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晓理 |
释义 | 中文名:王晓理 外文名:Wang Xiaoli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 出生日期:1988年10月24日 运动项目:羽毛球 所属运动队:中国队 个人履历性别:女 生日: 项目:羽毛球双打 持拍手:右手 团队:中国女子羽毛球队 现世界排名:女双第1位(2009年第四十八期) 现就读学校: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 特点:身材高大,爆发力好, 后场进攻威胁大 运动经历:7岁练羽毛球,12岁进湖北省体工队,15岁进国家青年队,18岁进国家二队女双组,20岁进一队 2011年获得苏迪曼杯冠军 主要成绩2012年 2012年尤伯杯冠军成员 2012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双亚军 2012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四强 2011年 2011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中国香港羽毛球超级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法国羽毛球超级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丹麦羽毛球超级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伦敦羽毛球世锦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印尼羽毛球超级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第101届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韩国公开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1年马来西亚公开赛女双四强 2010年 2010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女双冠军 2010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香港公开赛中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0年广州亚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亚军(与于洋) 2010年广州亚运会羽毛球女子团体冠军 2010年日本羽毛球超级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0年羽毛球大师赛女双冠军(与于洋) 2010年第22届尤伯杯亚军成员; 德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双冠军 2009年 2009年中国羽毛球超级联赛季军 第5届东亚运动会(香港)羽毛球女团冠军 第5届东亚运动会(香港)羽毛球女双亚军 十一运会女子团体季军、女子双打亚军(与赵芸蕾); 2009印度世锦赛女双季军(与马晋); 2009马来西来公开赛女双冠军(与马晋); 2009印度公开赛女双冠军(与马晋); 2009年亚锦赛女双冠军(与马晋); 2009年法国公开赛女双冠军(与马晋); 2009年中国大师赛混双冠军(与陶嘉明); 2009年日本公开赛冠军(与马晋); 2009年中国香港公开赛女双冠军(与马晋)。 相关采访双打最高境界的默契是什么?于洋说:心心相映;王晓理说:心有灵犀。 初次相识,两女生互有好感从2010年9月正式以国羽新组合的身份亮相,到2011年2月底,仅仅半年光景,于洋和王晓理就在两人携手参加的七项大赛中夺取了五个单项冠军,一个团体冠军和一个单项亚军。这不仅让教练员们看到了当初忍痛拆对组建“强强联合”的效果,更增加了姐妹俩并肩战伦敦的信心。 回首往昔,10年之前,相互陌生的两张面孔就曾邂逅于茫茫人海。2001年的全国锦标赛上,当时年仅13岁的王晓理第一次见到于洋。在她的记忆中,这个“眼睛很大,皮肤白皙,长得非常漂亮”的东北女孩令其印象深刻。