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相全 |
释义 | 王相全 男,1954年6月生,大学文化,中级技术职称。从1985年至1993年5月在四川内江市电视台从事记者兼编辑工作;1993年6月至今在广西防城港市电视台任新闻部负责人和专题部负责人。获中央、部、省、市奖50多篇件;行业报奖10余篇件。 王相全 男,1954年6月生,大学文化,中级技术职称。从1985年至1993年5月在四川内江市电视台从事记者兼编辑工作;1993年6月至今在广西防城港市电视台任新闻部负责人和专题部负责人。获中央、部、省、市奖50多篇件;行业报奖10余篇件。1971—1982年,先后在内江市运司、市交通局工作,历年“先进个人”,市交通局科技革新先进个人。1981——1985年,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在中国刊授大学结业。在中央电大毕业时所撰写的毕业论文《王莽是中国古代的改革家》被评为四川电大优秀毕业论文。1985年在内江市大专生统考中(特指市电台、市电视台面向社会招考),以七科综合考试总成绩第一名而被内江电视台录用为编辑期间,被省、市多家报刊聘为记者、特约记者、 员,系内江市新闻学会会员、市人大好新闻评委。(1989年5月经一年学习,获得人民日报新闻专业函授结业证书。1991年4月获四川省人事厅、上海外语学院颁发的英语中级达标合格证)。1993年3月,在内江市九县区广播、电视、报纸系统高级职称评定中,因获奖证书和论文居第一位而获得全票通过。在内江电视台工作期间,独立编辑稿件近八千篇件,采访或拍摄的新闻,先后在电视台播出图像和报刊采用文字稿一千三百多条(件),包括:新闻、专题、连续(系列)报道、评论、 、调查报告、专访及深度报道。其中,有6条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00多条在省电视台播出。这期间,先后有60多件稿件在全国、部、省、市电视节目、报刊评比中获奖。其中《火葬的困惑与出路》获“1990年度全国电视评论二等奖”、“1992年度四川省优秀电视评论一等奖”,根据此题材撰写的深度报道《土葬之风何时了》被《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报》等全国20多家报刊采用,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撰写的长篇 《刘铁匠状告公安局》于1992年1月15日获“全国《五年普法》大型有奖征文优秀作品奖”;参与拍摄的《甜城盒饭》被评为1988年全国城市电视台优秀电视新闻二等奖(系参与者之一);与人合作采拍的《烛光》获1988年度四川省优秀电视专题片(三集以下)二等奖;与人合作的《查处“雪山大冰”系列报道》获1992年“巴蜀质量跟踪”好新闻评选一等奖、四川省维护消费者权益好新闻二等奖;主创的新闻专题片《一个教师的学校》获四川省优秀电视节目二等奖(1991年度奖);主创的“乐至县十二户藕农联合成立生产合作社”获1986年度四川电视优秀新闻二等奖”。主创的“内江糖业发展的思考(四集)系列报道”被评为1989年度四川电视优秀节目二等奖;“失学兄妹回到希望工程怀抱”获四川省首届电视专题新闻观摩评比优秀奖,系参评两篇并列第一中的一篇,同时,该节目还获1992年度四川省优秀电视节目二等奖。其余数十篇分获部、省、市奖。1993年6月在广西防城港市电视台任新闻部和专题部负责人至今,共编辑电视新闻稿件一千四百多件,采访、拍摄、撰写的各类稿件被中央电视台采用5篇(件),广西电视台、电台采用约50条,全国、部、省、市报刊采用三百多篇(件)。被评为“1994年度广西广播电视系统宣传报道先进个人”、“1994年度防城港市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系防城港市好新闻评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