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家岗 |
释义 | 概况王家岗(wang jia gang)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唐家庄街道境内,建制王家岗街居委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已迁),属于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唐家庄街道办事处管辖。距古冶区政府350米、唐家庄街道办事处200米,地处古冶区金山开发区(古冶新城)中心东南部,东边是古冶区税务局、国税局、太阳石花苑小区,南面是开滦东方发电集团公司、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开滦唐家庄矿、唐山广信公司、风帆股份(唐山)公司,北侧是新华楼社区、银行工房,西部是古冶新城、京山社区、劳动工村。古冶区最大的铁路、公路交通岗,公交204、205、213 、217路、多条长途客车、通勤班车均在此设站。主干道有京山道、唐林路、永安路,京哈铁路、205国道过境,交通四通八达。 历史王家岗由于地形为小山岗而得名。商代属孤竹国,春秋为山戎地,战国时属燕国,西周属幽州右北平郡,三国时属曹魏辽西郡海阳县,晋、南北朝时仍为海阳县属地,北齐时并入肥如县。隋朝属右北平郡卢龙县,唐时属河北道平州,宋时为契丹辖地。契丹置滦州后,一直属滦州。辽代时大部为滦州石城县所辖。辽保大三年(1123年)滦州归属北宋,北宋改石城为临关(又称临闾)。半年后,金破平州(今卢龙、滦州属之),归金管辖。金至宁元年(1213年)滦州属蒙古。四年后(蒙古太祖十二年,公元1217年),蒙古任命鲜卑仲吉为滦州节度使(卑家店人)。蒙古至元五年(1268年),蒙古将石城并入义丰,全境又属义丰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义丰并入滦州。明永乐二年(1404年),滦州土著户编社,外来户编屯,下设65个社、屯,全境村庄大多数孩古社、广益屯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社、屯,建警区,全州划为10个区,王家岗属第十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无变化。 王家岗由散户居住向城镇雏形演变,始于19世纪80年代林西矿建矿之时,储量丰富的优质煤炭和林西矿、赵各庄矿、唐家庄矿的建立是居民区形成的决定因素。“洋务运动”中,以清朝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为了加强国防力量,开始兴办工业,开发煤、铁矿。清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奏准朝廷,派候补道员唐廷枢“勘察开平煤铁情形”,次年成立了开平矿务局。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筹建林西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袁世凯筹办的滦州矿务局于宣统二年(1910年)建成赵各庄矿;其后,开平矿务局、滦州矿务局合并,称开滦矿务局。合并后,民国7年(1918年)筹建唐家庄矿,民国13年(1924年)建成。3矿建立后,这一带民称“东三矿”即:林西、赵各庄、唐家庄。 唐家庄矿建成后,王家岗也发展成了煤矿生活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厂矿的建立,出现大批产业工人,人口激增;富丽豪华、环境优美的“员司房”(是外国资本家以及为其服务的高级员司)与低矮、阴暗、潮湿的“锅伙”并存;街衢定型,城区面貌逐渐显现。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东三矿城区的基本轮廓和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如商业、服务业、修理业)已初具规模。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