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善平 |
释义 | 王善平,1964年生,湖南邵阳人,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2006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湖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学位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政协湖南省第九届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中文名:王善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邵阳 出生日期:1964年 职业:教授 毕业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要成就: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代表作品:《人性、产权与独立审计管理制度安排》 一、渠县县委书记1985年4月入党,1984年3月参工,现任中共渠县县委书记。 1984年3月至1987年1月,任大竹县石河乡团委书记、文书; 1987年1月至1988年11月,任大竹县清河区团工委书记(其间:1985年9月至1988年8月参加省干函院党政基础专业专科函授学习毕业); 1988年11月至1989年10月,任大竹柏家乡委副书记、乡长; 1989年10月至1991年7月,任大竹县柏家乡委书记; 1991年7月至1994年2月,任大竹县清河区委副书记; 1994年2月至1996年6月,任大竹县清河区委书记(其间:1995年3月至1995年4月参加省委二党校青干班学习); 1996年6月至1997年11月,任大竹县副县长(其间:1997年3月至1997年7月参加省委二党校县处班学习); (其间:1996年9月至1998年7月参加中科院财贸经济系商业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毕业;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参加省委党校本科法律专业学习毕业); 1997年12月至2002年6月,任大竹县委常委、大竹县副县长(其间: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参加省委党校青干班学习); 2002年6月至2002年11月,任宣汉县委副书记; 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任万源市委副书记、万源市代市长; 2003年3月至2008年10月,任万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其间:2004年3月至7月参加省委党校青干班学习;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参加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在职研究生区域经济专业学习毕业)。 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任中共开江县委书记。 2011年9月至今任渠县县委书记 二、山东五莲县松柏乡王家口子村党支部书记概要王善平担任五莲县松柏乡王家口子村党支部书记长达二十三年,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发展,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带领父老乡亲苦干实干,大力建设文明生态家园,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成绩他初到王家口子村时,还是穷村。王善平通过对全村的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广泛与群众沟通交流、外出参观取经,王善平决定靠山吃山,向荒山要效益,对村里的400多亩荒山进行高效开发,种植板栗、寿桃、大樱桃等高效经济作物,目前全村果品面积达到890亩,年经济效益140余万元,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成了地地道道的“花果山”。 近年来,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王善平又带领村民成立了果品开发中心,对村民生产的果品进行收购包装销售,解决了村民卖果难的问题。目前,果品开发中心已发展成果品、山鸡蛋、茶叶、柞茧等农副产品购销的综合性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了周边30个村庄2000余户群众年增收400多万元。 王家口子村的经济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改善了,但是王善平深深地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的让村民的生活富起来,更重要的是要让村里的环境美起来,让村民的素质高起来。王善平多方筹措资金12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有效解决社区内居民购物难、看书难、看病难、上学难及日常生活不便的问题,为群众提供了一处购物、休闲、娱乐、学习的良好环境。 三、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概要王善平,1964年生,湖南邵阳人,历任湖南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管理学(会计学)博士,会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010年1月19日,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 任职现任湖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学位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政协湖南省第九届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会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湖南省金融会计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总会计师协会顾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岳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职。