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美人
释义
1 汉武帝生母

孝景王皇后王娡(?—公元前126年),初为美人,不久后晋升夫人,后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史记》和《汉书》均记载了王美人的生平,名字却是出自唐代司马贞所著《史记索隐》

人物简介

王娡(?—公元前126年),汉景帝刘启第二任皇后,槐里(今陕西兴平)人,父名王仲,母名臧儿。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男,女为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男即为汉武帝刘彻。其名“娡”出自出自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

生平经历

家庭背景

王娡的母亲臧儿是故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嫁王仲为妻,生一子王信和两女王娡、王皃姁。王仲死后,臧儿改嫁长陵田氏,生两子田蚡、田胜。王娡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王娡的母亲臧儿找人为子女卜算时,得知她的两个女儿都是大贵之人。臧儿就把女儿从金氏家中强行接回。金家很愤怒,不肯和妻子断绝,臧儿强行把王娡带走,送进了太子宫。后来臧儿又把王娡的妹妹王皃姁送入宫中。

入宫伴驾

王娡和妹妹都很得太子刘启的宠爱。

汉书·外戚传》:“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所以王娡“美人”“夫人”的封号应该是在刘启即位后所封。并且,王娡做为“王夫人”的时间远远超过做“王美人”的时间。

王娡为刘启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分别是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在怀着汉武帝刘彻的时候,刘启仍是太子。王娡梦见太阳投入她的怀中,告诉了刘启。刘启听后,说:“此贵徵也。”孩子还没降生时汉文帝就去世了,太子刘启即位,即汉景帝。

公元前156年,景帝得到了他的第十子刘彻,这是景帝登上帝位后所得到的第一个儿子,因其自幼聪慧,非常受景帝的喜爱。

孕中的王娡,在景帝即位后受封美人,按司马迁在《史记》中的称呼来看,王美人可能是在怀着刘彻的这段时间里晋升为夫人。

史记·外戚世家》: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徵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从景帝宫中女性的封号和生子状况来看,生了三女一男的王娡王夫人和生了四男的王皃姁小王夫人非常得宠。而其他为景帝生儿育女的女性大多年纪已大,事实上,景帝自第十子刘彻之后,为景帝诞下皇子的,只有两位王夫人。

另外,除了两位王夫人和另一位诞下两位皇子的贾夫人之外,其他女性,包括景帝长子生母在内的栗姬,在史书上的称呼都是“姬”,当时并没有“姬”这一封号(《汉书·外戚传》:妾皆称夫人,又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被称为“姬”的女性都是封号良人及良人之下的等级。

太子之争

景帝即位后,立他的太子妃薄氏为皇后。薄皇后是薄太后的族人,是薄太后做主嫁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的。她和景帝的婚姻并不幸福,没有生子,也不受宠爱。景帝即位的第二年,公元前155年,前元二年夏四月壬午,薄氏最大的靠山薄太后(太皇太后)崩。

公元前153年,前元四年夏四月己巳,汉景帝立了栗姬生的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同一天,王娡之子,虚岁四岁的刘彻被立为胶东王。

这时,景帝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在屡次向皇帝弟弟进献美人后,又打起了新太子的主意,为女儿陈氏向栗姬请求联姻。栗姬对长公主一而再、再而三的进献美人本就不满,也清楚刘嫖见风使舵的贪婪本性,于是断然拒绝。

刘嫖恼羞成怒,来找王娡王夫人,要把女儿许配给她的儿子、胶东王刘彻。

《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栗姬日怨怒,谢长主,不许。长主欲与王夫人,王夫人许之。”

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根据这一史实讲述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是时皇后无子,立栗姬子为太子。皇后既废,栗姬次应立;而长主伺其短,辄微白之。 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可惜青梅竹马的美好故事只是小说的虚构,刘彻和陈氏的联姻、以及同时定下的馆陶的次子陈蟜和王夫人的小女儿隆虑公主的联姻,有两位母亲鲜明的政治考虑。 而两桩婚事的小当事人的意愿,自然不在母亲们的考虑范围内。

为了让女儿成为一国之母,也为了报复栗姬,馆陶转而全面支持刘彻,经常说栗姬的坏话,谎称栗姬指使侍者在后宫女子的背后吐口水的方式施行“媚道”(《史记》:(馆陶)日谗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在汉代之前,“祝唾其背”一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诅咒方式,是巫蛊之术的一种,当时的人对巫蛊之术一直深信不疑。

