谁做了错事,他总是耐心教育,以理服人,从不疾言厉色,恶语伤人,顶多说一句“乱弹琴”,在“天大的房子,地大的炕”的抗联时期,他常在篝火旁给战士缝补衣裳。冬天,遇到太冷的天气,他就把自己的大衣给站岗的战士披上,有时,他实际上成了部队的医生。他学会了看病,搜集了很多秘方,自制了很多常用药,常常给伤员包扎伤口和进行护理。1942年春,他带小分队在宝清一带活动,因为大腿负伤,和3个伤病员留在锅盔山,亲自站岗放哨,夜晚,他把受伤的战士安排到炕上睡,自己找来树枝铺在地上过夜。一天被敌人发现,几十名伪军向他们扑来,他背起伤员姜尚蒿带领另外两个人冲了出去。他关怀和体贴部下,部下也十分爱戴他,关心他。“文革”中他遭到迫害,全家受到株连,他的一些老同志、老部下都非常惦念,想尽办法,打听他的下落,尽力帮助他。在吉南军分区时的警卫员刘世贵听说他的子女被遣送到宁夏时,便千里迢迢跑去给接回北京。在海军某学院训练部任政委的原吉南老部下李金荣听说他的耳朵被打坏流浓不止时,立刻帮他联系住院治疗,使他逃脱了失聪的噩运。 王效明严于律已,为官清廉。他身居高位,但从不用手中的权利谋私利,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单位按规定送来一套皮沙发,他坚持让拉了回去,换上了木椅子。他经常教育子女不要炫耀父亲,不要有优越感,要谦虚待人,艰苦朴素。他的孩子们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创造个人的事业,谁也没借父亲这老革命的“大树”乘荫纳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