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桂荣 |
释义 | 王桂荣1960年8月出生于江苏连云港,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曾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已卸任引。曾被评为“山东省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多次获得校级先进个人等称号。 中文名:王桂荣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连云港 出生日期:1960年8月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山东省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代表作品:1.大力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2.境外勘探开发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桂荣,女,1960年8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曾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已卸任。主要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研究投资经济、企业管理、经济评价、能源经济等方向。主讲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多门。主编教材3部,合编教材及专著3部,其中《创造与创新经营》教材是石油大学“十五”重点教材,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20多篇。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作为负责人主持14项,多次获得科研成果奖。曾被评为“山东省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多次获得校级先进个人等称号。 论文及著作1.大力加强研究生的创新教育 2.境外勘探开发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3.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对策的探讨 4.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5.Research of the Application of ISM of CNPC Oversea Investments in Oil Projects 6.我校大学生创造学教学与研究的问题及对策 7.对我校研究生创新教育问题的思考 8.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失真问题的思考 9.“课程诊断”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0. 促进我国城市“负人”良性发展的思考 11.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12.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分析 获得荣誉1.2007《高新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及区域创新机制建设》 2.2007《经济学简明教程》东营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对我校大学生开展创造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7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4.《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2007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5.《创造与创新经营》荣获2007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6.2008《胜利油区难动用储量整合管理与应用》,被审定为中国石化集团企协第十五届一等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7.2008《我国经济发展对油价波动的敏感性测度分析》荣获东营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8.2008《高新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及区域创新机制建设研究》荣获东营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9.《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2008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 2.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桂荣,山东广饶人。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语学院俄语系。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大众日报社助理编辑,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安徽作家协会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3.中医副主任医师王桂荣 1936年12月出生,副主任医师。1955年毕业于吉林省卫校(后改吉林省医学院)。 个人成就从医四十余年刻苦钻研,对技术精益求精,曾多次进修深造,从而掌握了中西两医技术。先后晋升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曾担任舒兰市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职务。退休后于舒兰市利康药店坐诊。坚持中西医结合,诊断准确,对疑难病诊断经验丰富,重视并发病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准确无误。制定了独特的煎药、服药方法,保证了疗效,从而以中西医两法诊断,以中医辨证施治,中药、针灸治疗常见多发病及疑难病。擅长儿科,对肺炎、腹泻、胆囊炎、急慢性肝炎(尤其甲乙型肝炎)心肌炎、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冠心病、肾炎、小儿营养障碍、贪血等,均单纯中医治疗,效果显著。 社会荣誉曾担任县直卫生系统学习班、保育员培训班、妇幼保健班、妇儿科西学中班等兼职教师。撰写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小儿肺炎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吉林市儿科分会年会交流,并入汇编,“浅谈四诊八纲”1980年获院内一等奖;“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小儿肺炎体会”参加了东北三省小儿呼吸疾病学术会议交流并汇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炎”1983年获院内一等奖,“肾病综合征治验”1984年获院内一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一得”1985年获院内一等奖,“小儿病死155例动态分析”在吉林省三届儿科学术会交流并入汇编;“小儿肺炎乏氧及氧疗法之管见”在东北三省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交流会交流并汇编。 4.锦州京剧团团长王桂荣,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劳动模范、锦州市特等劳动模范等。曾经荣获过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民进锦州市委副主委,2009年初被选举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所带领的团队锦州京剧团被评为2006年省级文明单位、2007年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锦州市十大功勋团队等。 个人作品王桂荣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长于动乱的“文革”期间,书没读多少,可样板戏没少唱,崭露头角的她被锦州京剧团破格收录。与众不同的她一边参加学习培训,一边上台演出,尽管是配角,是龙套,她还是那样认真入道。在启蒙老师刘雪艳的耐心指导下,王桂荣系统扎实地学演了《武家坡》、《女起解》、《三堂会审》等传统曲目。