景帝生病时曾试探栗姬,说:“我百岁之后,你要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儿子啊。”栗姬当时怀有愤恨之心,不但没有答应景帝,反而口出恶言。景帝对栗姬彻底失望,但是隐忍没有发作。

立后立子

景帝立刘荣为太子两年后,前元六年九月(公元前151年),薄皇后被废黜。四个月后,前元七年(前150年)春正月,王娡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请立栗姬为皇后。大行上奏:“‘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景帝大怒:“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遂下令诛杀大行,又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由此完全失宠,不能再见到景帝,最终忧郁而死。

同年夏四月乙巳,得宠的王娡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后,同月丁巳,她的儿子刘彻立为太子。之后王娡的兄长王信被封为盖侯。

王娡做了九年皇后。公元前141年景帝逝后,王娡之子,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册封其祖母窦氏为太皇太后,其母王氏为皇太后。并封王娡母臧儿为平原君,封王娡弟弟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六月庚午,做了十五年太后的王娡崩于长乐宫东殿,谥号孝景皇后,与汉景帝合葬阳陵。(按《史记·外戚世家》记载,王娡元朔四年去世,因《汉书》在《外戚传》《武帝纪》中均记载王娡崩于元朔三年,本词条以汉书为准。)

家族情况

汉武帝即位后,王皇后晋为王太后。同时,弟弟田蚡封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尊皇太后王娡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王仲早死,葬在槐里,追尊为共侯,设置了二百户的园邑。等到平原君臧儿去世,跟田氏一起葬在长陵,设置的陵园同共侯陵园一样。而王太后于孝景帝死后十六年,即元朔四年(前126年)崩,与景帝合葬阳陵。王太后家凡三人为侯。

王娡与金王孙生的女儿金俗,一直在民间,盖讳之也。汉武帝刚刚登基时,韩嫣告诉武帝这件事。武帝说:“何为不蚤言?”于车驾自往迎之。金俗的家在长陵小市,武帝的车到了她家门口,派左右进去请她。金俗家人看到皇帝的车驾惊恐万分,金俗要逃匿。左右将她扶出拜见皇帝,武帝下了车驾说道:“大姊,何藏之深也?”

到了长乐宫,金俗与武帝一起拜谒太后。太后垂涕,女儿金俗亦悲泣。后来武帝赐给金俗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王太后谢曰:“为帝费。”因赐汤沐邑,号修成君。金俗有一儿一女,女儿嫁诸侯,儿子号修成子仲,因为太后的缘故,横于京师。

野史逸闻

据褚少孙在《史记》补叙里说,他曾听讲汉家故事的钟离生说,王太后在民间时所生的女儿住在长陵,父亲是金王孙。金王孙已经死了,汉武帝即位后,韩嫣对武帝提起此事。于是武帝亲自驾车到金家,将其接到宫中。

武帝封其姊为修成君,并赐一千万钱,三百名奴婢,一百顷公田,上等宅第等。封她的儿子为修成子仲,女儿后来做了诸侯王的王后。

《汉武故事》节选

《汉武故事》,又名《汉武帝故事》,共一卷。此书是一篇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多与《史记》、《汉书》相出入,而杂以妖妄之语”。

《汉武故事》称“景帝亦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幼名彘和陈后小名阿娇的说法由此而来,但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正史均无相关记载。

正文节选:

汉景帝王后槐里王仲女也,名姝儿。母臧氏,臧荼孙也。初为仲妻,生一男两女。其一女即后也。仲死,更嫁长陵田氏。生二男。后少孤,始嫁与金王孙,生一男矣。

相工姚翁善相人,千百弗失,见后而叹曰:“天下贵人也。当生天子。”田氏乃夺后归,纳太子宫,得幸,有娠,梦日入怀。景帝亦梦高祖谓已曰:‘王美人得子。’可名为彘。’及生男,因名焉。是为武帝。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少而聪明,有智术。与宫人诸兄弟戏,善征其意而应之。大小皆得其欢心。及在上前,恭敬应对,有若成人。太后下及侍卫咸异之。

是时薄皇后无子,立栗姬子为太子。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婚。栗姬妒,宠少衰,王夫人因令告栗姬曰:“公主前纳美人得幸于上,子何不私谒长公主结之乎?”时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也。故栗姬怒不听,因谢长公主,不许婚。长公主亦怒,王夫人因厚事之。长公主更欲与王夫人男婚,上未许。

