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墨臣
释义

王墨臣先生,北京人,祖籍河北新城,生于1948年5月。出版作品《王墨臣画虎专集》、《猛气横飞势恒怒》、《深山踞挡联啸乐》、《搜襟千载大王风》、《衔子渡河情牵挂》、《民富国强康嬉乐》。

人物简介

王墨臣先生,北京人,祖籍河北新城,生于1948年5月。6岁开始学习父亲的书法,8岁拜师谭子源先生学习王羲之小楷。9岁开始习画,出师于于非闇、董寿平、田世光、胡爽庵先生等绘画大家。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博达,常以奇异的构思、通灵的悟性、笔墨的新韵筑成首开生面的璀璨,焕发浓重的画派新风。他笔下无论飞禽走兽、山水花木,还是人物群谱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文采自然、风格独特。但王先生对“百兽之王”之称的老虎更为情有独钟。王墨臣先生年届62岁,他的“虎缘”从6岁在父亲的督导下研习书画始,那时他便暗下决心,对父亲和自己喜爱的老虎要写出、画出名堂来。

事迹

至民国之前,凡能猎到虎者,皆为英雄。打虎英雄武松不表,清朝康熙帝一生猎虎135只,乾隆仅得31只,除表明皇权与武功的威赫外,还表明老虎数量已锐减,到嘉庆时再想“与虎谋皮”已是一只未获。我国历史上,人们对虎既敬畏又喜爱,这可从石器时代的阴山岩画、商周青铜器、秦汉瓦当及各种形式的民间工艺品中找到诸多表达。

民间丰富的有关虎老的传说和故事令小墨臣痴迷,自称“老虎就是我,我就是老虎”的他从此在毫管之路上行走,乐此不疲。期间,除每日6小时笔耕外,他还大量阅读中外历史与文化专著、高手画作,广泛汲取悟道之言,从唐代李渐善、宋代包鼎、元代周耕云、清代高其佩以及近现代张善孖、刘奎龄、刘继卣和他的恩师胡爽庵等画虎大师中撷取师道之精。50多年苦练不负有心人,2003年,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王墨臣画虎专集》终于问世了!92幅作品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是一本集绘画、书法、教学和美文于一炉的少见的画虎专集。 虎,无疑是属于地球上最美丽、最神秘的动物之一。单单它的名字足以唤起一种危险、力量和勇武的感觉以及东方人所崇尚的避邪、镇宅等神圣。在多少个世纪内,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和文明中,这种最美的大猫都令人着迷。《王墨臣画虎专集》一书是当今中国实力派著名书画家王墨臣先生的力作。此书涵盖了小写意虎的全部精髓,黄虎、白虎、黑虎、墨虎和与之对应的赞誉虎的诗词,以及小写意虎的画法讲授。可谓是当今国内内容最全面、题材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小写意虎的虎集。《猛气横飞势恒怒》、《深山踞挡联啸乐》、《搜襟千载大王风》、《衔子渡河情牵挂》、《民富国强康嬉乐》等画品,加之胡爽庵、金默如、周之林先生的补景托正,无不令观者对王先生笔下的主人公印象深刻,肃然起敬。书法展现出行草的龙飞凤舞,楷书的方正谨严,其内容以诗词托志,对虎君的爱慕之情昭然若揭。教学上对画虎技法一展“经验”,毫无保留。美文是董寿平和韦江凡先生的评论和序,两位大家指出是“当今国内内容最全面、题材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小写意虎的专集”,可谓评价之高。

如同书画同源,人品与画品也是相融、相通的。王先生为人正直、厚道、不事张扬,一门心思扑在虎画上,应酬笔会绝少参加。花甲之年后,他对自己的约束更加严格,画品越出越少,不满意之作也越撕越勤。他的为人和画德赢得了良好声誉,其虎画知名度更是逐年提高。

