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世静
释义

王世静,人名。主要包括原福州大学副主任委员、中信银行葫芦岛分行行长等。

原福州大学副主任委员

王世静,女,福建闽县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生于名门望族。祖父王仁堪是光绪三年状元。她从小在教会学校念书,笃信基督教,民国3年(1914)入华英女子学堂学习,两年后进美国晨边学院,毕业后,又到密执安大学学习,民国12年获硕士学位。当年回国,在厦门大学执教。翌年应母校之召,回到华南女子学校任教。

民国16年,我国人民展开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运动,华南女校外籍校长辞职。翌年,董事会决定聘请王世静为校长。上任前,她再次到美国学习,除进修有关专业课程外,曾到美国各地演讲,介绍华南女子学校的现状和困难,吁请热心人士给予赞助。她的活动得到高度评价,并争取到华南女校可以一直保持派遣一名教师到密执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待遇。民国18年1月,正式上任后,她便致力于争取国民政府对学校的承认。民国20年10月向中央教育部提出申请。民国22年获准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临时立案。翌年6月又获准永久立案。在争取学校立案的同时,世静积极召聘在美国获得硕士、博士的校友回校工作,加强华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民国23年9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该校具有文学士、理学士两个学位的授予权。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于民国27年6月内迁延平(今南平)。世静领导师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办学。民国30年,在福州的校舍彭氏楼失火,图书馆、试验室和教室都付之一炬。世静十分伤心,但她决心领导学生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援,重建教学大楼。在她的努力下,被焚毁的教学楼终于在抗战胜利后修复,学校也在民国35年1月迁回福州复课。

民国36年初,董事会在美国召开战后复兴会议,世静在会上报告华南在抗战期间坚持办学的情况,会后又到各大学、学院讲演,备受欢迎和赞扬。同年3月16日,波士顿大学授予她荣誉博士奖状。许多美国人士和在美国的华南校友纷纷解囊,中国教会联合会也在这年拨款50000美元资助华南重建彭氏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世静领导师生坚持正常教学,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50年我国掀起抗美援朝运动。12月16日,美国宣布冻结我国在美国的资金,华南学院经费来源断绝。不久,政务院颁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团体的方针”的决定。中央教育部召开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会议,世静和陈叔圭代表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出席参加,她们一致拥护人民政府接收自办的决定。1951年2月16日,福州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两校合并,成立福州大学,王世静任副主任委员,分管总务处、处理日常事务工作。

1952年2月,学校开展“三反思想改造运动”。3月21日王世静在会上检讨自己亲美奴化思想,决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进行思想改造。同年6月15日,福州大学与福建师专合并成立福建师范学院,王世静退任图书馆馆长,她服从组织决定,工作尽心尽责。世静还担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省政协第一届常委会委员等职务。

1957年学校开展反右派斗争,一些与她共事多年的原华南校友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她心存疑虑,思想负担很重,先后两次向校领导提出退休申请。1958年8月退休回家养病。退休后,她继续担任二、三、四届省政协常委,积极参与政协的活动。1983年9月因病在家中逝世,享年87岁。

中信银行葫芦岛分行行长

王世静,男,1963年6月出生,1980年11月参加工作,1980年11月至1983年2月在吉林省海龙81393部队服役;1983年3月至1986年7月在锦西市工行葫芦岛办事处工作;1986年8月至1989年7月在锦西工商银行信用社任主任;1989年8月至1996年9月在葫芦岛市人民银行计划科工作;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在中信银行管理部任副经理;1998年10月至2001年8月在中信银行龙港分理处任主任;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在中信银行葫芦岛分行任行长助理; 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3月任副行长,2011年2月任行长。

2010年,他分管的公司和国际业务双双荣获沈阳分行全辖考评第一名,资产收益率名列第一名,市场占有率、资产不良率等主要指标,均处于总行二级分行中的最佳水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