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清晨 |
释义 | 个人简历王清晨,男,1950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邢台,1977年大学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198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岩石与大地构造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1、超高压变质作用; 2、造山带与沉积盆地动力学。 科研经历主要科研简历及成果,先后研究燕山晚前寒武纪沉积盆地、中国显生宙造山作用、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 岩P-T轨迹、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形成-折返等重要科学问题。发现山东威海超高压榴辉岩的麻粒岩相叠加变 质作用;识别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带北界为大型韧性剪切带;提出以垂向挤出机制为主的超高压变质岩多 阶段折返模式;编绘了连接大别山与合肥盆地的一套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断面图,归纳了盆山耦合动力学机 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 现承担科研项目情况(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二级课题: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形成与后期演化(2005-2010) ,课题编号:2005CB422101。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浅部物理响应(2008-2011),课题编号:90714007。 学术任职现任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 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9-2014)。 部分国外论文1.Wang,Q.,Zhang,Z.,Lin,W..2004.Late Tertiary faults and their paleostress alo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Kuqa Basin and the Tianshan Mountain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Wang,Q.,Li,R.,Wang,D.,andLi,S..2003.Eclogites preserved as pebbles in Jurassic conglomerate,Dabie Mountains,China.Lithos. 3.Wang Qingchen.2001.Rotational collision and the Tan-Lu transform 部分国内论文1.杜治利,王清晨,周学慧.2007.中新生代库车-南天山盆山系统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岩石矿物学杂 志.pdf全文 2.张仲培,王清晨,等.2007.库车坳陷克依构造带坎亚肯背斜变形序列及其ESR年代.地球学报. 3.张云峰,王清晨.2007.济阳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及缝洞充填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地质科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