在场边观察了一阵子,发现这姑娘球打得也不错,晓理心中暗暗竖起大拇指:她很优秀!对于这幕场景,忘性大的于洋根本想不起半点细节。她只依稀记得,自己是在2004年全国锦标赛团体赛上认识了王晓理。再往后,就一竿子扎到了国家队。 2005年底,王晓理正式进入国家队二队。也是那一年,已经晋升一队的于洋开始和原搭档杜婧在国际赛场展露锋芒——她们击败了当时国羽女双的顶梁柱高崚/黄穗,获得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大师赛冠军。实力上存在客观差距,让于洋和王晓理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拉家常、扯闲篇。关于打球,关于人生,基本都归入谈话的“盲区”。 但是,于洋和王晓理却一直彼此欣赏。女孩子之间的“喜欢”,大都很感性,讲不出太多道理:或因为性格相仿,或因为爱好相同,有时候甚至可以因为一句话很贴心便互生好感。她们俩,就属于这种“跟着感觉走”的类型。 于洋有个习惯,与人交往,很重视最初印象。尽管全国锦标赛上的王晓理并没有在她的心中留下太多烙印,但随着晓理进入国家队,两人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闲聊几次后,于洋逐渐感觉,这个大大咧咧、爱说爱闹的湖北姑娘,反倒有着东北女孩一样的豪爽和幽默,亲切感油然而生。而王晓理则觉得于洋始终像个大姐姐,即便是后来加冕奥运冠军,也依然很随和。这种真诚、不伪装的性情正是王晓理最喜欢、最敬佩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保留一切原始的惊艳,当然是美妙的境界。但冥冥之中,命运却为互有好感的于洋和王晓理推开一扇门,引领她们向彼此逐步迈进。 重新配对,小姑娘“三缄其口”2010年,王晓理早已完成从二队向一队的跨越,这使她和于洋有了更深层交流的平台。作为经验丰富的“老大姐”, 于洋和晓理聊天的内容不再拘泥于“最近有什么新电影”、“哪里开了家新菜馆”、“某某明星又离婚了”等琐碎八卦的话题。当看到晓理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一些失误,热心的于洋便开始主动提醒小师妹。 而这一年,对于国羽大军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不平凡的。5月,女队兵败吉隆坡,丢掉蝉联6届的尤伯杯。痛定思痛,教练组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为了伦敦奥运会,必须拆对重组。考虑到杜婧年龄在增长,伤病在增加,进攻的威胁慢慢减弱,不再适合继续跟于洋搭档,教练组经过研究后,相中了进攻能力和移动能力都出类拔萃的王晓理。女双主教练陈其遒对她们寄予厚望:“如果配合好的话,她俩能形成速度快、压迫感强、进攻犀利的一对组合,会很有特点。” 明确工作重心之后,教练员们开始寻思用什么方式和相关队员交流比较好。无论是于洋/杜婧,还是王晓理/马晋,都已配对多年,彼此谙熟,日久生情。现在突然要把她们分开,肯定会别扭一阵子。况且,尽管从尤杯归来后所有队员都投入到羽超联赛的繁忙中,但整个女队却始终弥漫着一片阴郁气息。因此,潘莉和陈其遒两位教练决定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联赛休战期的一天,潘莉将刚刚返回北京的王晓理单独叫进自己的房间谈心。起初,晓理觉得这次谈话只是“例行公事”,无非是教练员定期了解队员的想法而已。可聊了没几句,她便心生狐疑:说话一向开门见山的潘导今天怎么绕起弯子,语气也没了那股坚定果断劲儿。直到王晓理清楚地听见“如果让你和于洋搭档,你有没有心理准备”时,她终于明白了教练找自己谈话的目的。王晓理愣住了,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虽然此前她或多或少捕捉到一些“风声”,而且自己在联赛中的搭档恰好就是于洋,但真正从教练口中得到拆对重组的信息,晓理还是感觉太突然。 再面对于洋时,一股莫名的压力让她有些透不过气。晓理心里盘算着:这位年轻的奥运冠军即将成为我的新搭档,我会不会拖人家后腿?从前,她是我学习的榜样和目标,也是比赛中的对手,现在转眼变成同伴,我该怎么做才不会让她失望?而于洋也明白:其实晓理开朗的外表之下有颗敏感的心。她跟杜婧有着太多不同,沟通上需要寻找新的方式。 就这样,对重组结果心照不宣的她们“各怀心事”地度过了整个联赛。