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希翀 |
释义 | 介绍分成两半的子爵:王希翀, 笔名王少则,生于1988年8 月1 日,成长于音乐世家,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学习英国文学与英语语言艺术专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2006年1月荣获第一届全国奥林匹克地理竞赛一等奖。 一半是文学: 高中时期,担任华师一附中旸谷文学社社长并主编出刊。 2007年出版散文集《心灵静水》,由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由现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董宏猷先生作序,内容包括其漫游西方十六国后的旅行随感。 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独自遗忘的岁月》由湖北省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称该小说为“在相对沉寂中,创造某种特殊情愫的尝试”。美国著名作家、新英格兰图书奖(NE Book Awards)获奖者霍华德·F·莫希尔先生认为它的艺术呈现“非常诗意化”。 2011年经过方方主席引荐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成为少数几名85后会员之一。 个人全新短篇小说集《X掉马赛克》,荣幸获得方方、慕容雪村、刘醒龙、胡发云、熊召政、徐世立等多位全国著名作家的点拨与批评,将于2012年下半年出版。 曾同土耳其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美国知名作家弗兰克·莫希尔,我国知名学者易中天,湖北省知名作家、诗人张执浩,著名小说家徐世立,武汉市作协主席董宏猷以及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彭志敏、旅美青年钢琴家孙梅庭先生、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女士进行通信往来和文学探讨。 一半是音乐: 大学担当学校文艺部部长兼艺术团团长一职,并开始组建自己的乐队,取名为 漂流世纪(drifting century),借水的纯净空灵意境。并多次参加华中各大高校的演出,并于08年11月2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和09年4月16日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专场演出,反响热烈。 2009年-2010年间于全国各大高校举办“时空的倒影”原创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2011年11月6日,带该乐队于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举办“民族之魂”纪念百年辛亥原创室内乐专场商业演出,并接受武汉电视台、武汉电视台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的专访。 2012年4月24日,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王希翀和他的漂流世纪乐队”原创室内乐专场音乐会高校巡演首站演出,深受该校师生欢迎。 2009年担当国产AVG动漫《鸑鷟:镜花水月》作曲,同Ricky合作制作了场景配乐及OP主题音乐20首。 2009年为女子组合桃李锦年参加湖南经济电视台《甜蜜合唱团》比赛创作曲目《爱的诗篇》(The Poem of Love)并亲自担任艺术指导,帮助其取得全国6强的好成绩。 2010年担任著名电影人江平先生导演、苏有朋主演的电影《康定情歌》的配乐工作,完成大型交响配乐《康定的诗》,由中央交响乐团演奏,被誉为“中国音乐新秀”。 2011年,将短篇小说《手》改编成电影剧本,与香港浸会大学导演系研究生拍摄了一部同名的微电影,并担任该片主演与的部分音乐制作。 2012年3月,担任姚金飞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全部电影配乐工作,并创作主题歌曲《From son to father》以及主题曲《父爱》。 个人语录“毛姆在《西班牙主题变奏》中写道:“技法不过是艺术家达成目的的手段。”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我并不恪守技法,且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乐理念,那就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构筑起一道旋律的城池。我也渐渐认为音乐是流淌着的文字,而文学则是凝固了的音符。” “写作是想表露一种情感,这点没错。但,在写作的时候,我表露情感的能力将会被另一股冲动取代。是沉默的冲动,让我控制着自己的脾性,朋友们,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吧,说话的权利,去扇那可怜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去把冻死在路边的麻雀放在烤箱里煮熟吧,让它解冻吧,等到解冻后,你再一口将它吞掉……这些暴躁荒谬的情感来源于我的沉默,也只有写作才能创造无声的声音。盯着那只握好笔的手,若有所思,卸下那些只能靠情感输出的密码,叹息,你的语言只会滞留在笔尖,而思想反倒会从嗓子眼冒出来……” ———————《关于小说的创作》 “我爱海洋,不单单因为它大、它深,更是因为它的流淌、渗透和真诚,它把自己的故事和感情展现着,不观瞻、不隐瞒,这也许就是漂流世纪所坚持的音乐的品格吧!