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建斌 |
释义 | 1 成都明珠家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简介集团始创于1989年,经过20年的励精图治,已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中国最具规模的现代化大型家具企业集团。 位于中国成都崇州的明珠家具工业园,占地上千亩,拥有现代化标准钢制厂房和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和展示中心,从德国、意大利引进了世界一流自动化生产线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质量检测实验室,并依托著名院校组建了具有强大研发实力的研发中心。集团现下辖板式家具厂、沙发厂、茶几厂、大理石厂、餐桌厂、电视柜厂、床垫厂。 遍布全国的统一装修风格、统一品牌形象、统一经营模式的“掌上明珠”专卖店达一千余家。目前,“掌上明珠”家具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还远销北美、日本、澳大利亚、中亚等国家和地区。 品质铸就品牌,服务造就市场,明珠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不断推出质量上乘、款式新颖、价格合理的优质产品,让每一位选择掌上明珠的顾客,切身感受到掌上明珠家居生活方式带来的舒适、温馨与快乐。 ◎ 迄今为止,“掌上明珠”家具荣获了多项荣誉1999年9月 荣获中国家具协会“中国国际家具设计奖” 2000年6月 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3年3月 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2005年12月 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006年3月 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2006年10月 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7年9月 荣获中国家协“金斧家具设计大赛”专业组金奖 2007年11月 总裁王建斌当选为成都家具行业商会会长 2007年12月 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 2008年5月 荣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称号,品牌价值达33.66亿,排名家具行业首位 2008年8月 荣获“中国家具业十大双年家具品牌” 2008年10月 荣获“AAA质量信用等级认证” 2009年6月 再获“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称号,品牌价值升至40.99亿,蝉联行业第一 2009年6月 当选“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家具行业国家标准制定 2009年7月 第十届成都国际家具展,荣获“十年全程支持奖”、“十年行业先锋奖” ◎ 成都家具商会会长成都市家具行业商会成立于2005年12月28日,由成都市工商联主管,是在成都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是成都市唯一一家市级家具社团。商会由成都家具行业的材料配件企业、生产企业、家具商场、家具设计策划企业等组成,现有会员单位近300家。 商会是政府部门的参谋和助手,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商会将重点搭建“企业与市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三座桥梁,实现“帮助企业发展,帮助老总赚钱,帮助行业提升”的宗旨。 商会主办有彩色杂志《成都家具》(双月刊)和成都家具官网:成都家具网 ◎ 商会宗旨帮助成都家具企业发展,促进成都家具产业提升。 ◎ 商会主要职能: 1.传递信息: 传递行业管理、营销、技术、金融等先进信息资讯; 2.联系政府: 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当好参谋与助手; 3.排忧解难: 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帮助会员解决困难、协调纠纷; 4.培训学习: 组织行业内管理、营销、人力资源、政策法规培训等; 5.参观考察: 组织企业开展参观学习、商务考察等活动; 6.交流联谊: 召开联谊会、沙龙、茶会等,搭建交流平台; 7.监督规范: 引导企业遵守行规行约,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监督; 8.宣传品牌: 宣传成都家具优秀品牌、推广成都家具整体品牌。 2 主任医师◎ 简介王建斌,男,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同等学历。 ◎ 擅长专业从事老年病、老年糖尿病20年,能熟练处理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对老年糖尿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协助科主任参与危急重病人抢救,组织协调科内疑难病例讨论及全院内科疾病会诊工作,担任轮转学生和实习学生的带教工作,担任新疆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以及医院体检任务,善于运用新知识,积极撰写论文,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3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系主任,教授, <<德语学习>>副主编,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 主要学科 翻译学、篇章语言学 ◎ 人物经历1973--1975 北京同乐小学 1975--1982 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1982--1986 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1988 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翻译学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8--1991 借调国家教委外事局主管中德教育交流,任教委领导首席德文翻译并多次陪同教委领导出访 1990 被评为讲师 1991-- 1996 受国家教委派遣赴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翻译学及日耳曼语言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magnum cum laude)并获博士学位 1996--至今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任教,教授大四及研究生经贸口译、国际会议同传及翻译理论,并任德语学习副主编 1997.9. 被评为副教授 1997--至今 担任德语系副主任 1999.4. 受高校外语指导委员会委托承担高校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德汉·汉德高级会议口译”课题项目 2002. 9. 被聘为正教授 2005.8. 在德国美茵茨大学翻译学院讲学(同传) 2005.12. 在台湾辅仁大学讲学 ◎ 主要翻译实践-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多次为朱镕基总理做口译 -自2002年起每年为德国总理施罗德访华做同传 -2003年5月为德国总统约汉内斯·劳访华做同传 -自1997年起为西门子全球总裁冯必乐做首席翻译 -2005年5月为德国议长访华做同传 -2006年5月为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做同传 现已发表的专著、译著及论文 1. 