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韶华 |
释义 | 1 平凉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其他任职甘肃电大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人物介绍在从事教学工作长达35年之余,他坚持不懈的文化追求与艺术自觉,在教育、文学、学术诸多领域中都有建树。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默然”处事、“低调”做人是他的风格。当了35年教师的他,教过小学、中学学生,也长期兼任大学的代课老师,还参与诸多干部职工培训工作。他处于生活的最底层,却坚持研究“国学”、“文学形态”等高层学术问题。他认为,踏踏实实做事是为人的本分,也是人生所要追寻的乐趣。 对王韶华来说,工作是繁忙的,但收获也不小。仅看2007年的情况,他代两班语文课和一个年级写作活动课,担任联办班主任、语文组和文科党支部工作,还兼任西北师大、陇东学院教学班5门课程,参与了平凉电大学员论文指导答辩、全市教师资格考核、职称评审和崆峒文艺奖评选活动。在科研方面,他成功申报了甘肃教育科学、甘肃电视大学和平凉师范三项课题,截止2007年,在《语文月刊》《文学教育》《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8篇,修订再版了40万字专著《文学形态论》,成绩是显著的。被平凉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优秀教师”。 ◎ 人物经历早在十七八岁时,王韶华就像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在文学的殿堂中追求自己的梦想。高中毕业的他回到家乡,白天硬撑着干活,挣几个工分;晚上在煤油灯下,手攥铅笔头,憋着劲写作。用他的话说,不知天高地厚地捏弄了几十万言的小说,搁在省人民出版社书架上三四载。后来搞了几个剧本,还排演过。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在大学里开始的。他创作的诗歌《手指》、《布谷》在1981年4期《飞天》上发表后,在庆阳师专的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的同学们还记得那动人的诗句:“我的手指飞出莺儿的歌唱,也流出大河的奔腾。”而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因为他的诗歌有浓郁的西北特色,他被推荐参加了诗刊社举办的“鲁迅文学院改稿会”,在那里他有幸接受了张志民等著名诗人、评论家的指导,其作品得到了肯定。从此,他扬起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双帆,问津于《青年文学》、《诗刊》、《人民文学》和《光明日报》等报刊,成为该市乃至甘肃诗坛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 后来,王韶华将那些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的诗歌结为两本诗集先后出版。上海诗人章德益、西北师大教授彭金山认为王韶华的诗歌表现了对世界和生命的凝望、感悟与思考,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了新的确认。在散文集《人生风景》序言中,王韶华以“头上顶的是黄土”道出了他为文的主旨。马青山在《甘肃日报》撰文,评述他与置身其中的黄土莽原长期相望厮守,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对乡土的虔诚,表达了一个家园守望者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在诗歌创作中,王韶华格外讲究意蕴的浑厚,技艺的娴熟。在发表于《飞天》的诗歌《狼毫》中,他写道:“另一种生命,抵达/飘动在空气中的泥土和树。”有关诗歌评论家认为表现了一种精神高度,一种艺术的高度。 作为一个业余作家、诗人,王韶华在写诗、写散文的同时,也撰写了130多篇论文,在《甘肃古代文学作品选析》中,他用较多篇幅整理、解析了平凉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牛僧孺、李梦阳、赵时春等人的作品,为研究地方文化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为老师,他主张以文学内容、方式和手段的教育,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与内涵。在语文教学中,他提出“语文本质——行走在语言和意义的世界”的教学观,努力拓宽语文生动丰富的学习空间。