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皇后既废栗姬次应立,而长主伺其短辄征白之。上尝与栗姬语,属诸姬子曰:“吾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弗肯应,又骂上“老狗”。上心衔之。未发也。长主日潜之,因誉王夫人男之美。王夫人阴告长主,使大臣请立栗姬为后,上以为栗姬讽之,遂发怒,诛大臣,废太子为王。栗姬自杀。遂立王夫人为后,胶东王为太子。时年七岁。上曰:“彘者彻也。”因改名彻。

廷尉上囚防年.继母陈氏杀年父,年因杀陈。依律,杀母,大逆论。帝疑之,诏问太子,对曰:“夫继母如母,明其不及也。缘父之爱,故谓之母尔。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宜与杀人者同,不宜大逆论。”帝从之,弃市。议者称善。

太子年十四即位,改号建元。长主伐其功。求欲无厌,上患之。皇后宠亦衰。皇太后谓上曰:“汝新即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今又忤长主,必重得罪。妇人性易悦,深慎之。”上纳皇太后戒,复与长主和,皇后宠幸如初。

史籍记载

《史记·外戚世家》

王太后,槐里人,母曰臧儿。臧儿者,故燕王臧荼孙也。臧儿嫁为槐里王仲妻,生男曰信,与两女。而仲死,臧儿更嫁长陵田氏,生男蚡、胜。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之,曰两女皆当贵。因欲奇两女,乃夺金氏。金氏怒,不肯予决,乃内之太子宫。太子幸爱之,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征也。”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

先是臧儿又入其少女儿姁,儿姁生四男。

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以薄氏女为妃。及景帝立,立曰薄皇后。皇后毋子,毋宠。薄太后崩,废薄皇后。

景帝长男荣,其母栗姬。栗姬,齐人也。立荣为太子。长公主嫖有女,欲予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姬,栗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许之。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

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

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

“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

景帝崩,太子袭号为皇帝。尊皇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封田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景帝十三男,一男为帝,十二男皆为王。而儿姁早卒,其四子皆为王。王太后长女号曰平阳公主,次为南宫公主,次为林虑公主。

盖侯信好酒。田蚡、胜贪,巧于文辞。王仲蚤死,葬槐里,追尊为共侯,置园邑二百家。及平原君卒,从田氏葬长陵,置园比共侯园。而王太后后孝景帝十六岁,以元朔四年崩,合葬阳陵。王太后家凡三人为侯。

《汉书·外戚传》

孝景王皇后,武帝母也。父王仲,槐里人也。母臧儿,故燕王臧荼孙也,为仲妻,生男信与两女。而仲死,臧儿更嫁为长陵田氏妇,生男蚡、胜。臧儿长女嫁为金王孙妇,生一女矣,而臧儿卜筮曰两女当贵,欲倚两女,夺金氏。金氏怒,不肯与决,乃内太子宫。太子幸爱子,生三女一男。男方在身时,王夫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太子曰:“此贵征也。”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是时,薄皇后无子。后数岁,景帝立齐栗姬男为太子,而王夫人男为胶东王。

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栗姬日怨怒,谢长主,不许。长主欲与王夫人,王夫人许之。会薄皇后废,长公主日谮栗姬短。景帝尝属诸姬子,曰:“吾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心衔之而未发也。

长公主日誉王夫子男之美,帝亦自贤之。又耳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又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文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帝怒曰:“是乃所当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

初,皇后始入太子家,后女弟皃姁亦复入,生四男。皃姁蚤卒,四子皆为王。皇后长女为平阳公主,次南宫公主,次隆虑公主。

皇后立九年,景帝崩。武帝即位,为皇太后,尊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封田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王氏、田氏侯者凡三人。盖侯信好酒,田蚡、胜贪,巧于文辞。蚡至丞相,追尊王仲为共侯,槐里起园邑二百家,长丞奉守。及平原君薨,从田氏葬长陵,亦置园邑如共侯法。

初,皇太后微时所为金王孙生女俗,在民间,盖讳之也。武这始立,韩嫣白之。帝曰:“何为不蚤言?”乃车驾自往迎之。其家在长陵小市,直至其门,使左右入求之。家人惊恐,女逃匿。扶将出拜,帝下车立曰:“大姊,何藏之深也?”载至长乐宫,与俱谒太后,太后垂涕,女亦悲泣。帝奉酒,前为寿。钱千万,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顷,甲第,以赐姊。太后谢曰:“为帝费。”因赐汤沐邑,号修成君。男女各一人,女嫁诸侯,男号修成子仲,以太后故,横于京师。太后凡立二十五年,后景帝十五岁,元朔三年崩,合葬阳陵。