表面上,两位姑娘还是大大咧咧,谈笑风生。但涉及到赛场上的问题,王晓理便安静下来,她克制自己不要急于发表意见,只是用心去听于洋的想法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未来的新搭档。于洋当然不会强行“撬开”王晓理的嘴巴,而是像剥竹笋似地,将自己的想法层层深入,娓娓道来。她知道,晓理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她愿意等待同伴的回应。 首度征战,新搭档敞开心门新搭档要有熟悉磨合的过程;老搭档则更有难分难舍的情谊。2010年8月世锦赛前,尽管队里还没有正式宣布拆对重组的决定,但姑娘们早已心知肚明。无论是杜婧/于洋还是马晋/王晓理,都想用一枚世锦赛金牌作为分别的礼物。 命运像个顽童,在最不该嬉闹的时刻和姑娘们开了个玩笑:这两对搭档竟双双打入决赛,隔网而立,争夺彼此都望眼欲穿的荣耀。最终,大赛经验丰富的杜婧/于洋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夺取多年来唯一没有染指过的冠军。而马晋、王晓理则在赛后哭成了泪人。输球只是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姑娘们清醒地意识到:分手的大限已经来临。回到北京后,“唱白脸”的陈其遒果然宣布了决定。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口吻不容置疑。于洋和王晓理从此算是正式牵手,准备迎接9月中下旬举行的常州大师赛。这是她们搭档后参加的第一个国际大赛,能打成什么样子,两人心里都没底。 如果说王晓理在联赛中一直扮演“倾听者”的角色,那么,到了常州大师赛,对战术的针对性要求更高,她终于“憋”不住了。此时,于洋也看出同伴的心思,她非常渴望听听晓理的想法。但她们毕竟刚刚正式配对,又是打国际赛,两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话该怎么说出口。 最初那两场球,她们打得很保守,遇到问题首先想的是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而不是找同伴一起协调。用陈其遒的话来说:“她俩全在打个人能力,配合在哪儿呢?不是找两个水平高、能力强的球员凑在一起就叫‘强强联合’了。” 随着比赛的推进,对手的实力越来越强。于洋和王晓理实在绷不住了。她俩也记不清究竟是谁先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只记得话题像决堤洪水,来势汹汹,滔滔不绝。一开始,她们还只是浅浅地说些个人想法,慢慢地深入细化,就到了说出“为什么我会这样出球”,“为什么选择打这个点”,“什么情况下我会有这样的心理”,“我下一拍应该怎样准备”等细节的程度。 这次敞开心扉的谈话一直持续到凌晨四五点。此后,于洋与王晓理的配合逐渐多了起来,让教练和队友耳目一新。 携手亚运,好姐妹彼此信任拿下常州大师赛冠军后,于洋、王晓理又在日本折桂。两站公开赛的历练,使新搭档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于洋发现,每当王晓理情绪不好或者精力不集中时,她打出的球就会漫无目的,“有点跟着感觉走,球从哪来就回哪去”。凭着她对搭档的认知,如果是在比赛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能侃”的于洋反而变得沉默了,她会让晓理自己去思考。因为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于洋深知王晓理极不喜欢在盲目的时候听同伴“大放厥词”,讲个没完。待到晓理想明白了,她便会第一时间找于洋聊天。一来二去,两人就在越来越多的促膝长谈中建立起强烈的信任。 转眼来到11月,正当两位姑娘决意在广州亚运会上有所作为时,小小的意外却发生了。 从运动员村到天河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大约需要50分钟的车程。就在中国女团迎战韩国女团的前一天,爱睡觉的于洋在大巴车上“眯瞪”了一小会儿,起身时只觉得腰里别着劲儿,走到训练场,已经疼痛难忍。一向理智的于洋有些慌了神。她不想错过对韩国的“复仇”之战。要是搁在以前,王晓理可能也会急得团团转。但这次,她却一改往日的冲动,冷静地对于洋说:“别急,你就好好休息吧。”