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三友 |
释义 | 王三友,男,1965年9月生于河南光山县,民革党员,现居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中国人大书画院专业书画家、北京大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人民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学术委员,甘肃省书法院高级艺术顾问,郑州中山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书法导报》特聘书法家。 王三友书法诸体皆能,尤擅章草,其章草潇洒流落、儒雅俊朗而又古朴内含。王三友将书法诸体进行融通,体变而迹存,草有篆隶古韵,隶带篆趣与草法,别出新意而又耐人寻味。书法作品曾参加由中国书协举的全国首届青年展、二届兰亭展、草书大展、正书大展等20余次。曾获全国首届草书大展提名奖,第二届“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首届“普洱茶”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等。在多家专业报刊有专题评介及论文发表。《中国当代书法篆刻家大辞典》等十余部辞书有收录,出版有《王三友书法作品集》。1999年被评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9年被评为“四个一批”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当代实力派书法家、诗人、书法理论家”。 1983年参与筹建黄河碑林,负责征稿、初评、施工监理等工作,其间有幸向舒同、赵朴初、沙孟海、沈鹏等先生求教,并得到诸位前辈的指点。后拜张海、周俊杰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篆刻艺术。 1993年至1995年考入北京画院山水画研习班学习,师从王文芳先生,并得到刘春华、崔子范、王明明、刘勃舒诸位老师指教。 书法四体皆工,尤以草书见长,于楚篆、汉隶有深入研究。创作之余,还撰写了二十余篇专业学术论文发表于《书法导报》、 《青年书法》、《中州今古》等专业报刊。 一、获奖情况: 1985年首届神龙大奖赛铜奖 1988年第二届神龙书法大奖赛金奖 2005年8月第二届“杏花村”全国电视书法大奖赛优秀奖 2005年12月中国电影百年书法大展佳作奖 2006年12月全国首届草书大展获提名奖 2006年12月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2007年2月获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一等奖 2007年7月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书法艺术展获优秀奖 2007年《书法导报》创刊18周年全国书法精品展一等奖 2008年9月获中国芮城首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优秀奖 二、参展情况: 1993年第二届新人新作展 1997年第三届楹联书法展 2001年7月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大型书法展 2004年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2004年8月入展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 2004年8月入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 2004年10月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 2005年6月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 2005年9月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作品展 2005年11月全国书法大展“冼夫人奖”入展 2008年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三、论文发表情况: 1、《论文人风骨对傅山书学思想的影响》 2008年10期《青年书法》杂志 2、《略论康有为尊碑的思想渊源》 2006年8期《中州今古》 3、《分宗上轨和学者素养》 2006年10期《中州今古》 4、繁盛热烈,异彩纷呈----简析李缘的工笔人物画 2006年9期《中州今古》 5、《书法和书法家问题的窥探》 2006年11期《中州今古》 6、《书法报》2007年第31期24-25两版发表专题介绍 7、《论傅山书学》 2008年11月《书法导报》第7版 8、《书法导报》2007年第5期第18版发表书法专版及论文《适性而为兼收并蓄》 9、《书法导报》2007年11月第18版发表书法专版及论文《我的草书情结》 四、其它: 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三友书法作品展” 2003年郑州美术馆举办“王三友书法小品展” 2000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墨海弄潮——王三友书法作品集》 2010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王三友书法作品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