他引导学生打通古今,共融中外,进入广阔深邃的语文世界。他开讲《红楼梦》专题、《国学》专题、散文专题、诗学专题,因为极具文学艺术的魅力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从1985年开始,他给电大、函大和联办大学班上课,至今培养过上万名学员。 ◎ 出版作品王韶华不但在教学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收获颇丰。已出版《文学形态论》、《人生风景》、《王韶华散文集》、《韶华诗稿》、《王韶华抒情诗选》等著作5部,主编教材、论文集《教育实习》、《基础教育研究》等5部。在《1949~1999甘肃文学作品选萃》中,他是在全省选用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他还获得了《诗刊》、《人民文学》、《飞天》、《语文教学与研究》征文奖和甘肃省第四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2 西柏坡乡乡长◎ 人物事迹一天,王韶华来到霍家沟村的吴二祥家,只见他家仅有的两间土坯房摇摇欲坠,1 3 岁的女儿身患残疾,7 岁的儿子衣不蔽体,炕上连一条成形的被褥都没有。 解放4 0 多年了,革命老区竟还有这样贫穷的人家!王韶华震惊了,他顿感肩上担子的沉重:老百姓不富,就是我这个乡长失职,就对不起老区人民。 为了掌握全乡的真实情况,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王韶华走遍了西柏坡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他边走边看边想,苦思着彻底改变西柏坡落后面貌的良策。正在此时,王韶华迎来了一位兄长式的好搭档———新任西柏坡乡党委书记韩二秃。这一老一少一拍即合:西柏坡的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也在山。一个以林业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富乡发展规划出台了。 于是,他们准备在这昔日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的地方,打响西柏坡山区综合开发的“三大战役”———东线建一个3 .3 万亩的森林公园,搞林果综合开发;中线开发2 0 0 0 亩耕地,种植优种经济作物;西线规划5 0 0 0 亩立体生态农业工程。一开始,听说要搞这么大的工程,西柏坡人不理解:这么多年,西柏坡的山也没能用起来,你们两个人就成?尤其对乡里炸开山头造田,有的人认为简直是胡闹。王韶华没有和任何人争论。他把各村的村干部、老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织起来,专门到韩二秃的家乡元坊村去参观。一看,大家服了:“这条路还真走得通。” 正当西柏坡人紧锣密鼓地用汗水实施规划时,1996年8 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向西柏坡袭来。 当时,王韶华出差回到县城,滹沱河水已达到历史最高水位,县城已成一座孤岛,通往外界的道路、电讯全部中断。看着瓢泼般的大雨,王韶华心急如焚。第二天凌晨,他就乘车向西柏坡赶去。 到达岗南水库大坝时,前边公路已被洪水和泥石流冲断。只能乘船走水路进西柏坡。望着大雨、巨浪、黑云,船工们谁也不敢开船。焦急之中,王韶华只好向船工们苦苦哀求。有人说:“这么大的雨,出了事可不是闹着玩的。”王韶华说:“我是西柏坡乡乡长,就是死,我也要死在西柏坡!” 王韶华和船工穿起救生衣,在水库的汹涌波涛中冲进了茫茫雨幕。船在风吹雨打中飘摇,王韶华心中更不平静。县城通往西柏坡的路经过他的家乡,此时他已得知,他家的院子已泡在1 米多深的洪水里,8 0 多岁的爷爷患病长年卧床,父亲在抢搬家具时摔成重伤,他们多么需要这个儿子回去帮忙啊!然而王韶华深知,在西柏坡,还有6 0 0 0 多父老乡亲,危难之际,他们更需要一乡之长啊! 当王韶华赤脚出现在乡政府的大院门口时,与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的乡干部喊着:“乡长来了,乡长来了!”纷纷跑出来搀扶他,大家的泪水都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干部们告诉王韶华,窑上村有一家有两位老人被塌房砸死。王韶华心头一震,他顾不上换衣服,顾不上休息,立刻带领乡干部向这个全乡最偏远的村子赶去。一步一滑地爬了1 0 多公里路,中午时分才赶到了村里。看着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王韶华把从乡里带来的5 0 0 元钱和自己身上仅有的1 0 0 多元钱全部掏了出来,递给死者的家属。在场的乡干部和村干部纷纷把自己身上带的钱掏了出来,一下子凑了1 0 0 0 多元。