《汉书·景帝纪》

(前元二年)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崩。(服虔曰:「文帝母薄太后也。」)

(前元四年)夏四月己巳,立皇子荣为皇太子,彻为胶东王。

(前元六年)秋九月,皇后薄氏废。

(前元七年)春正月,废皇太子荣为临江王。夏四月乙巳,立皇后王氏。丁巳,立胶东王彻为皇太子。赐民为父后者爵一级。

《汉书·武帝纪》

(元朔三年)六月庚午,皇太后(王娡)崩。

2 汉献帝生母

王美人是汉灵帝的美人,汉献帝生母。王美人为赵国人,祖父王苞为五官中郎将。她姿色秀丽,聪敏有才,以良家子的身份选入掖庭。当时汉灵帝的皇后何某“性强忌,后宫莫不震慑”。公元181年,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皇后遂将她鸩杀。189年,王美人之子刘协被董卓立为皇帝,是为汉献帝。194年,王美人被追尊为灵怀皇后,改葬文昭陵。

简介

王美人(2世纪-181年),汉灵帝的美人,汉献帝生母。

生平

王氏为赵国人,祖父王苞为五官中郎将。王氏姿色秀丽,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以良家子的身份选入掖庭。当时灵帝的皇后何氏“性强忌,后宫莫不震慑”。王美人怀孕后,畏惧何皇后,服药欲堕胎,而胎安不动,又数次梦到负日而行。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王美人生下皇子刘协,何皇后遂鸩杀王美人。

永汉元年(公元189年),其子刘协为董卓立为皇帝,是为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有司乃奏追尊王美人为灵怀皇后,改葬文昭陵。

《后汉书后纪》:赵国(今河北邯郸)人。祖父苞五官中郎将。美人聪明有才,能书会计。 这位王美人是汉献帝生母,乃是五官中郎将的孙女,本是贵族小姐,但是她嫁的是皇帝,而且不幸为妾,那就只能在嫡妻皇后手下认奴认婢。她为丈夫汉灵帝生下了儿子刘协,惹得皇后妒火中烧,连产床都还没有来得下,就被一杯毒药葬送了性命。后被追封为灵怀皇后。

情殇王美人

(转引自《问君能有几多愁——历史上那些风雅的帝王们》之汉灵帝篇)

王氏的出现无疑就像一场难得的甘霖一样,滴落在了刘宏那久渴、麻木的心灵之上。而且上天似乎并没有注定他此生定要逢着一个她,得之则幸,不得亦命。只是他骨子里的虚弱,已经无可救药了,已经奠定了他一生的可怜、可悲……

王氏家在赵地,即今天的河北一带,她的祖父王苞曾是朝廷的五官中郎将,这个品级还是不算低的,所以王氏才得“以良家子应法相选入掖庭”,后来她就被皇帝封为了“美人”。史书中称“(王)美人丰姿色,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也就是说她姿色出众,聪慧敏睿而识大体,且很有文化素养,既能书写也精运算。比之何皇后可谓有天壤之别,再比之宋皇后,即使才艺可忽略的话,那么她的灵性也应该是宋皇后所无法企及的。

因此,自从她出现在了刘宏的生活中,他便对她滋生出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爱。刘宏一向醉心于词赋、书画,这些可能恰恰也是王氏所擅长的;史书中虽然没有明言她的才艺之美,可是以她的悟性和灵性自当不会让刘宏失望——就拿前面我们提到的董鄂妃乌云珠来说,她也是天资敏慧,聪睿过人,与顺治帝福临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就在她不幸夭亡后,福临就曾经这样追忆和她的往事:“我的爱妃所学习、记诵的《四书》及《易经》,都已经顺利结业。而她学习书法还没有多长时间,便因为天资敏慧,以至于很快就成了书法行家。从前她不怎么信佛,可是经朕时常以内典、禅宗开导她,又为她解说《心经》的奥义,因此她也就很快倾心向佛了(崇敬三宝,栖心禅学)。”