德文专著 Werbewirksamhandeln in einer fremden Kultur. Eine Untersuchung interkulturellerUnterschiede zwischen dem deutschen und dem chinesischen werbendenSprechen aus 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licher Sicht. (在异域文化中进行有效的广告攻势-从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中德广告语间的文化差异),1996年由联邦德国PeterLang欧洲学术出版社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全书241页。 2. 德文译著(合译) Tibet:Land und Leute (我的家乡--西藏),该书德译本共254页,1991年由外文出版社在京出版,本人承担两万字的翻译。 3. 德文译文(合译) Zauberwürfel(魔方),该译文刊登在德国波恩Engelhardt出版社出版的<<龙舟>>(Drachenboot)杂志1988年第二期上。 4. 德文论文 Auchin China gilt: Nomen est omen. (在商业活动中以名晓物)该文1995年9月6日刊登在德国商报<<Handelsblatt>>上,篇幅为半版。 5. 德文论文 ZurÜbertragung deutscher Markennamen ins Chinesische. (论德文商标的汉译)该文被刊载在德国莱茵-内卡地区工商经济(IHKWirtschafts-magazin Rhein-Neckar)杂志1996年8月号上。 6. 德文论文 Markennamenin China. (商标在中国)该文被刊登在<<下萨克森州经济>>(NiedersächsischeWirtschaft)杂志1996年9月号上。 7. 德文论文 ZurSkopostheorie. (论现代西方翻译学中的目的论)该文被刊登在<<德语学习>>1997年第1期上。 8. 德文论文 DieSkopostheorie sowie deren Beitrag zur modernen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论费耳梅的目的论及其对现代西方翻译学的贡献),该论文为1999年8月21日至8月24日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亚洲日耳曼学者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并于2000年被收入会议论文集在日本出版。 9. 德文论文 Translatologie- einPositionierungsversuch(翻译学定位尝试),该论文为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日耳曼学者大会上所做的报告并于2004年被收入会议论文集由外研社出版。 10. 德文论文 Translatologie- ein Positionierungsversuch(翻译学定位尝试),该论文被收入Literaturstraße:Chinesisch-deutschesJahrbuch für Sprache, Literatur und Kultur: Band 4, 2003, S.259-270《文学之路》,2003年在德国由Köhigshausen&Neumann出版社出版。 11.中文论著(合著) 《世界名诗鉴赏词典》,该书共265万字,1990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德国部分2万字。 12.《世界大学名录》上,下两册,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1991年由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德语国家大学部分。 13.《德汉-汉德词典》,外研社2003年1月出版,本人承担全书德汉部分的五分一。 14.《精编德汉-汉德词典》,外研社2003年6月出版,本人承担全书德汉部分的五分之一 15.《德汉金融词典》,外研社2001年9月出版,本人承担全书的审校。 16. 德汉译著 《中德行政法现状》,该书共31万字,系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合作研究项目,1998年4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1万字,P.117-127。 德汉译著《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该大型画传共13万字,208页,系商务印书馆1998年重点出版项目,已于1998年5月由该馆出版。 18.德汉译著 《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该书共40万字,系美国福特基金会在华重点项目,已于1998年11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全书德国部分,共5万4千字,P.1-30;P.50-85。 19.德汉译著 《白度母-文成公主入藏记》,该书共30万字,本人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1/5的翻译工作并负责审校。该书已于2000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出版。 20.德汉译著 《德中关系评价》,德国阿登纳基金会1999年12月出版。 21.德汉译著 《德国公共财政对中小企业财政支持的手段及经验》,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1999年11月出版。 22.德汉译著 《德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其对促进措施的应用》发表在《中小企业与融资》一书中,P.39-49,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23.德汉译著 《中德人权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该书系中德两国法治国家对话内容之一,共26万字,2000年9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本人承担近2万字,P.33-35;P.53-65。 24.德汉译著 《对行政的法律约束和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该书共27万字,系朱镕基总理及施罗德总理所倡议的中德法治国家对话内容之一,2001年由德国外交部出版,本人承担1万5千字,P.197-202;P.268-278。 25.德汉译著 《康拉德阿登纳:一位伟人永恒的政治原则》,德国阿登纳基金会2001年12月出版。 26.德汉、汉德译著 《中国-德国2000年环境合作大会文献汇编》,该书共50万字,由朱镕基总理及施罗德总理分别撰写序言,2001年12月由德国外交部出版,本人为该汇编项目主持人及主要翻译。 27.德汉译著 《国际人权公约在德国的实施》,发表在《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一卷,P.181-18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28.德汉译著 《恐怖主义:定义及几点结论》,德国阿登纳基金会2002年4月出版。 29.德汉译著 《关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国际比较》,德国阿登纳基金会2002年12月出版。 30.德汉译著 《人权发展与法制建设》,中德人权对话论文集,新星出版社2002年出版,全书共24万字,本人承担德方全部报告翻译,P.26-35,P.49-56, P.63-74 31.德汉译著 《今天如何评价全球化?-关于该话题的理性思考》,德国阿登纳基金会2003年7月出版。 32.德汉译著 《法律与全球化》:《宪政与全球化》、《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德国阿登纳基金会2003年出版。 33.德汉译著 《竞争法》,德国阿登纳基金会2004年出版。 王建斌教授,中国著名德语口译,多年来一直在德中经贸谈判场合(其中包括引进上海磁悬浮列车等一系列谈判)、国际会议以及两国领导人会谈时担任口译工作。