死者家属接过钱,号啕大哭,“扑通”一声跪在了瓢泼的大雨中。王韶华流着泪把他扶起来。 在场的人都哭了。王韶华却为自己的迟到而悔恨。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和泪,大声地说:“乡亲们放心,只要有党和政府在,我们就一定能战胜洪灾,重建家园!” 洪灾给西柏坡带来了惨重的灾难。一半以上的土地被冲,1 0 0 0 多亩耕地被淹。受灾最重的张家沟,全村只剩下两亩地。韩二秃和王韶华带领乡干部和村民上山装炸药。深达4 0 多米的主爆破洞,里面漆黑一片,进去装炸药,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王韶华扛起炸药就往里钻。韩二秃和村干部拉住他:“里边太危险,你不能进去。”王韶华说:“我年轻,没事!”带头钻了进去。村干部和青壮年村民也扛起炸药跟了进去。 整整在工地上干了三天三夜,终于完成了3 5 吨炸药的装填任务。正月十六,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4 0 多米高的山头顿时夷为平地。乡亲们跑向新开的土地,跪在地上,流着泪抓起新开的沙土,一个劲儿地说:“这下不愁了,咱们有救啦!” 整个正月,王韶华和乡干部们跑了这村跑那村,用掉炸药2 5 0 多吨,7 8 0 0 亩山场呈现出开发的轮廓。 截止1997年,东线工程已开发山场1 .4 万亩,修扬水站4 处,挖蓄水池2 4 个,修渠道1 5 公里多,铺设滴灌管道3 .3 万米,栽树3 0 多万棵,成活9 5 %以上。中线2 0 0 0 亩的造地工程已有4 个村完成造地8 0 0 亩。西线栽植毛白杨速生丰产林3 0 0 0 亩。 令西柏坡人惊喜的是,1997年春天刚栽下去的果树,竟然有了收获。他们引种的新品种果树,今年结了一串葡萄、一个核桃、一个杏。西柏坡人把它们称为“希望之果”。 王韶华出生在平山县东回舍镇东回舍村,对生他养他的农村充满了感情。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任何时候都要想民、爱民、为民。只要是老百姓需要的事,就必须办实办好,不能讲任何价钱。” 通家口村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想要盖一所大一点的学校,自己集的资不够,一时想不出办法,就去找王韶华,让他带着他们到省市有关部门求助。王韶华马上答应了。 第一次,他们来到石家庄。因为堵车,下午两点才到,只好先吃饭。村里几个人商量,王乡长为大伙出来跑前跑后,得让他吃得好一点。王韶华说:“不行,你们出来都吃便饭,我怎么吃得下去?”几个人就在大街边的地摊上,一人一碗馄饨、3 根油条,吃完了也没有休息,马上到办事的单位,赶在人家上班前好去说事。 第二次,中途先在平山县城办了一天事,不觉天已擦黑,村里人建议先在县城住一晚,明天再起程去石家庄。乡长说不行,今晚就去石家庄。村里人问:去石家庄住是不是贵一点?王韶华笑着说:放心,贵不了。最后带他们到他的亲戚家住了一夜,一分钱没花。他们就这样跑了五六次,争取到了3 0 万元的建楼经费。 在王韶华的心里有“一杆秤”,关键时刻,最重的这头肯定是西柏坡的百姓。王韶华从当上乡长那一天起,家里岳父母、一个孩子,就都交给了妻子。王韶华说起自己在家人心中的形象,他自己的评分是:“不及格”。 然而西柏坡人心中也有“一杆秤”。1997年时,在有1 3 6 口人的东柏坡村,全村只有4 0 多亩耕地。1996年遭受洪灾,村里的扬水站被毁,引水渠中断,所有的耕地都浇不上水,乡亲们心急如焚。王韶华带领技术人员赶到现场,设计扬水站修复方案。平时连台灯都舍不得买、自己用铁丝和灯口做了简易台灯的王韶华,这次却想方设法从乡里筹了1 万元资金给予支持。通水那天,村里人放鞭炮庆祝,但是王韶华因为出差在外,没有参加。 一转眼麦收到了,东柏坡村的麦子因为能及时浇上水,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近4 0 0 公斤。这时正值杏熟季节,令王韶华意想不到的是,村民们并没有忘记他为村里做的事: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全村人精心选了一包甜杏送到了乡政府。支书说:“乡长,这总共是1 3 6 颗杏,它代表了俺村1 3 6 口人的心!” ◎ 工作业绩西柏坡已经通过石家庄市小康验收,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乡人均收入达到2 3 7 4 元,成为平山县最富的乡之一。 3 滑县财政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协助局长指导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结算中心工作,分管办公室、预算外、社会保障、政府采购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