王墨臣专事画虎近万幅,为了画好虎事的背景,他每年两次到各地写生,广纳山川草木精华,迄今已有3000多幅写生作品问世。从积累到释放,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追求与风格。每次动笔前,他都有一套自创的章法,先打一套形意拳中的虎拳,从腾、挪、闪、躲、卧形中捕捉虎姿的灵感,以利于依形定神。有道是,画虎画皮难画骨。为突出小写意虎作中息、捕、啸、嬉、行、望的骨感与虎纹特点,他多采取中锋用笔,线条粗细明快,粗犷中凸现精到,稳定中凸现虎势与力度,夸张与变化,达到个性与构想的和谐,形与神的兼备,令观者在他别具一格的意境中望图生威,品图生情。他的独跃、独行、独思图,虎虎生威,是英雄虎胆、正义与威猛的写照;他的一幅27只虎的群虎图,充分表达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主动、奋进、自强、友睦”的基本精神。在他的笔下,更讲究局部见精神,细部见功力,虎头、虎眼、虎尾、虎爪处理皆精到,使虎形与虎神融为一体,在全图酣畅呈现。虎图中每每古诗新词大段的提款,点题抒情图文并茂,托显出作者的胸臆。

有一首诗王先生很喜欢,叫“搜襟千载大王风”。虎君那外在千姿百态的美感,内涵所赋予的雄势、王者、霸气的多义性和丰富性都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定论,谁能从中深掘,“入得虎穴”,谁就能把握到时代赋予脉搏精髓,再创新意。尽管他称“自己画了多年还是不了解老虎”,有一种“画到熟时是生时”的感触,但笔者相信,质朴、谦逊的他早已铁定了与虎相伴的爱心与恒心,要把这种珍稀动物搜襟千载,永远留在画案上、专集中,留在后人的视线里。 当年,为了看胡先生画虎又不好意思打扰先生,他曾于寒冬腊月站在胡爽庵先生的窗前达数小时,冻得全身麻木,令胡先生感动备至。在一教一学的数十年中,这对师徒成了莫逆之交、忘年之交。1988年正在美国讲学并举办画展的王墨臣先生听到恩师病危的消息,心急如焚,几乎一天一次国际长话。当得知胡先生在最后的日子里极为思念他的消息后,毅然放弃了赴日连展的机遇,返回北京。在胡先生逝世前的几天与其促膝长谈。谈人生、谈艺术、谈画虎,还谈到胡先生的恩师张大千、张善仔先生。胡先生自慰的是作为他们的学生,他不仅传承而且发展了老师的虎,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遗憾的是恩师张大千先生故去时,因历史原因未能为其最后辞行。他要求墨臣,作为大风堂(张大千先生的堂号为大风堂)的后人,一定要把绘画艺术历练得炉火纯青,一定要把画虎进一步传承发展下去。只有这样他才能告慰他的恩师,告慰他的艺术人生。墨臣先生发誓一定不负恩师期望,一定以人品、以作品回报恩师的厚爱与重托。最后胡先生紧握爱徒的手,带着慰藉溘然长逝。他们这对师徒胜父子的情谊早已是北京画界的美谈。

王墨臣没有辜负恩师的教诲和期望,为自己刻下一方“大风堂传人”的印,时时都在激励自己向艺术的峰巅迈进。他甘于寂寞,十几年来不住城里,远离大都市的喧嚣,无论酷暑严寒坚持到生活中写生。为画好虎,他不仅重虎的外形,还研究大量关于老虎的形态和习性等有关资料,包括文学作品中虎的描写,从中把握虎的精神气质。旅美期间,特意到野生动物园追逐观察世界稀有的白虎,潜心研读西方绘画中表现老虎所采用的解剖和素描技法。统观王墨臣的艺术人生,似乎有一种“从出世到入世”又从“入世到出世”的过程。韦江凡在评价王墨臣画虎时说:“将水墨与颜色调和于一笔中,放笔真写,一气呵成,落笔大胆。迅捷中显沉着,雄放中见精微。”王墨臣画的虎形神兼备,气韵隽永,雄秀并得,虎头、虎眼、斑纹处理得都极为精到,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笔墨功夫。他的小写意虎,笔笔见线条,落墨见功力,表现虎的特征的斑纹都是用中锋写出来的,真是挥洒自如、随性落笔、妙笔生花。难怪董寿平先生说:“他用笔纵横雄健,气韵生动,魄力雄浑,在国内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堪称为大家风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