曾任湖南财经学院财政会计系主任助理、副主任,湖南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 学历1983~1987年就读湖南财经学院工业会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1989年厦门大学国际会计与国际税收师资进修班进修;1992~1995年就读西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会计学博士学位。 成就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国际会计和独立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提出的“会计国际化的理性选择观”(1993)、“会计信息市场论”(1995)、“合并报表控制者服务论”(1999)、“国际企业特殊问题会计论”(2000)、“独立审计机制及创新理论”(2001)和“独立审计诚信理论”(2002),“独立审计产权保护说”(2004)等,在学术界具有领先地位,有广泛影响。 主持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独立审计管制及制度改进研究》(70372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化建设中的独立审计机制创新研究》(99BJY011),以及财政部重点会计课题《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与《合伙文化研究》省部级项目若干项。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审计理论研究》和本科精品课程《基础会计学》。 发表论文公开发表9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在权威刊物《会计研究》发表的论文有:《独立审计的诚信问题》(2002年第7期),《论控制与合并财务报告问题》(2001年第3期);《债转股问题辨析》(2000年第8期);《知识型企业的知识资本与财务报告》(1999年第5期);《论中国会计的科学化与国际化》(1993年第5期)。在《审计研究》发表《中国独立审计的现实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和《中国独立审计市场秩序与制度安排》(2003年第6期)。 出版专著及所获奖项出版专(合)著5部:《人性、产权与独立审计管理制度安排》(2007,合著,湖南大学出版社),《独立审计权责结构研究》(200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资本市场规模化中的独立审计机制创新问题研究》(2002,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国际会计研究》(2001,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中国股份公司财务管理》(1992,合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本市场规模化中的独立审计机制创新问题研究》和《独立审计权责结构研究》分别荣获第七、九届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 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概要王善平,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1962年出生于新浦刚几个月的王善平,随父母下放到赣榆县墩尚镇西韩庄村。十四岁时,县京剧团招学员,由学校推荐被录取为预备班学员。在赣榆县京剧团三年,虽然没学多少折子戏,但是她的意志却得到了磨练。 履历1979年,王善平考入了江苏省戏剧学校,从此,王善平开始了她的艺术追求。在省戏校学习期间,王善平专攻花旦、青衣,并得到刘琴心、沈小梅、苏少舫、李砚萍等老师的亲传。1982年,王善平从省戏剧学校毕业后,进入南京市京剧团。先后主演过《四郎探母》、《柜中缘》、《玉堂春》、《断桥》、《铁弓缘》、《卖水》、《打渔杀家》(也称《渔夫恨》)、《天女散花》等传统剧目,还在《血剑恩仇》、《乾隆断案》、《醒醉记》、《胭脂河》等创作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王善平扮相秀丽、嗓音甜美、表演细腻,对人物个性的把握到位、准确,多次在国家、省、市戏剧大赛中获奖。她在《醒醉记》中饰公主,获江苏省首届戏剧节表演奖、由她主演的电视戏曲片《醉青天》获全国电视星光奖、她在《胭脂河》中饰演于素秋,获第三届江苏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和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表演奖,并两次进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王善平还于2003年在家乡举办过两次个人京剧专场。 王善平有个幸福的家庭,儿子聪明、勤奋、好学,2008年上大四,先生是南京市京剧团团长。2002年,王善平离开了奋斗近三十年的舞台,进入省戏校当老师。 她的学生们在参与国内外节目交流和各种比赛中均有佳绩。其中,她培养的学生获得“中国少儿戏曲艺术”金花奖和“首届江苏少儿戏曲小梅花”奖称号。因此,她受到了江苏省文化厅、省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表彰,并荣获全国“园丁奖”。课余时间,王善平一头扎入京剧研究上。先后出过多辑VCD、DVD唱碟,把她的研究成果与热爱京剧艺术的人分享。她的个人专访还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 2008年11月10日晚,赣榆县泥鳅之乡“金色律动”及墩尚中学50华诞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上,王善平表演了《红灯记》、《红梅赞》、《龙江颂》等现代京剧选段。 