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辉萍
释义

王辉萍(1930年-),男,汉族,上海市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系浦东王氏医家第九代传人,擅长男女不育、女性不孕、男妇更年期综合症、月经病(月经失调、痛经、崩漏、经期诸症及经断诸症)等妇科病;内科对溃疡病、高血压病等肝脾肾诸病也颇有研究。

中文名:王辉萍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0年

职业:医生

毕业院校:上海新中国医学院

背景

王辉萍幼承庭训,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毕业后随父襄诊多年,学习家传临床经验。解放后曾参加上海卫校医训班,学习西医内科专业;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内科进修班,进修内科中医师资专业。1956年2月入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任内科中医师。同年9月调上海市公费医疗医院(延安医院)中医科,任中医师。1963年曾随上海第一医学院妇产科医院唐吉父主任进修1年。1970年12月调昆明市延安医院中医科,任中医师、副主任。1982年获副主任医师职称。兼任昆明医学院教学医院中医教学组组长、昆明市盘龙业余大学医疗系主任、昆明军区军医学校西学中班中医教员。1984年4月调上海市川沙县(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任副院长、内科副主任。1987年获主任医师职称。1992年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新浦东中医学》杂志副主编。1993年被上海市人事局、卫生局、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指导老师,1995年任浦东新区首批青年人才带教导师。通过工具书可阅读笔译日文医学专业资料、常用日语生活会话。

荣誉

王辉萍从医50年,从事中医内、妇科门诊、病房诊疗工作,中医学基础、临床及专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临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诊治,擅长男女不育、女性不孕、男妇更年期综合症、月经病(月经失调、痛经、崩漏、经期诸症及经断诸症)等妇科病;内科对溃疡病、高血压病等肝脾肾诸病也颇有研究。治疗常配合心理疗法,善用傅青主、朱丹溪、张景岳诸法,疗效明显。从1956年至今的40余年中,在沪、滇、先后参加20多个科研组、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及老中医经验总结,其中大都写出论文,已发表20余篇。在中医药教学方面,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传授经验,毫不保留。曾任昆明市、川沙县、南汇县等地中医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川沙县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昆明市中医学会理事,川沙县中西医结合会副主任。1978年获昆明市科技大会个人奖及集体奖各1项,1980、1982年获昆明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各1项,1973~1983年7次评为昆明市延安医院先进工作者,1989年川沙县人民政府记功1次,1991年川沙县人民政府评为川沙县优秀科技工作者。

主要事迹

王辉萍认为治病需要求本审因,详察细辨

辨病机是治疗的前提,只有辨证清晰准确,才可言立法选药精当。先生以八纲辨证为主,结合脏腑、三焦、奇经八脉等,把阴阳、表里、寒热、脏腑、病因等情况搞清楚,先生在辨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告诫学生:“辨证是治疗的基础,其关键是要抓住主要症候,要辨清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辨明阴阳盛衰,要辨清正与邪的虚实,又要辨明标本轻重缓急”。王师以治妇科病而盛名于外,他对傅青主女科的学术思想颇有研究,探求病因病机务求其本,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但他不拘泥一家之见,熟读《金匮》、《伤寒》、对自已祖先的流派有继承和发扬,分析问题,思路开阔,处理能力全面、正确,在临床中不抱门户之见,师古不泥古,积极吸取现代医学理论,做到“西为中用,古为今用。”

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大量开展和研究成果,给中医的辨证施治增添了新的治疗法则,通过西医的检查,化验、诊断,使中医更深刻地了解了疾病的本质。先生积极应用新医学、新理论,在求因时病证结合,中西合参,彻底弄清疾病的基本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故在他的脉案中能常常体现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学术思想。例如,炎症性疾病可辨为湿热、湿毒、瘀血,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为主;基础体温单相可辨为阳气功能不足,治疗以温阳为主;子宫发育落后,当是肾虚为主要矛盾,治以益肾着手。

脾平和,则经候如常。”王老认为唯有促进脾气运化,药物才能吸收,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能。

王师认为治病要因人施治

病和症都离不开机体而出现,从某种意义来说,病和症都是以人体体质为基础并以其为机转的。临诊应十分重视患者的体质,它是决定治疗法则的重要依据,是攻是补抑或攻补兼施,要看患者的体质--正气的虚弱。徐灵胎在《医学源流》中认为:“天下有同此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唯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夫七情六淫之感不殊而受感之人各殊,或身体有强弱,质性有阴阳,生长有南北,性情有刚柔,筋骨有坚脆,肢体有劳逸,年龄有老少,奉养有膏梁藜藿之殊。心境有忧劳和乐之别,更天时有寒暖之不同,受病有深浅之各异,一概施治则病情虽中,而于人体质迥乎相反,则利害亦相反矣。”故治疗必须审其有余不足,补虚泻实,应根据人体体质类型而异。同一疾病由于不同年龄治疗也有区别,《河间六书》说:“童幼天癸未行,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说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病机,治法就应改变。例如,女子在青少年时,肾气初盛,发育未完全成熟,如因病伤及肾气或先天不足,都可影响冲任通盛,引起月经失调,治疗应以补肾为主;中青年妇女肝气易郁滞,再因胎产经乳数伤于血,使肝失所养,故治以养肝疏肝为主;老年人经断前后,肾气衰,气血虚,必须赖后天水谷精气滋养,故治疗以健脾养血同时,必须辅以补肾精之品方能获效。

