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全禄 |
释义 | 王全禄,劳动模范。湖南祁东人。历任桂林市一建公司木材加工厂工人、班长、副厂长。1956年、1978年、1979年他先后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个人生平1933年进湖南宁源县徐景源木器行当学徒。后为桂林何福茂木工厂工人。 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桂林市建筑木材加工厂工程师、副厂长,桂林市总工会副主席。三十多年来先后试制成功一百五十台木材加工机械。 1975年设计制造出一套纤维板生产线。 1956、1959年两次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 0 0 9 年获颁劳模金质奖章。 事迹介绍1954年,在全厂学习外地先进企业的新经验活动中,厂领导号召全厂职工在一个月内突破新定额。当时大多数人认为突破这个定额“除非鲁班转世”。可是王全禄却带领一班人干了起来。两个星期过去了,大家使尽浑身解数工作效率就是提不上去。“一人不赛二人计,三人出个好主意”,王全禄把全组人的建议集中起来,制造了一个刨料盒,一下工效提高了两倍。尝到了革新甜头的王全禄,在厂领导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个革新小组,没多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先进工具,帮助一个个兄弟班组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从此,王全禄成了“革新迷”。1956年5月,他到北京光华木器厂参观。当看到一台自动刨板机时,他想:“要是我们厂也有这么一台该多好!”于是,他决心自己做一台。参观期间他放弃休息,把100多个零件一一记下来,回厂后,和几个工人用木料造出自动刨板机的部件模型,并将其铸为铁件。可当他把这些零件运到机床厂要求加工时,才知道没有图纸不行。怎么办?自己动手画!于是,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他,把模型一件件拆开,比量着开始画图。他不分昼夜地工作,完成了绘图工作,又经过无数次修改,刨板机终于造出来了。由此工效大幅度提高。 王全禄总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他见到本厂木材利用率只有60%左右,就建议造一套生产人造纤维板的机器,把边角废料利用起来。机器造好了,但组装时发现千吨油压机上有两个铜套的内径大七丝米。有人主张另做两个,王全禄不同意,他认为另做不仅浪费资金,还要耽误组装。于是决定自己用手工刮去七丝米。铜套长1.8米,内孔只有45厘米,年近六旬的他,钻进去一点点地刮去了多余的部分,完成了组装任务。 王全禄带领本厂的职工坚持革新,用土办法设计制造和仿造出150多台木材加工机械,完成250多项技术革新,使所在厂木材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他又努力向木材加工全部机械化和自动化进军,大搞木材综合利用,并取得优异成绩。 他人眼中的王全禄王全禄夫人 陈银秀:“没早没夜,24小时干事,就是讲吃饭也在想问题,睡觉做梦在梦里讲梦话。” 原桂林市建筑安装公司木材加工厂厂长 曾益发 :“这个人是对党对人民是全心全意的,不怕苦不怕累,工作是勤勤恳恳,对党对人民是老老实实负责任,负责到底。” 王全禄:“我搞这么多革新呢,我碰得困难不少,第一个是碰上没文化,我怎么样搞了这么多革新呢?就是讲困难不怕大,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可以克服,有心不怕千里路,无心寸步难行。” 王全禄:“我今年91岁了,我人老了,但我的思想还没有老,我现在晚上睡觉还在做梦,做梦还在搞技术革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