为获梅花奖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二十岁以后,社会上传统戏恢复演出,为她从事京剧演出艺术生涯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功底,她从师于全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在孙老师悉心栽培下,王桂荣先后主演过《酒魂》、《痴梦》、《杜十娘》、《金玉奴》、《玉堂春》、《四郎探母》、《无名碑下》等 20 多出传统戏和现代戏,受到好评。 国际享誉在此基础上,她又出访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法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及讲学,主演的剧目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这期间,她经常参加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文艺晚会等大型的演出。 2001 年她作为东北三省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尚小云诞辰100周年的演出活动,受到了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应邀成功地主演了歌剧《江姐》,在《看不透你的心》等五部电视剧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成就与荣誉她还多次在国家、省级专业比赛中获取大奖,为省、市争得了荣誉。1995年获得辽宁省戏剧玫瑰奖;1998年获全国戏歌大赛银奖;1998年获辽宁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表演奖;1998 年由她主演的京剧电视艺术片《痴梦》获全国电视戏曲展播金奖和辽宁电视文艺评比一等奖;2001年由她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酒魂》参加辽宁省第五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她本人荣获优秀表演奖,该剧荣获金奖,被中国剧协主席李默然誉为“镇节之宝”,同时该剧还荣获第九届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她以一出《痴梦》技压群芳,荣获金奖,成为锦州市戏剧史上获得的最高荣誉;2002年12月,作为锦州市委、市政府文化艺术的重点工程,锦州京剧团争夺全国戏剧的最高荣誉“梅花奖”,由她主演的新编历史京剧《酒魂》和折子戏专场,赴京参赛演出,博得了国家评委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赞誉。翌年3月,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王桂荣独夺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5年,王桂荣由副团长被推举为团长,她临危受命,大刀阔斧,一招接一招出手管理,挽救了锦州京剧团,也保留住了辽西京剧这颗火种。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王桂荣振兴京剧事业的第一个招法就是组织剧团赴北京、沈阳等地巡回演出,演出就有收入,就能解决生存问题,才能拢住新老演员。她还组织剧团经常深入农村、厂矿、部队、学校,送戏上门,在贯彻“双百”方针,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同时,收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及良好的社会效应。仅2006年她带领剧团就演出120场,创收70万元。 文化企业联合为了摆脱财政拨款不足,事业经费短缺的局面,她的第二个招数就是与锦州市商业银行、锦州电业局等单位举行文化企业联合,寻求企业为文化筹资,文化为企业服务的有机结合,共计融得资金60万元,确保了京剧团的生存与发展。 第三招,是大胆启用人才鼎立培养人才。《东丹王传奇》主要演员有两个角色,一个是萧太后,一个是高云云,原本剧作者和几位主演想让王桂荣演剧中的主角,但她却想,我现在是团长,应该考虑的是整体效果。团里的青年演员条件也都不错,又年轻。应该把这样的机会让给他们,团里排一出戏不容易,相信他们一定能把握住机遇,演得更好。青年演员王丹和杜程程不负众望,在艺术节上分别获得了优秀表演奖。团长的公正无私,感动了大家,也栓住了青年演员的心。王桂荣也觉得,善待他们,也是善待自己,从此大家更加相信我了。 为了京剧事业后继有人,也是为了多排戏排好戏,王桂荣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培养好团里的年轻演员。尽管团里资金紧张,但还是拿出一部分资金送杜程程等青年演员去沈师大、北京等地学习。进修后的青年演员进步很大。在多场演出中非常出色,领导和群众均给予高度评价与赞扬。 让高雅艺术进校园第四招是让高雅艺术进校园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如何使京剧艺术为大众所接受,特别是能让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呢?王桂荣把剧团拉到大专院校去演出。演出非但不要钱,还让节目主持人与台下学生互动、答题,进而让学生到台上即兴表演等等。在学生中产生极大轰动效应,同学们饶有兴趣,掌声不断,踊跃答题,争先上台,场面震撼,令人激动。学生们深受教育和启发,也喜欢上了京剧,感觉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细节决定成败。这次的校园演出,正因为事先把细节考虑的仔细,策划和创意到位,才达到 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5、全国劳动模范,汽车车间技术组组长王桂荣,沈阳华晨汽车集团金杯车辆公司涂装二车间技术组组长。 1996年,王桂荣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成为沈阳汽车制造厂涂装车间的一名工艺员。很快,她就给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小姑娘能吃苦!”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时间,王桂荣就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员工到技术骨干再到技术专家的“三级跳”。然而,正当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高歌时,噩运忽至。 2004年,32岁的王桂荣被确诊为乳腺癌。面对这毫无准备的打击,她选择了乐观和坚强。手术出院后,王桂荣照常出现在工作岗位上。此后,她每天都坚持到现场巡视,忙碌起来甚至会忘记吃药。 因为药物的副作用给王桂荣造成了严重的生理疾病及重度贫血,需要定期手术治疗并长期服药补血。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梅蕾迎寒孕情浓。如今的王桂荣仍然努力钻研业务,并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她每年为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几十项,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上百万元。 王桂荣曾先后荣获省三八红旗手、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为省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2010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6、全国公交系统劳动模范,北京103路售票员王桂荣(1963—1985),女,北京市人,中共党员,电车公司一场103路售票员,1985年被评为全国城市公交系统劳动模范。王桂荣同志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乎凡的工作中,把炽热的爱奉献给了千千万万的乘客。她在仅三年的工作时间里,走遍沿线的大街小巷,熟记地理,访遍市级先进车组,观摩学习。班上,虚心请教老师傅,班下,认真苦练技术业务。 她以满腔的工作热情,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业务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广大乘客的爱戴和赞誉。在1982年至1983年两年中她获得乘客邮寄表扬信26封,乘客表扬意见3142件。 王桂荣同志,在她患病住院期间,还时常念叨着她的同志,她的车组和创市级标兵车,她在勉励同室病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的同时,也和自己的癌症进行着顽强斗争,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王桂荣同志于1985年7月病逝后,中共北京市委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共青团北京市委命名王桂荣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模范”;同年l0月,团中央、国家城市环保部、商业部和中共北京市整党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分别发出联合通知,号召全国服务行业青年和全市党员、职工学习王桂荣的先进事迹。