当一切都似乎写完、走尽的时候,海洋会翻个个儿,世界会翻个个儿,艺术又似乎从一个叼着烟卷儿、哀叹人生的花甲者,变成了一个叼着奶嘴儿、嗷嗷待哺的婴儿了。” “现在存在的是公正的两性关系。这是因为,对着夜空行事的仪式已经被狭小的私人空间取代。忠诚的婚姻是美德,风流就是犯了道德的忌!当然,也有不少新时代裘德与淑的不伦的恋情,不过多数都崩塌了。男人们由此更加小心翼翼,随之而来的是狭小的异性社交圈,锱铢必较的社交用语以及他们一遍遍默诵着的家庭的三字经……” ———————《“偷”》 文学创作2007年出版散文集《心灵静水》,包括其漫游十六国后的旅行随感。 2010年出版长篇小说《独自遗忘的岁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称该小说为“在相对沉寂中,创造某种特殊情愫的尝试”。 2011年经方方主席引荐加入湖北省作家协会,成为少数几名85后会员之一。 个人全新短篇小说集《X掉马赛克》,荣幸获得方方、慕容雪村、刘醒龙、胡发云、熊召政、徐世立等多位全国著名作家的点拨与批评,将于2012年下半年出版。 音乐创作2008年荣获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创作奖。 2009年担当国产AVG动漫《鸑鷟:镜花水月》作曲,制作场景配乐及OP主题音乐20首。 2010年担任著名电影人江平先生导演、苏有朋主演的电影《康定情歌》的配乐工作,完成大型交响配乐《康定的诗》,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被媒体誉为“中国音乐新秀”。 2012年3月,担任姚金飞导演的电影《我的父亲》全部电影配乐工作,并创作主题歌《From son to father》以及主题曲《父爱》。 王希翀和他的漂流世纪乐队概况: “王希翀和他的漂流世纪乐队”是一支以中西合璧为特色(中国的室内乐),坚持原创风格的新世纪乐队。该乐队已经确定了乐队的文化核心“水的文化内涵”,以打造“中国的室内乐、中国的轻音乐”为表现目标。曲风多以清新柔和为主,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合了凯尔特文化、波西米亚文化、斯拉夫文化、爵士流行文化等多种世界性元素,并始终追求着唯美主义艺术观。《鸑鷟:镜花水月》、《谜一样的爱人》、《枫桥夜泊》、《春天的来信》等曲目,充满着执着的东西方艺术幻想,弦律优美,水般灵动。这支乐队以作曲王希翀为核心,演奏其室内乐作品及影视动漫配乐。 市场优势: 1. “王希翀和他的漂流世纪乐队”在大学生群体和白领群体中极具市场号召力,其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文化身份的表演,积极引导当代青年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和理想,使他们在品鉴文化的过程中,增添了对于生活的认同以及对于理想的诉求。 2. 其中西合璧的室内乐演奏形式独特,具有很强的舞台观赏性与音乐风格性。 3. 曲目全部原创,且旋律优美、风格多样,全年龄受众。曲目中一部分为王希翀的室内乐作品,包括《枫桥夜泊》、《“辛”事迹》、《看不见的城市》、《盛装起舞》等,一部分为王希翀的影视动漫配乐作品,包括《鸑鷟:镜花水月》、《康定的诗》、《新小村之恋》、《父爱》等,一部分为王希翀的声乐作品,包括《爱的诗篇》、《海的记忆》、《美好一天》、《我们的故事》。 4. 该乐队主创王希翀,作为85后跨文学、电影、音乐三界的创作者,除了在专业领域受到媒体和专家的高度认同之外,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作为标榜多元文化创作的新一代创作人,其对于当下青年文化独具一格的理解和推动,使其逐步成为当下文化市场继韩寒、郭敬明后为公众追捧的又一颗青年文化明星。 舞台经历: 2008年11月16日,应邀赴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启程文化之路,献礼时代之声”专场演奏会,到场的嘉宾包括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刘贵芹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田辉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蔡翔、新京报副总编孙献韬,以及北师大各级领导与首都20多所高校学生代表。演出非常成功,反响热烈。 荣获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器乐组金奖。 2009年4月16日,应邀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原创室内乐专场,演出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并受多家武汉媒体的跟踪报道。2010年,举行“时空的倒影”原创室内乐专场高校巡演,于6月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进行最后一场演出,演出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和追捧。 2011年,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举行“纪念百年辛亥”原创室内乐专场音乐会,该音乐会由湖北楚天演出公司承办,获得巨大的反响,武汉电视台、武汉教育频道等多家媒体对这次音乐会给予了详细报道和高度肯定,称“其带有民族特色的室内乐形式,有力表达了当代青年对于文化与历史的多维理解。” 2012年4月24日,受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邀,于武汉理工大学千人礼堂举行原创室内乐专场音乐会,该音乐会是“高雅艺术进高校”活动的重要部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