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佩璋
释义

王佩璋:男,1950年12月出生,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工专业,现任高分子材料专业教研室主任。曾经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和国家教委《21世纪普通工科院校培养人才模式》教改研究课题。承担科技部科研项目1项,北京教委项目2项重要研究课题。在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和设备设计,机电一体化研究具有一定造诣,其中所研究的多层光干涉塑料复合彩虹膜研究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三十余篇,获部、北京市科技奖四项,专利二项。

红学小人物:王佩璋(女)

红学故事:

王佩璋是俞平伯的助手。许多人并不知道,正是她的一篇文章,激发了李希凡、蓝翎向俞平伯挑战的豪情,从而引发了那场举国震惊的批判运动。王佩璋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协助俞平伯从事《红楼梦》的研究工作。俞平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红楼梦》与中国古典诗词,王佩璋恰恰在这两个方面都很有造诣。1953年年底,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由汪静之整理的新版《红楼梦》,这是建国后的第一个排印本。当时正协助俞平伯整理《红楼梦》八十回本的王佩璋,从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不久她便写成了《新版〈红楼梦〉校评》一文,认为《新版红楼梦》“首先是关于本书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卒年与他的旗籍都有错误”,接着指出,“‘新本’虽然自称是根据‘程乙本’,但实际上却是1927年‘亚东图书馆发行的‘亚东本’。与原来真正的‘程乙本’出入很大。”

王佩璋将此文投寄《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编辑部。《文学遗产》采取了谨慎的处理方式,他们给作家出版社写了一封信,并将王佩璋的文章一并寄去,让他们核实。作家出版社收到转来的文章后,重新审查《红楼梦》新版本,证明王佩璋的批评是合于事实的。王佩璋的文章与作家出版社的信于1954年3月15日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了李希凡与蓝翎的注意,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红楼梦》的浓厚兴趣及向名人挑战的愿望。批判运动开始后,在10月24日中国作协召开的座谈会上,继俞平伯之后发言的就是王佩璋,她实事求是地说明自己到底“代俞先生写了哪些文章”。但在会后第十天,王佩璋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代俞平伯先生写了哪几篇文章》一文,语气已与会上的发言大不相同,从“由我个人负责”变成了明辨是非的批判者,甚至提出了要说明“事实真相”。

是什么原因导致王佩璋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北京日报》1954年10月5日编印的《北大教授对红楼梦问题的反应》中,有这样一段话:“俞平伯教授……说,王佩璋批评我的文章,说是我叫她写的。她写的文章,还不是乔木叫她写的。”形势逆转,王佩璋很快成了批判大军中的重要成员。1954年11月28日,王佩璋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谈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研究〉工作中的错误态度》,对俞平伯进行了再批判。在人们眼里,王佩璋成了苦大仇深的“被剥削者”。然而,从“反右”直至“文革”,遭到万炮齐轰的俞平伯躲过了一场又一场运动;而曾一度成为“新生力量”的王佩璋,却是一路坎坷一路悲歌。

生平与家庭:

王佩璋1930年生于河北省丰润县一个大地主家庭,后举家迁往北京。其生母原为丫环,后纳为妾。王佩璋天资聪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但自生母病逝,遂遭冷落甚至虐待。她因不堪凌辱离家出走,发奋苦读,考入师大女附中,194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在北大就读期间,王佩璋与杨乃雯(1929年生于北京,1949年考入北大经济系)在学生食堂就餐时相识,二人谈论文学、历史,相知相恋,1953年毕业后结婚,婚后无子女。

王佩璋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名王佩琦,无联系。

王佩璋在社科院做俞平伯助手时,俞平伯对她的文学造诣大加赞赏。杨乃雯曾说,俞平伯称王佩璋所写诗词“无一字可改”。

1958年,在“大跃进”浪潮中,王佩璋下放到北京某国棉厂劳动锻炼,年底传来消息,说她往机器里放铁砂,破坏“革命生产”,单位小范围内对她进行了批判。大约在1960年初,王佩璋被开除公职。爱惜人才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负责人何其芳推荐王佩璋到中华书局去当编辑,但王佩璋不愿意去。

王佩就因政治原因受到刺激患上精神病,经常购买大量皮鞋、衣物闲置。1966年6月(或7月),王佩璋被红卫兵批斗后服用安眠药自杀,送到医院抢救不及,不幸身亡,终年36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