在偌大的宫廷中,在嫔妃成群的世界里,也许最让刘宏刻骨铭心的应该就是王氏的善解人意吧。他在末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是那般异常艰难地维持着王朝统治的运转,因此他难免会常常不由自主地就陷入一种心力交瘁的状态之中:虽然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他又在心灵上是那样的脆弱和孤独!朝廷和宫闱中,却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超越个人的利害去给予他哪怕一点点的体谅和同情……可是只有一个她最清楚,她分明就是他在人世间最需要的那一处能够让自己躲避风暴的心灵港湾,也只有在这小小的港湾里,他才能获得自己真正需要而又难以寻求的心灵慰藉……

终于,她也怀上了他的孩子。也许她是深深懂得的,众嫔妃间无休止的争风吃醋与争权夺势,只会给那本来已经很累很烦的她所爱着的人增添更多的烦和累。她“畏后,乃服药欲除之”,也许她也不能例外,何氏的那股醋劲儿只要一上来,整个后宫可能都要闹翻天,谁不害怕呢?!所以她才准备把自己和他的孩子打掉,你看那何氏已经在对她虎视眈眈了。

不过,她真的甘心吗?那可是他们爱的结晶啊,那可是她一生希望的所寄啊,更是她作为一个小女子的正果啊!难道自己就真的甘愿一辈子就那么可怜地生活在何氏的阴影之下吗?不过苟延残喘也总比难看地死去好吧,她太了解何氏的脾性和手段了!再说,兴许将来还有机会呢。

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尽管她已经服下了打胎的药物,可是“胎安不动”,她的肚子里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可就奇了怪了,难不成这真的就是天帝的意旨?!可是她的心底还有些惶惶不安,“又数梦负日而行”,夜间的时候,她又几次做梦梦到自己在背负着太阳行走——这究竟是什么征兆呢?那太阳不就是帝王的象征么!难不成自己怀着的真的是一位“真龙天子”?!

其实在现实中,问题也已经相当明朗了,刘宏之所以迟迟不立刘辩为嫡长子,就是因为他在期盼着王氏为他生下一位“太子”来。就这一点,怨毒的何氏肯定心里会很清楚,而王氏也应该从刘宏口中得到过类似的信息,所以王氏其实已然料定:若自己生下一位皇子,则他无疑就是将来的皇帝!什么“负日而行”,这其实并不什么天意,而是她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罢了,一种潜意识而已。

既然上天已经注定要由自己的儿子承续天命,那她这个做母亲的就该是义不容辞的吧,她自当虽殒身而不恤!一切就听天由命吧。光和四年(181)三月,王氏终于安然地产下了一位皇子,完成了上天所给她安排的使命。这个儿子降临人世,无疑给刘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欣喜,他马上给儿子取名为“协”,因为他觉得这个儿子酷似自己。一个“协”字,既蕴含了做父亲的对这个儿子的特别钟爱,更显示出了他对于这个未来皇帝所寄予的厚望。

也可能是刘宏惊喜过了头,他竟疏忽了自己那位“性强忌”的第一夫人,或者他还以为自己曾经那股“大义灭亲”的威风可以吓住一干人等呢!可是他错了,才生下儿子的几天以后,王氏便喝下了一碗第一夫人大姐为她精心准备的米粥,这一回奇迹不再有了,王氏遂带着几丝对人世的不舍一命归西……

“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外强中干的刘宏怒了,他要把何氏的皇后之名给废除掉,只是他没能再拿出那般灭人全族的英雄气概来,看来还有得商量。数年以来,宦官们不知历尽了多少艰难困苦,才好不容易让何氏坐上了今天的位置,他们岂肯甘心就这么前功尽弃?磕破了脑袋也没有用,于是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头子们便分别带着自己的千万家财一起痛哭流涕地跪倒在了皇帝面前,这一回,既爱美人又爱江山的刘宏终于动摇了!

也许在那一刻,仅仅是那一刻,在那惊闻爱人噩耗、悲痛欲绝的那一刻,刘宏真的恨不得能够追随爱人而去。可是,他不是只爱美人、不顾江山的顺治,他还有些舍不得自己的江山,或许他更是为了自己的协儿活着,带着一颗已经死去的心活着——而后来的顺治却已无牵无挂……

很快,刘宏的生母董太后就把刘协给收养了起来,号为“董侯”。过了一些时间,当刘宏去到母亲那里看望儿子的时候,他哀悯自己的儿子早失母爱,又倍加思念自己那位贤淑、聪慧、知冷知热的爱人,于是便写作了一篇《追德赋》和一篇《令仪颂》,以聊寄自己的哀思。

