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素秋 |
释义 | 医学教授王素秋 ,女,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老年杂志编委 ,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30余年。对内科急症抢救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特别是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肺部肿瘤及发热等疑难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参与院内外重症、疑难疾病的会诊。撰写论文29篇,参与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并获中国医科院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医疗、口腔系教学工作,并多次在电视及广播中进行有关专业的讲座。 专业特长: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擅长呼吸系统肿瘤、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 早期评剧艺人王素秋,原名“巧灵花”,十五岁时,北京三庆戏院的李朝山从东北将她接到北京,在三庆、广和、广德、哈尔飞、吉祥等戏院挂第三牌唱红。次年十六岁回东北。有人说她“真是又巧又灵的一支花”,王素秋个人却不喜欢“巧灵花”这个名字,经师傅同意更名“王素秋”并以这个新艺名再次红于东北的奉天(沈阳)、安东(丹东)、新京(长春)、抚顺、哈尔滨等地。 三十年代中叶,评戏的表演艺术多重于“唱”而次于“做”,王素秋是以唱做兼备,侧重于“做”,而争取了观众。1955年下乡演出,她得到广大的农村观众喜爱,被称为“好看的小媳妇”。 一、她的从艺活动王索秋自幼被收养在“三大块”戏班里跟班,七岁拜师学艺,主工青衣、花旦。师傅在教戏以前,教育了她几句话: “唱戏的,不是死唱戏,唱死戏,死眉塌眼的没出息,上场活见鬼,下场逃活命”。这几句话在她幼小的心灵上扎下了根。 唱评戏的有句俗语: “男怕回杯,女怕开店”。她开坯予就是《女开店》。该戏为全部的“由求辙”,闭口音多,能唱下这出戏来,唱别的戏就不准了。她苦练基本功,喊嗓子,喊出去要听见自己的回声。念“贯口自”有上百句,练习时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反复吟诵,使嘴皮子熟练,吐字清晰。在十三、四岁以前,跑龙套,演宫娥、丫环是她的常活。她演这些小角色不是往台上一站而已,而是趁机偷看主要演员的演技,倾听主演的念白、唱词来充实自己。她演过老旦、彩旦、小花脸, 这些都增添了她的舞台经验。 老艺人们说过: “能施十晌地,不教一出戏”,她从不放过学艺的机会。七岁时,梅兰芳在哈尔滨演出《天女散花》,看了梅先生的身段、水袖,给了她很大的启示。平时,她注意收取三大块戏班里京、梆名演员的演技,如京尉的李砚秀、唐润生、白玉昆;河北梆子的小香水、金钢钻、小元元红等;评剧的李金顺、小桂花、金菊花、玉灵芝等。这些前辈艺师传授身段上的看、站、坐、躺、上下翻,水袖功上的弹、打、投,抖、甩等,她都能运用自如。在学艺、从艺的漫长岁月里,她掌握了脸上、身上较完整的一套基本功。十五岁的“巧灵花”,以《杜十娘》一炮打响而红。继而演出了:《女开店》、《珍珠衫》、《桃花庵》、《花为媒 》 、 《贫女泪》、《宝龙山》、《杨三姐》等。 二、她的表演艺术王素秋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她身材硕长,扮相秀丽。但她从不满足于人物的真和象,而是注意开拓人物的内心世界,努力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境界。她忠于艺术,忠于生活,她有一颗为观众演好戏、尽演员职责的热心肠。演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既重唱、念、吟诵,又重身段舞步。 1.