王晓理甚至根本就没考虑于洋不能上场的问题。直觉告诉她,搭档肯定会出现在团体赛上。“就算你没好,站在场上,我一个人也能打!”王晓理的话让于洋很感动。不仅仅因为同伴的安慰,更因为这份信任实在难能可贵。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于洋最终当然像电影里的英雄一般,关键时刻,如有神助,跟王晓理一起携手克敌。不过,在接下来的单项赛中,故事却峰回路转——决赛时,王晓理不慎扭伤了脚踝。这次,轮到于洋来安慰同伴了。 尽管丢掉冠军,但共患难的经历却让两颗心更亲近了。 亚运会期间,于洋和王晓理还经常通过微博沟通。之所以选择这个平台,是因为于洋看到了新搭档与老搭档的不同:晓理很敏感,比较在乎别人的看法。每当看到网上有些不太“客气”的评论,就会不开心。于是,于洋便尝试着在网络这个开放式的大平台上写一些话,来帮助同伴,鼓励同伴。对此,王晓理深表感激。 情到深处,知心友宛如“孪生女”其实,姑娘们都觉得自己挺幸运:两人的性格比较接近,没做搭档前关系就不错,做了搭档,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沟通起来很顺利,起点非常好。但她们都明白,想要拥有双胞胎一般心有灵犀的默契,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除了事业上努力沟通配合外,生活中的情感交流更是少不得。 于洋常说自己记性不好,“有时候朋友,包括媒体让我回忆高兴的事,我都想不起来了。”但和王晓理搭档以来,有一件事令她记忆犹新,那就是去年给晓理过生日。这是配对以来,自己陪搭档度过的第一个生日。当时她们刚刚打完比赛,从国外风尘仆仆赶回北京。由于时间匆忙,于洋没有给晓理准备礼物,只是几个好姐妹凑在一起去KTV唱了一晚上歌。看到晓理开心得像个小孩子,于洋也发自内心地高兴。 古人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于洋带着疲惫送来祝福,已然叫晓理颇为感动。她说,我在乎的不是物质,而是这份真情。 正式搭档之后,王晓理感觉于洋不仅在场上包容自己,在场下,更是对自己关照有加。 身为天蝎座女生,晓理很容易没有安全感,但于洋的理智稳重和强大的自控能力让她觉得可以信赖和依靠。渐渐地,王晓理常会在心里惦记着于洋:逛街时会想着有什么东西适合她;过年放假期间,则经常发短信问候。更重要的是,她慢慢学会观察于洋的喜怒哀乐,了解她的兴趣习惯。 在生活中,于洋也的确很照顾晓理的情绪。为了“哄”搭档开心,她经常配合晓理拍一些搞怪照片发到微博上。私下里,于洋会称呼搭档“王导演”。因为调皮的王晓理总让她按照自己的口令做一些表情,或者表演一些小品片段。每到此刻,于洋就演得格外起劲儿,两个姑娘可以“咯咯咯”笑上好一阵子。 亚运会期间,王晓理给于洋起了个外号——“于小胖”。尽管于洋一直感觉自己的身材没到“胖”的程度,对此很无奈,但当着外人的面,她还是美滋滋地答应,并附上一句:“我是挺胖的。” 在为《羽毛球》拍摄封面照的当天,由于晓理心仪的一件礼服尺码不合适,没能穿上。看着她懊恼地换回便服,于洋关切地问:“怎么不穿了?”“穿不上!”直率的晓理大声答道。“噢,不好看啊!我说吧,不好看咱就不穿!”于洋忽然装起“傻”来。言罢,她回过头朝我们用力挤挤眼睛,表情古怪精灵。 宛若一对孪生姐妹,无需太多言语交流,相同的脑电波让她们彼此熟悉,又聪明地保有距离。赛场之上,了解同伴出球的目的,懂得彼此的心理状态,明白该怎样配合。这样的心灵感应,或许花上三年五载都很难形成。但是,于洋和王晓理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她们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开局——拥有了成功的一半。对于未来,于洋和王晓理步调一致:牵手征战伦敦,为中国女双蝉联奥运金牌。 2011年伦敦羽毛球世锦赛8月14日,2011年伦敦羽毛球世锦赛半决赛争夺,王晓理/于洋淘汰日本搭档前田美顺/末纲聪子顺利决赛。在女双决赛中,头号种子于洋/王晓理首局挽救一个局点以22-20险胜,最终以2-0(22-20、21-11)力挫队友田卿/赵芸蕾,夺得配对以来的首个世锦赛冠军,同时国羽也实现了在世锦赛该项目的10连冠。 相关报道配合不到两年,于洋和王晓理已经稳坐女双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而且也成为世界羽联历史上第一对积分超过10万分的组合。