1964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学习德语,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小,附中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获德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和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联邦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多次为朱鎔基总理做口译、为德国总理施罗德、默克尔访华做同声传译。 博士学位论文(德语) Werbewirksamhandeln in einer fremden Kultur Kurzbeschreibung(德语内容简介) Ausdem Inhalt: Interkulturelle Wirtschaftskommunikation aus derübersetzungswissenschaftlichen Sicht. 4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汪家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5 延庆县医院心内科主任◎ 人物简介男、 中共党员,心内科主任医师,现任延庆县医院心内科主任,1985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学系,1988年至2001年在北京市首钢医院工作,其间率先成功引入心血管介入诊断治疗技术,积极参与了首钢医院心导管室的创建工作,是首钢系统心血管介入医疗事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并获得了首钢总公司级1998年先进工作者。 ◎ 人物事迹该同志于2001年8月因人才引进到北京市延庆县医院工作,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工作刻苦努力,能把握医学科学发展的前沿,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延庆县的环境、病人的经济和医疗设备的情况,充分发挥现有的医疗资源,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日常心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充分利用延庆县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条件,引入循证医学方法,开展了心血管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机械通气(呼吸机)的规范化治疗;围手术期病人心肺功能监测及评价;开展了心律失常的电复律治疗,引入Holter设备,对心律失常及冠心病进行科学评估及治疗;引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系统的管理、预防和治疗;开展运动心电图试验检查,评价和诊断冠心病患者。开展了加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工作,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延庆县旅游服务做好必要的医疗保障工作。 该同志尤其在心血管介入诊治技术见长,精通冠状动脉造影、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安置心脏起搏器及术后随访、心包穿刺引流术、外周血管造影及经皮穿刺动脉腔内成形术(PTA)及支架术。精通主动脉腔内气囊反搏术(IABP)及生命支持技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swan-ganz导管术)在危重病人抢救当中的应用。熟悉大型血管造影机(C型臂)的操作及维护,数字减影技术(DSA)。精通机械通气技术(呼吸机)。为了把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于延庆县,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参与引进大型医疗设备OEC-9800血管造影机、PRUCA多导电生理仪及相关附属设备,亲自起草制定了导管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技术规范,严格各项管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于2002年7月在延庆县正式开始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成为此项技术在延庆县的重要创始人之一。 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及实习医师。该同志是张家口医学院临床教学心血管专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科内及院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讲座,开办了心血管规范化诊断及治疗学习班、科研论文写作与临床学习班。举办了学术专题查房,疑难病人查房,教学查房,多科室联合的大查房等,提高医护人员的科研意识,提出科研就在身边,科研就在临床。该同志是北京市优秀人材培养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卫生系列延庆县的唯一主持人。启动人才培训计划,先后选送多人参加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选送5人到上级医院学习,选送1名优秀青年医师攻读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多次请上级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到我院讲课。已在心血管专业形成了人才梯队。到延庆县工作以来先后在国家级学术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篇,获北京市级奖2次,延庆县政府级奖1次,延庆县卫生局级奖1次。 6 陕西子长县县委常委王建斌,男,1963年1月生,陕西省洛川县人,汉族,大学文化程度。 198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年7月参加工作。 1979年10月至1981年7月在陕西省延安师范学校学习。 1981年7月至1982年7月在洛川县城关中学任教。 1982年7月至1990年8月在洛川县中学任教(期间: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延安教育学院数学专业进修)。 1990年8月至1992年10月在中共洛川县委组织部工作。 1992年10月至1995年2月任洛川县原后子头乡政府副乡长。 1995年2月至1997年4月任洛川县原后子头乡党委副书记。 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任洛川县京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1998年3月至2001年9月任洛川县旧县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2001年9月至2001年12月任洛川县原后子头乡党委书记。 2001年12月至2006年8月任洛川县凤栖镇党委书记(期间: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参加陕西省委党校法律专业本科班函授学习)。 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任洛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07年9月任中共子长县委常委。 7 海南省定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建斌,女,1968年1月出生,汉族,河南洛阳人,在职大学学历,1988年2月参加工作,民革成员。历任海南省海口市城市规划局新华区规划国土监察分局副局长、城市管理局综合管理科科长、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科科长、海口市龙华区政府副区长、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处级审判员。现任海南省定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正处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