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孝安 |
释义 | 简介男,1953年12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97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1982年2月获兰州大学生物系生态学专业硕士;1990年6月获兰州大学生物系生态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植物生态学、分类学、计算生物学等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曾承担全国草原资源调查—甘南草原的植被类型、生产力和载畜量的调查研究等项目;主持“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调查和植被图的绘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白红杉趋危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太白红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红枣的品质与加工特性研究”、“退耕封育的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等20余项。先后在《植物学报》、《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及《西北植物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科研成果科研概述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注意结合当前教育和学科发展的新特点,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地理学》,《植被多元分析》,《植物学》,《植物群落学》,《保护生物学》,《计算生物学》,《植物学数据分析》,《生态学与人类的未来》,《生态学野外实习》等11门课程,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获2000年度陕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自1978年以来,主要从事植物种群生态学和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在植被现状与恢复,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及其演替,植物种群的分布和保护等方面做了打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参加过的科研项目有:全国草原资源调查——甘南草原的植被类型,生产力和载畜量的调查研究;甘肃省安西荒漠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调查研究和植被图的绘制;甘肃省白龙江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调查研究;宁夏中卫沙坡头的植被类型调查及群落特性的研究;陕西商县莽龙峪的植被类型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查研究;常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调查。主持的研究项目有: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调查和植被图的绘制(1996-1998年,省林业厅项目,2万元);太白红杉趋危的生物学特性及保护对策的研究(2001-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万元);太白红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2000-2002年,陕师大校重点科研项目,4万元);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红枣的品质与加工特性研究(2000-2001年,省科委扶贫办项目,1万元);退耕封育的生态效益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002-2004年,省水土保持局项目,7万元)陕北地区植被,鼠类与人畜共患病的动态研究(2002年,省防疫站,1万元)等。先后在《植物学报》,《生态学学报》,《生态学学报》,《植物生态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发表论文1994,甘肃马衔山林区植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植物学报》18(3)271-282; 1997,太白山针叶林的数量分类与排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5(2)60-63; 1997,太白山针叶林的Fuzzy分类研究。《西北植物学报》17(1)103-108; 1997,甘南玛曲植被的多元分析与环境解释。《生态学报》17(1)61-65; 1997,安西荒漠植被的多元分析。《植物学报》39(5)461-466; 1998,模糊图论分类的截取水平选择。《西北植物学报》18(3)445-449; 1998,安西荒漠植物群落和优势种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植物学报》40(11)1047; 1998,太白山针叶林的物种多样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6(4)97-100; 2001,秦岭不同生境中落叶松属植物木材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研究。37(生态学专辑)78-83; 2001,太白红杉叶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西北植物学报》21(5)885-893; 2003, 太白红杉3种不同材料总DNA的提取。《西北植物学报》23(4); 2003,植物交配系统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西北植物学报》23(5); 2003,太白红杉群落优势种的生态位研究。《西北植物学报》23(1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