《杜十娘》的“闻耗”一场,当杜十娘听到李甲将她卖与孙富时,用急促的沏步、转身,加以“哭眼”、口形、脸形的配合,周身颤抖着举起“皮裘”,半响无语,然后悲泣地低声唱“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准确地刻划出杜十娘内心的震惊和痛楚,使观众也随之洒泪同泣。她以低迥传情的声调,取代了传统的嚎啕大哭的表演而别具一格。 2.《吕布与貂蝉》的“凤仪亭”一场,貂蝉对吕布哭中有笑,笑中有哭。她演来分寸准确,内心刻化入木三分。既表现出貂蝉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的痛楚,又刻画了貂蝉对吕布刚愎自负的蔑视和嘲笑。有时将水袖伸向吕布旋而收回,从面部流露的惋惜神色中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感情。 3.《碧玉簪》中她塑造的大家闺秀李秀英,比较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善良,贤慧、温柔多情和受封建礼教束缚。对丈夫王玉林,在忍让克制中充满了疑虑、忧怨。如李秀英赠王玉林小扇时,用渴望的目光看着他。后来在池边发现小扇被丈夫轻率的扔掉,她痛楚地缩眉、摇头叹息,揣情度理、发出无限地感慨。 该剧重点场“三盍衣”、“三上轿”,她表演都有独到之处。准在三次的眼神、姿态、水袖的使用上各不雷同。喜、惊、悲、优交织在一起,颇见深厚的功力与艺术素养。 又如“归宁”后丈夫急命家人送信将她接回,李秀英不想回婆家,又难舍母亲;在轿前徘徊再三,才掩面而泣决心上轿。 最后一场“送凤冠”,人物对丈夫、父母、公婆的神态和低迥委婉的唱腔中表现出的反唇相讥。恰是老实人受欺辱后的报复行为, 再现出李秀英的机智与深沉。 4.《红楼梦》葬花一场。林黛玉以忧伤的情感,借“葬花”来倾诉自己内心的痛楚抒发她“寄人篱下”的惆怅。 人物伴随着打击乐出场,是那样飘飘缓缓,轻挪脚步,既给人以美感,又使人为她的处境惋惜。打击乐的最后一锣“仓”!配合她作了一个卵石拌脚欲倒未倒的小动作,勾画出了她那闺阁少女,弱不禁风的形象。后又以程式动作环望“大观园”中冷落、凄凉的景象,恰到好处。随之而来的,花篮、小锄镐的换肩,水袖左右双摆的“小园场”美在舞步,妙在自如。 在委婉的唱腔中,丢锄,收花的身段、放花篮蹲身的细小情节,是“程式”的舞步,加以生活的气息,处理得条条是道,无不中的。她将枯萎的花草引喻自身,叹自己与宝玉的情分,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技”的长恨歌,使人同情、惋惜。下场时,环顾四方,欲舍又难离的摇头缩眉,飘然而下。 5.在《人面桃花》中,她刻划杜宜春这一人物重在一个“细”字;以“小花旦”表现小家闺秀、含苞待放放,又想放、又怕羞! 崔护坐户索水,杜宜春开门见此妙郎公子、含羞低头,用“兰花指”掩面偷看,但少女的手也是怕男人瞧的。以短小袖口伸缩、欲掩其手,含羞说道“是你等着,待奴取水与你”。窃视后,急促的转身而下。复上双手捧水,想要送到公子的手中,怕的是男女“授受不亲”,放在地上又难得望看公子的机会,徘徊再三,才轻移莲步把水碗放在公子背后一块石板上。公子转身,她一手掩面,一手用“戟指”背身指向水碗令其自饮;通过这些微妙的细小动作,描绘出了在封建礼教下的小家少女初恋的内心世界。 三、王素秋的唱腔艺术戏曲演员的唱腔和表演,是相辅承相的,一个出色的演员应有二者兼备的才华。她重视表演,也注重唱腔。她的嗓音沙而不哑,低而打远,吐字清晰,韵味醇厚、甜美。内行人称为“云遮月”。她掌握了一套抑、扬、顿、挫、乾板垛字的唱腔技巧, “天管地、地通天”,一气贯通,用气得当。使其在口腔,鼻腔、胸腔等儿个部位发声准确,运腔自如,并能在一个乐句上要“彩”,决不空唱。 “倒板”是河北梆子的一个板式,评戏沿用效果良好,王素秋每唱倒板必取其“彩”。她用鼻腔音的共鸣,由弱到强,在最后的“咳”字上一气贯通。又如“搭调”:“可说是儿呀儿呀,今日分别,也不知何年何月、何时何刻,才能见面,妈的小娇儿,娘的亲骨肉哇”,她从“可”字起唱、到“亲骨肉”一气贯通,最后的“哇”宁用弱音拐小弯,在“ 骨” 字上换一口气, 带有悲音铿锵而出。 还有《宝龙山》中沈冰洁的一大段唱,有“慢板”、“慢、快二六板”、“楼上楼”、“垛板”、“溜板”。如,以十四句快板为例,前六句为垛板、每分钟一百二十拍。后六句为溜板,每分钟二百余拍。最后两句顿位,用低回委婉的甩腔终止。随着溜板的顿位,起唱快板甩腔的同时,台下的掌声随之而起。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