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婉仪 |
释义 | 人物介绍王婉仪,女,广东省东莞人,1930年出生,是一名研究员,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研究生班。 工作经历王婉仪曾任武汉大学生物系副主任及党总支副书记。1963年至197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遗传室从事科研工作。1971年至1989年在北京市农科院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任研究项目主持人,研究室主任,由她主持选育出一批冬小麦优良品种:丰抗8号;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从1983年迅速取代了年代较久的“农大139”,而成为北部冬麦区第五次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持续应用10年有余;京冬8号:1996年通过审定。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迅速在华北冬麦区大面积推广。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在北京及华北冬麦区分别达到65万亩及1075万亩,分别占北京及华北冬麦区的麦田总面积的36%和41%,是北京及华北冬麦区第一个年种植面积突破千万亩大关的品种。并向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批量出口。截止到2010年,仍稳居“主栽品种”地位。 专家鉴定意见:“京冬8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不仅为华北冬麦区的小麦增产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在育种技术以及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为北部冬麦区今后的小麦育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良种繁育、推广利用与市场挂钩积累了许多新经验。”此外,还育成了适应不同地区种植的“京双早”:创造了本地区“耐晚播、早熟、丰产”适合“稻麦两茬”双高产新品种的范例。“京双16”:高产、稳产、中早熟,成为小麦、玉米两茬平播创高产的理想品种,房山区豆店采用后,连年亩产超过1500斤(小麦750至800斤/亩,玉米700至750斤/亩),成为机械化农业的示范典型;京冬1号:早熟、丰产、抗寒力强,东北地区引种试验,表现突出。 研究贡献王婉仪从1970年开始,在主持开展育种工作的同时就着手育种模式的探讨,经过20多年实践,育成一系列应用于生产的优良新品种,得益于所研究“育种模式”理论的指导。 专家鉴定指出:“实践证明这种育种模式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育种模式”不仅成功的指导京冬8号新品种的组合配置和后代选择,对我国的育种工作仍有指导意义。”这种育种模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属首创。 科研及荣誉1986年获北京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 1990年获北京市归侨、侨眷先进工作者奖励; 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励及政府特别津贴。 获得多项成果奖: 1、《冬小麦新品种—丰抗2号、5号、7号、8号、13号的选育》198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市政府增产一等奖;同年《小麦新品种“丰抗8号”的选育》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2、《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的选育》1996年获北京市及中国科协“金桥工程一等奖”; 3、《“京冬8号”小麦新品种》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4、《冬小麦新品种京冬6、8号的良繁与推广》1999年获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5、《高产稳产冬小麦新品种京冬6号的选育与推广》199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6、《小麦新品种“京双早”的选育》198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7、《小麦新品种“京双16”的选育》198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8、《小麦新品种“京冬1号”的选育》199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9、《冬小麦优异种质“有7-L10、有4-L10”的创新与应用》199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要论文1、“培育早熟、高产冬小麦的探讨”,1977年《遗传学报》,1979年《北京农业科技》; 2、“冬麦“中间型”育种模式的探讨”1987年《作物学报》; 3、“北京地区小麦耐晚播、早熟品种育种模式的探讨”1987年《北京农业科技》; 4、“对北京地区小麦高产育种的看法”1988年《华北农学报》; 5)“对1980年至1989年的小麦高产育种工作的初步总结与分析”1992年《小麦育种通讯》; 6、“从京冬6号的育成谈北京地区小麦育种的几个问题”; 7、“高产、稳产、优质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的选育与推广”2000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