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
释义

图书信息

书名: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定价:88

条形码:9787112044412

ISBN:ISBN7-112-04441-3

作者:王世仁

印刷日期:2001-7-1

出版日期:2001-7-1

精装平装_开本_页数:平装16开,516页

中图法:

中图法一级分类:

中图法二级分类:

书号:

简介

研究建筑历史,可以从断代的、类型的、地域的、技术的、艺术的、典章的、生活的、思想的许多角度入手;也可以使用实物勘测,案头考证,重点分析,一般调查等种种方法。这本文集的第一部分“建筑历史”的文章,就是不拘一格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的例证。这些文章的深度有差别,但切入的角度和使用的方法,其价值是相同的。

许多有价值的理论都来源于对历史的总结,既然历史研究的领域很广阔,理论研究的课题自然也就很多。总体说来,理论研究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型的,它紧密联系实际,主要是对创作中的问题进行评论。而在评论时,最有力最实用的论证武器就是历史。以古鉴今,温故知新,并不是陈词套话。事实证明,理论的苍白正是由于历史的无知。另一类是思辩型的,它并不针对甚至有意避开某些实际问题,而从历史现象中归纳、演绎、抽象出某些条理,只要辩得深,说得对,就可以启迪实际工作者(例如建筑师)的心智,把他们思维带入自由王国,把实际工作(例如建筑设计)做得更好。我对这后一种理论更感兴趣。尤其是建筑中的美学问题、文化特征等,都可以从史实中找出不少有益的结论。这就是文集第二部分“建筑理论”写作的初衷。

文集的第三部分是“文物建筑保护”。研究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结合,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毫无疑问,要把保护文物建筑与修缮破旧房屋区别开来的主要办法就是要加深对保护对象的深入了解,离开建筑史的研究是不行的。但是从文物保护的专业角度来说,只有建筑历史的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正确的保护理念。这就必须掌握明晰的认识逻辑,而认识逻辑只有通过对历史逻辑的深刻理解才能获得,无论中国外国概莫能外。文集中的这部分文章就着重在阐述保护的认识逻辑,而不是只讲保护对象的历史价值和保护的技术措施。

文集中最后一部分“杂论”,其实也可以分别归入历史和理论部分,不过究竟内容比较驳杂,体例比较自由,所以只好归入另类。

目录

建筑历史

明堂形制初探

记汾阴后土祠庙像图碑

北京天宁寺塔三题

佛国宇宙的空间模式

塔的人情味

天然图画——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雪泥鸿爪话宣南——北京宣武区史迹综述

承德外八庙的多民族建筑形式

北京湖广会馆建筑

房山大南峪别墅初勘记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的民族形式

中国近代历史的界标——对北京近代建筑的再认识

建筑理论

环境艺术与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散论

中国建筑文化的机体构成与运动

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统建筑的生命

民族形式再认识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基础刍议

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三层次

中国建筑的审美价值与功能要素

建筑历史的科学价值——关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联想

形式的哲学——试析建筑文化

从怀旧中解脱——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的城市美学思想

文物建筑保护

保护文物建筑的可贵实践

保护文物古迹的新视角

为保存历史而保护文物

古迹整修中的建筑师意识

援助斯里兰卡修缮古塔考察报告

苏州古塔维修研讨会综述

赤峰古塔维修研讨会综述

司马台长城 西4台——东4台修缮工程总结

居庸关、云台修缮工程方案

生命在于创作——关于中国历史名城保护方针的论证

杂论

“曹园”图说——南京江宁织造署与《红楼梦》荣国府

大观园与圆明园之关系

塞上明珠 古建精华——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回首神州话古桥

说炕

重读列宁墓

历史界标与地方色彩——评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

于平实处见精奇——对刘致平先生学术风范的再认识

挺直脊梁做学问——为彭海《晋祠文物透视》作序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