证治经验

综述

经期诸证是指月经前后出现的各种证候,是除了痛经、腰酸等妇科情况以外的全身各种症状。在历代文献中,本证记载不多,现在研究的也颇少。根据临床体会及文献所见,王辉萍对经期诸证进行了归纳探讨。

对经期诸证作了详细的证候归类

经期诸证包括了全身各系统的病变,表现为临床各科的多种症状,较为复杂。总结收集了50余个,按系统归纳整理成如下六类:

(1)精神神经系证候:经前头痛、经行眩晕、经行不寐、昏厥、烦躁易怒、癫狂、痫证、抽搐、震颤、胁痛、精神异常、明显疲乏等。

(2)消化系证候:经行泄泻、呕吐、腹胀、善食、口疮(口糜、口疳)等。

(3)出血性证候:经行吐血(错经、逆经、倒经)目衄、耳衄、乳衄、脐内出血、便血(差经)、指(趾)甲下出血、紫癜等。

(4)泌尿生殖系统证候:经前乳胀、经行浮肿、吊阴痛、环腰痛、下腹重痛、泄水、小便痛、尿频、尿感、性欲亢进、外阴搔痒、外阴溃疡、阴吹等。

(5)外感呼吸系证候:经行发热(触经伤寒、触经感冒)、热入血室、感冒(血伤风)、喘息、咳嗽(血痰)、声哑、鼻溢、身痛等。

(6)皮肤证候:经行瘾疹(风疹块)、面部痤疮(粉刺)、手足起泡、皮肤疮疹(血风疮)、全身皮肤及粘膜红斑大疮。

另外,还有经期吐蛔、目暗、四肢麻木、口渴、腿痛等。

主张经期诸证归属于中医妇科月经病

经期诸证按现代医学理论,似可全部归属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但王师认为两者不能划等号。本证有出现经行时,也有出现于月经方净的经后者,加之证候繁多,范围较广,故不能由现代医学某一疾病所包括。例如经行腹泻患者,经方净的经后者,加之证候繁多,范围较广故不能由现代医学某一疾病所包括。例如经行腹泻患者,或原有慢性肠炎史,平时较少发作,每值经行或经前,肝强脾弱,旧病易发,当不可把慢性肠炎排除,认为只是肠道的水份潴留。又如经行感冒,在四季不分的云贵地区发病率很高,其他地区就相对少见,这种明显的区域差异,也不能单纯地解释为呼吸道粘膜的水肿,这类情况并不非少见,因此说明经期诸证牵涉面较大,可以包括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但两者不相等同。

本证各证候可以单纯出现,也可以成群出现,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例如经行吐血、经行发热、经行吐泻等大都单独出现;而经前乳胀或经前头痛常与烦躁易怒同时出现。更有经前头痛、经前乳胀和经行泄泻呈交叉型出现的。证候虽各异,病机也不同,然与经期都密切相关,是机体各系统发生紊乱而产生的综合病态。应将“经期诸候”归属于中医妇科月经病中,作为一个独立病种,按病机分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认为经期诸证病机主要是阴阳乖戾和冲任失调

经期诸证包括多种证候,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主要由于经前后的阴阳乖戾和冲任失调,表现为肝脾诸脏功能失常,尤以肝为主。临床辨证时,肝病有肝郁气滞、肝旺脾虚、肝阳上亢、肝胃实热、肝肾阴虚;脾虚可致湿盛,包括湿热,痰湿和寒湿,也可引起心脾不足、气血两虚;肾虚主要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其次是肾阳虚。此外,因气滞致血瘀,因虚损致营卫失和,临床上都不少见,经期若存在各种失调和失常的因素,情绪波动或心理变化都易诱发本证。

认为经期诸证的治疗以和法为主

经期诸证的症状虽各异,但病机主要是冲任失调、肝脾肾病变,故治则首先是调冲任、理气血、以和法为主,然后按临床表现,分别辨证施治。如肝郁气滞,治则为疏肝理气,和血调经。治疗时一要抓住特点,谨守病机,二要辨证以诸证表现为重点,又须结合月经情况,标本兼顾。同时,因本证发病时间有特殊性,用药时机必须灵活掌握。如经前症状同时或即将出现前即开始用药,至经行症状缓解时方停药,连续数个疗程,可获良效。另外,经期前后易情绪波动和出现心理变化,应避免不良刺激和进行心理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