2011年,除了因伤退赛,于洋、王晓理所参加的每一站比赛都闯进了决赛;除了在马来西亚超级赛上负于队友田卿/赵芸蕾外,她们拿下了所有的冠军;在年末的世界羽联超级赛总决赛前,两人又收获了2011年世界羽联最佳运动员的殊荣。可以说,经过2011年,于洋/王晓理,已经成为中国女双最稳定的“金牌组合”。 搭档之间:默契天成 2011年,用“井喷”来形容于洋/王晓理的表现一点都不为过。在女双这样一个讲究配合、讲究默契的项目中,在这么短的配对时间里,她们是怎样这么快地融合在一起的?对此,于洋给出的答案是:“我们有天生的默契!” “虽说我俩之前没有配合过,但是毕竟在一起训练那么长时间,互相之间非常了解。”于洋说,“从技术特点上来说,我俩很互补。我的网前技术比较好,王晓理后场的进攻很凶,而且控制范围很大,这样我们的配合有先天的优势。而且我是一个老队员,我在心理上比她成熟,经验上比她丰富,在场上可以帮助她调节心态,场下可以和她交流我的经验。而她作为年轻队员,在场上的激情和冲劲反过来又能带动我,我觉得这样的配合很好。” 对于搭档王晓理,于洋也不吝赞美之词:“晓理个人能力很突出,身体素质很好,她在场上的移动速度和跑动能力是她的特长,而且她的后场扣杀也很有威胁。和她配对,我心里的顾忌会少很多,打球时就更放得开,能把自己训练的东西全部表现出来。” 王晓理对搭档大姐姐则用了“尊敬”二字:“于洋的实力、她所取得的成绩、她对中国羽毛球队作出的贡献,都值得我去尊重。刚和她配的时候我压力很大,因为我那时什么都不是,而她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和她配合之后,她会主动帮助我,和我沟通,在场上她会引导我,传授一些经验,包括在比赛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在配合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在世锦赛上,她虽然拿过冠军了,但是她在场上依然全力去打。其实她再拿任何冠军,对她来说都只是复制以前的辉煌,但她还是兢兢业业。” 奥运对手:没有绝对胜率 从2011年5月奥运积分赛开始至今,于洋/王晓理已经通过自己耀眼的表现稳坐积分榜头名,并且把其他组合远远地甩在身后。即便是这样,于洋和王晓理却没有显出丝毫的自满。 于洋说:“奥运会前,我们还要参加一系列比赛,在比赛中找感觉,积累信心,同时保证系统训练,尽量减少伤病,以我为主准备奥运。”王晓理也说:“我和于洋要利用这些比赛去更好地磨合,去找比赛的状态。” 对于两个人的配合,王晓理还有更高的期望:“我俩的配合、默契还可以更上一个台阶,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我的不稳定,作为一个年轻运动员,我还不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的状态。希望通过接下来的比赛以及和教练、搭档的沟通,我能更成熟一些,不管遇到什么对手、什么困难,都会有一些好的方式方法去面对。如果做到这点,我们的实力还会更上一层楼。” 在2011年里,除了输给队友田卿/赵芸蕾一次,其余比赛,不管对内对外,于洋/王晓理都未尝败绩,外界认为她们已处于一种“无敌”的状态。对此,于洋纠正道:“其实在2011年,我们并没有和国外的主要对手打过很多次,基本上就是这对打一次,那对打两次,交锋很分散,所以我们并没有对某一对对手有绝对的胜率或者说绝对的优势。如果自己状态差一点或者发挥差一点,输掉比赛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要认真准备与每一个对手的比赛,不断去努力,去进步,这样才能离我们奥运冠军的梦想更近一步。” 王晓理认为:“ 从奥运会角度来说,每一个对手都是最大的对手。站在奥运赛场上,每一个人的目标、心态都会不同,这也会影响到在比赛场上的发挥。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对选手都有一定的实力和我们抗衡,而在奥运会赛场上,偶然性是很大的。可能原来轻松连赢10次的对手,在奥运会上打得却很胶着,甚至还会赢你。所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要在每一站比赛中发挥都很稳定,减少波动,这一方面给自己增加信心,另一方面也会给对手一定的心理压力。”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