《追德赋》与《令仪颂》应该是刘宏一生当中最感人肺腑的作品,可是它们也未能流传下来,殊为憾事!而且据说这两篇作品就是被“强忌”的何氏在刘宏死后烧毁掉的,似乎这也正在情理之中。不过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刘宏那怎样也发泄不尽的痛苦与悲哀就那样日复一日地郁结在心里,于是他才一气写下了那词意缠绵、如泣如诉的《追德赋》与《令仪颂》,他将自己对王氏那至死不渝的爱、以及失去爱人的苦与哀都尽情地倾撒在了自己文章的行间字里,愿它们能够给尚缭绕在世间的爱人那戚怨的魂灵带去一丝安慰。

中平六年(189),弥留之际的刘宏将自己心爱的儿子托付给了一位名叫蹇硕的心腹权宦,希望蹇硕能够把自己的儿子扶上皇位。可是蹇硕后来却辜负了先皇帝的期望,他先是与其他宦官势力发生了分裂,因此在接下来的斗争中输给了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最终蹇硕和不甘寂寞的董太后也都没能逃脱失败而亡的命运。只是,当又一阵急风暴雨的宫廷之争后,西北军阀董卓竟得以入主洛阳,而刘协作为一个新的傀儡皇帝也由此而诞生了。刘协即是有名的汉献帝。

以后,汉献帝又被枭雄曹操长期玩弄于股掌之上,以至终生也没能抬起头来。这或许是他那位不惜用生命换得了儿子生存的母亲,所怎么也没有料想到的吧。

3 《三国志大战》系列角色

基本信息

汉004 SR王美人

武将名王美人 点数 1.5

属性 天

兵种 骑兵

能力 武力3 知力8

特技 魅力

插画 : masaki

计略

计略名:决起の雷撃

计略效果:【国力】(根据国力大小决定效果)范围内落下一道闪电,给予伤害。计略发动后国力上升。这个计略,发动时国力越高伤害越大。

必要士気5

简介

献帝之母。拥有能虏获东汉十二代皇帝刘宏的美貌受到其宠爱。财色兼备的女性,她才气洋溢,其儿子献帝幼时一直受到她的耳濡目染,但是灵帝死后与刘并卷入了即位之争,被何太后毒杀。

“上天啊!无论如何,请将大家带向和平盛世吧。。。”

使用心得&战术攻略

规格虽是很脆弱,但是是汉军中一枚贵重的伤害计略卡。

国力3的时候有着可以连智力10的100%兵力的武将都能秒杀的威力。

当然对于低智力高武力武将的话国力低的时候也有十足的威力,可以给予对方很大的压力。

登场初期作为武力3,消费士气5来说有着比较高的障碍。但到了VER3.50转机来了。

因为士气上升量增加了,感觉士气消耗没有以前那么重了。

并且现在超绝强化流行,这种伤害计略也可以适应现在的环境,追随潮流。 伤害根据国力的变动幅度:大体上国力0秒杀智力1,国力1秒杀智力3,国力2秒杀智力5,国力3秒杀智力7。

Ver3.50说不好,但威力上升的3.51版本中一般都是秒杀的吧。

还不如说这种计略威力是对付兵力上削弱的高智力武将的情况多了。

在Ver3.15B里低点数武将被削弱,而多采用高点数武将的牌组组合变多了,所以SR王美人活跃的场合也多了。

另一方面,因为规则改变,对高国力使用绝起雷击加入了回数限制,所以不一定都是好事。 国力3雷击秒杀敌武将是不错。。但之后会变成只能使用威力不足的雷击。

特别是伴随智力上升的超绝强化或者带着大军特技的中智力武将,因为对于伤害计略的耐性高的超绝强化增多了,低国力的雷击不是太帮得上忙。

并且此计略比起其他落雷范围小,且范围靠前,敌军接近的话就会从计略范围内逃出来。

像蜀R徐庶那样让敌人冲到面前使用落雷,是办不到的,请注意。

因为计略范围的关系,不能援护被突击的己方部队,很容易孤立。

武力低很容易被盯上。必须慎重的跑位。

虽说是汉军中非常贵重的 超绝&低智力高武力武将杀手,但慎重的跑位后使用计略这一要求到现在还是没变化,要弥补上面说的那些缺点的话,通过牌组构建,跑位是很重要的。

顺带一提“美人”是后宫女性地位的称谓。 不是她的名字,也不是日语中“美丽的人”的意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