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希恩 |
释义 | 王希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王希恩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为民族理论、当代民族问题等。 主要代表作: 《民族过程与国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解析》(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势及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研究》(研究报告,2000) 《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关于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 《民族研究》 2010年第5期 《多元文化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两点比较》 《科学社会主义》 2010年第2期 《关于民族融合的再思考》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 民族研究》 2007年第5期 《“现代民族”的特征及形成的一般途径 》 《世界民族》 2007年第2期 《关于我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几个问题》 《社会政法学部集刊》第1卷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 《论民族问题中的阶级因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 《民族研究》 2006年第3期 《族性与族性张扬——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试解》 《世界民族》 2005年第4期 《 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民族》2003年第3期; 《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满族研究》2003年第3期; 《全球化与国家的民族属性》,《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 《全球化与族性认同》,《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要素及形成》,《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民族认同发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5 年第6期 《国家起源与民族聚合》,《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关于“民族过程”的两个问题》,《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 期; 《中国民族理论的学科特色》,《民族研究》 1997年第5期 《中国民族理论的学科职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论前国家社会的民族政治过程》,《世界民族》1997年第2期; 《论国家社会的族体形态过程》《世界民族》1998年第1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的民族意识》,《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 现主持的项目主要有: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发展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马克思主义经典民族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工程”项目 获奖情况 2010年,获国家民委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专著) 2009年,获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成果奖优秀奖(论文) 2008年,获中国民族理论学会首届科研奖一等奖(论文) 200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奖三等奖(信息) 2004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奖二等奖(信息) 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奖三等奖(研究报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