1987年5月5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电车公司共同为王桂荣建立的塑像在海淀区甘家口落成。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女,5潍坊医学院中医内科病,老年病副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中医临床医疗30年。 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就读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分配到潍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任教及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是山东中医学会会员。 1986年在上海中医学院进修;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在河南中医学院参加“全国中医内科助教进修班”,修完研究生全部课程,学习成绩优秀。 临床工作中,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我的宗旨,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悉心钻研,爱岗敬业,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对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兰尾炎,老年病,心脑血管病,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乳腺病,周围血管病,月经不调,闭经,产后病,呼吸道疾病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事中医教育30年,做到教书人,系统讲授中医学多门课程,每年讲课100多学时,培养出一大批合格人材,得到领导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参编著作一部,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参加学术交流会。 发表的论文 1. 参编《中医学》1991年。 2.“逍遥丸致大汗出一例”潍坊医学院学报95年第三期。 3.“小承气汤临床应用举隅”河南中医杂志96年。 4.“血脂含量与血液粘度指标的相关分析”中国医学与临床96年。 5.“银杏叶总黄酮对载脂蛋白的影响”长春中医学院学报95年第3期。 6.“再障治疗现状”现代临床荟萃96年。 7.“补肾疏肝汤治疗黄体性不孕48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96年第6期。 8.“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T3、T4与外周血细胞相观性研究”中级医刊92年第8期。 9.“辩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61例”山东中医杂志95年第二期。 10.“补阳还伍汤治疗心绞痛22例”潍坊医学院学报97年第三期。 中国计量学院研究生部教授个人简历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504 学位/学历 博士 职 称 副教授 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方向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交流电机驱动控制 本科:1995.9~1999.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检测技术及仪器仪表专业 工作:1999.7~2000.8,鹤壁煤业集团公司,技术员 硕士:2000.9~2003.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博士:2003.3~2006.9,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工作:20006.9~今, 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 在研课题 1. 磁浮列车用混合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电磁性能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Y200805935 2. 新型高性能磁浮直线电机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Y1110813 3. 高速磁浮列车阻力模型系统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究”项目子课题,项目编号:115-05-XF-042-1; 主要专著 王桂荣,韦巍等 TR08磁浮列车空气隙磁通密度的计算方法 电工技术学报,2006,21(7):1~5。(EI收录,收录号:DIJXE5) 王桂荣,韦巍等 磁浮列车驱动力和悬浮力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7,41(3):441~444。(EI收录) 王桂荣,韦巍 TR08磁浮列车驱动控制模型研究,电力电子技术,2007,41(1):57~59。 王桂荣,韦巍 基于小波变换的同步电机IP位置控制器在线设计 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1476~1478。 祝磊,雷建军,王桂荣,顾德英 RSView32和MATLAB之间的通讯 微计算机信息 2003, 19(2) 58~59。 赵卓,刘万军,王桂荣 基于UNIX操作平台下的EPICS实时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3,16(3) 35~37。 参与项目 1.网络环境下磁浮列车运行速度在线优化、控制和仿真研究,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高速磁浮交通技术重大专项”子课题,项目编号:2005AA505101 2.PHG氢氧发生器智能控制系统(横向) 3.自动流体筛粉机电控系统设计(横向) 4.生丝检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学科 化学工艺 职称 教授 导师类型 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历 1985年6月本科毕业于河北工学院化工系无机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8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自1985年7月本科毕业在本校工作至今。 研究领域 绿色化工反应过程及催化剂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工工艺及催化剂;化学反应工程、反应过程开发放大研究。 代表性论著成果 发表论文: 1.马丹,王桂荣,王延吉,赵新强.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乙酸锌催化合成2,4-甲苯二氨基 甲酸甲酯的反应机理.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2) 87-91 2.G.R.Wang,Y.J.wang,and X.Q.zhao.Kinatic and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fDimethyl Toluene-2,4-Dicarbamate Synthesis. Chem.Eng.Technol, 2005,28(12)1511-1517 3.王桂荣,赵新强,王延吉.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化 学工业与工程,2005,22(1)8-13 4.王桂荣,王富民,辛峰,赵学明. 利用分形几何确定多孔介质的孔尺寸分布, 石油 学报,2002,18(3)86-91 5.王桂荣,王富民,辛峰,廖晖,赵学明,李绍芬.利用新型扩散池测定多孔催化剂 的曲折因子,石油化工,2002,31(1)14-17 在研项目 苯酐法合成蒽醌过程中固体酸催化剂及工艺研究.(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项目编号:B2007000016) TDI绿色合成技术研究与开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6213005D)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