天性铸成戏剧追求王善平,因“文革”随父母下放到赣榆县墩尚镇西韩庄村,天生爱动好唱的王善平,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那年月,只有“样板戏”可唱,她就跟着戏迷的父亲整天听收音机学唱戏,以至于整场、整段的戏都能一字不拉地唱出。十四岁时,县京剧团招生,学校推荐了王善平。她的天赋得到了展示,被录取为预备班学员。经过几个月的培训,团里只留下了四个学员,王善平就是其中之一。成了随团学员,从此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赣榆县剧团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象样的场地、没有象样的道具,生活也非常清苦,可王善平一心只想学好戏,从不喊苦叫累。县剧团要经常走村串乡巡回演出,有时一天要走上七、八十里地,对于小小年纪的她来说,也从没说过一个苦字。虽然学员只能跑跑龙套,可她却做得十分认真,平时练功从不马虎,老师教戏学得最快,深得剧团领导和老师们的喜爱。 在赣榆县剧团三年,虽然没学多少戏,但是她的意志却得到了磨练。1979年,王善平考入了江苏省戏剧学校,从此,王善平开始了她执着的戏剧人生追求。 磨砺成就辉煌成就王善平想起上学时说:“学艺的开始都是要吃苦的。”由于有吃苦的精神和扎实的功底,在省戏校学习期间,王善平年年都得奖,同时学校也派出最好的老师教她,曾得到刘琴心、沈小梅、苏少舫、李砚萍等老师的亲传。特别是跟刘琴心老师学戏,深得教诲:学做人、讲艺德,这是刘琴心老师的第一要求。她主工花旦、青衣,还广泛涉猎于刀马旦等旦角各行,为王善平戏剧艺术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2年,王善平从省戏剧学校毕业后,进入南京市京剧团。由于王善平刻苦钻研业务,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仅几年时间,王善平就先后主演过《四郎探母》、《柜中缘》、《玉堂春》、《断桥》、《铁弓缘》、《卖水》、《打渔杀家》、《天女散花》等传统剧目,还在《血剑恩仇》、《乾隆断案》、《醒醉记》、《胭脂河》等创作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王善平扮相秀丽、嗓音甜美、表演细腻、感情真挚,对人物个性的把握到位、准确、鲜明,多次在国家、省、市戏剧大赛中获奖。她在《醒醉记》中饰公主,获江苏省首届戏剧节表演奖、由她主演的电视戏曲片《醉青天》获全国电视星光奖、她在《胭脂河》中饰演于素秋,获第三届江苏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和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表演奖,并两次进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曾随团出访希腊、瑞典、挪威、丹麦、荷兰等国及宝岛台湾。王善平还于2003年在家乡举办过两次个人京剧专场,向家乡父老乡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戏剧特长,让家乡父老乡亲一饱眼福。 台前到幕后的亮丽转身王善平有个幸福的家庭,儿子聪明、勤奋、好学,今年刚上大四,先生是南京市京剧团团长,艺术上夫妻俩比翼齐飞。为了让当团长的先生更好地开展工作,2002年,王善平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奋斗近三十年的舞台,转入省戏校当老师。 重新跨进戏校的大门,王善平感慨万千,二十年多前,她带着老师们的期望走出校门,当她也成为老师时,当年老师的谆谆教诲在耳边响起,王善平下决心做个好老师。王善平将舞台的丰富经验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她象慈母一样呵护着每一个孩子。在她的辛勤耕耘下,学生们在参与国内外节目交流和各种比赛中均有佳绩。其中,她培养了“中国少儿戏曲艺术”金花奖和“首届江苏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状元称号。因此,她受到了江苏省文化厅、省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的表彰,并荣获全国“园丁奖”。课余时间,王善平一头扎入京剧研究上。先后出过多辑VCD 、DVD唱碟,把她的研究成果与热爱京剧艺术的人分享。她的个人专访还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她总说:我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老师,我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交给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为京剧而生的。 京剧要振兴必先创新谈到对家乡连云港的认象,王善平笑了,她说自己一直没有忘记家乡,而且每年都要回家,但从不声张,既怕麻烦亲戚朋友,又怕耽误地方领导工作,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轻车从简。特别是这几年赣榆变化的确巨大,一年一个样,回到南京,赣榆的老乡都要提好多个关于家乡变化的问题。特别是此次回到母校墩尚中学,年青时的同学和老师十分热情,让人激动不已。 采访中,对目前京剧出现困境的现象,王善平也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她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这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有关,京剧艺术要想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焕发新的活力。王善平以好主演的《胭脂河》为例,她认为,《胭脂河》是个老剧,但从1998年开始,《胭脂河》已经修改了15稿,从而使该剧在内容上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形式上也满足了新时代广大观众的多重审美和文化需要。“但是戏剧艺术是国粹,现在不会、将来不会、永远不会过时!”临结束时,王善平肯定地说,那一挥手,象戏剧中一个经典的扮相,让人遐想,让人激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