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锡朋 |
释义 | 人物介绍王锡朋(1786-1842),清朝将领。字樵慵,顺天府宁河(今天津宁河)人。嘉庆武举人。初随杨遇春从征新疆,平准葛尔叛乱。後又参与镇压瑶民起义。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安徽寿春镇总兵。锡朋素骁勇,曾钦赐“锐勇巴图鲁”称号。鸦片战争爆发後,被调往上海吴淞口,协助江南提督陈化成抗击英军。1841年春率兵增援定海,9月底,英军再犯定海,他与葛云飞、郑国鸿协力御敌,固守城西晓风岭,血战6昼夜,部下将士伤亡殆尽。十月一日(农历八月十七),英军乘雾从盐仓海滩登陆,多次冲锋均被锡朋击退。单刀砍杀英兵多名,右臂中弹后,用左手劈搏。不久,一腿被炮弹击中倒地,英军寸磔其体,壮烈捐躯,谥'刚节'。《清史稿》有传。王锡朋墓地位于董庄乡董庄村,时代为清代。王锡朋为清代著名四总兵之一,抗英英雄,1842年牺牲在浙江定海。墓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四周有砖砌花墙。1964年被毁,现存墓志拓片和饰物等。 三忠祠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6月7日攻陷定海,知县姚怀祥等殉职。1841年3月,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率兵3000进驻定海,英军退出。8月12日,英兵2万余人大举进犯定海,攻打竹山门,偷袭东港浦,进逼土城,均被守军打退。后来英军从这里和土城登陆,三总兵率众英勇搏斗,浴血奋战六昼夜,毙敌1000多人。但终因城内弹尽,援兵不到,三总兵相继在竹山门和这里殉难。定海这一仗,是鸦片战争中我国军民抵抗最壮烈的战役之一,表现出当地人民不畏强暴,奋勇抗英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晓峰岭山岗上,还可以见到古炮台遗址。 三忠祠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物。三忠祠碑,高2.17米,宽1.65米,共镌碑文1044字,记述当年三总兵抗英的英雄事迹。旁边供着三尊神像,就是当年战死沙场的民族英雄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 史料记载锡朋,字樵佣,顺天宁河人。以武举授兵部差官,迁固原游击。从陕甘总督杨遇春征回疆,大河拐、洋阿尔巴特、沙布都尔、浑河诸战并有功,赐花翎,擢湖南临武营参将。十二年,从剿江华瑶赵金龙,赐号锐勇巴图鲁,擢宝庆协副将。又平广东连州瑶,功最。擢汀州镇总兵,以忧归。十八年,起授寿春镇总兵。 二十年,偕提督陈化成防吴淞,伊里布调援宁波。寻偕葛云飞等守定海。敌至,锡朋初守竹山门,为诸军应援,数获胜。及敌乘雾登晓峰岭,以无巨炮不能御,率兵奋击,并分援竹山,所部裨弁朱汇源、吕林环、刘桂五、夏敏忠、张魁甲先后阵殁,众且尽,锡朋手刃数人,遂遇害。久之始得其尸,面如生,耳际有创。巡抚刘韵珂验实,为改殓,恤典加等,予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刚节。子承泗、承瀚,并赐文举人,承泗袭世职,官山西温州知州;承瀚工部主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