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广义
释义

王广义(1983年—),医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党员,副研究员,医学分子生物学专家,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2008年归国后被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调至中国肝病临床研究基地、烟台解放军107医院,担任分子生物实验室主任,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副研究员,三九健康网传染科特邀咨询专家。

1.医学生物学专家

学术论文

“中国医学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会员,在肝癌的微创治疗、肝癌遗传基因学和病毒性肝炎的细胞生物治疗领域多次取得重大突破,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2篇,省级学术论文6篇,在全国全军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肝脏血流变学》《肝癌基因治疗学》《病毒性肝炎基因治疗学》三部,参编《肝脏分子生物学》《肝脏细胞遗传学》《肝癌微创治疗学》《肝脏动脉造影术》等著作。

成长历程

王广义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聪慧过人,勤学好问,6岁读小学连跨两级,10岁升入初中,16岁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记忆力超群,思维新奇独特,动手能力极强,被很多老师和同学喜爱,戏称其为“少年天才”,2004年大学毕业,获得第四军医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同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一举考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Pritzker))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系,只用了4年时间就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学术研究

王广义在医学分子生物学上的独特见解为很多国际著名学者所认可,在校攻读博士期间,就有多家国外著名科研机构向其发出邀请函,然而他从小受到的爱国教育使其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要把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奉献给自己的祖国,要为中国的强大而奋斗不息。2008年,王广义回到了离别4年的祖国,归国后受到了国家卫生部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

2009年7月,王广义博士带领他的科研组成员与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研究的“肝癌分子生物学治疗理论探索与实践(Liver Cancer Treat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开始应用于临床肝癌的治疗,首开了中国在肝癌分子生物学治疗领域的先河。

2.画家

简介

1957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1989年参加“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展出《毛泽东》等8幅作品。1990年调入武汉湖北工业学院任教,开始创作《大批判》;参加美国加州亚太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作品《圣母子》被亚太博物馆收藏。1991年《北京青年报》(3月22日文化版)以“王广义现象”专题版介绍《大批判》;同年《大批判》获邀参加“波普国际邀请展”(意大利米兰),发表在意大利《Flash Art》封面。1992年《大批判》参加“中国前卫艺术展”(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89中国新艺术展”(香港);《大批判》在“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获文献奖;由吕澎等合编的论文集《当代艺术潮流中的王广义》出版。1993年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1994年参加“第22届圣保罗双年展”、“国际艺术邀请展”(韩国汉城国家当代美术馆)。1995年参加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地莫尼卡美术馆“中国前卫艺术15年大型画展”;西班牙马德里蒂森美术馆收藏《大批判─百事可乐》;参加“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展”(德国、汉堡国际文化工厂);参加“艺术─斯活其展”(美国、芝加哥建筑艺术博物馆)。1996年参加“第27届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亚太当代艺术3年展”(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作品《大批判》在德国路德维西美术馆和德国波恩艺术博物馆展出,《大批判─麦氏》和《大世界─必要的权力》被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收藏。参加“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获艺术贡献奖)。1998年参加 “中国新艺术展”(美国、三藩市/url]现代艺术博物馆);《大批判─555》被沈阳东宇美术馆收藏,《大批判─皮尔卡丹》被美国三藩市代美术馆收藏。2000年参加“世纪之门 1979-1999邀请展”(成都当代艺术博物馆);“窗口99邀请展”(成都上河美术馆);“进与出邀请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1年“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20年”,中国美术馆,北京;“多元城市”,汉堡艺术宫,德国;“学院与非学院”,艺博画廊,上海; 第一届艺术与设计大奖赛候选人

下一代-亚洲当代艺术

帕萨热·德雷斯美术馆,巴黎,法国“5位中国前卫艺术家”,ARTSIDE画廊,汉城,韩国;‘Transplantation in Situ’,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2年“中国的现代性”,阿罗罗·阿尔瓦雷斯·彭特亚多基金会美术馆,圣保罗,巴西;“巴黎-北京”,ESPACE CARDIN,巴黎,法国;

“欢迎中国”,萨哈蒂画廊,尼斯,法国;“TakePII”,乌斯麦勒画廊,卢塞恩,瑞士; “传媒与艺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北京;“重新解读-中国当代艺术十年”,首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图象就是力量”,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3年“中国,你好?”,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2004年 “身体-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马塞,法国。2005年 当代艺术中心-开幕邀请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柏拉图和他的七种精灵”,“OCAT”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美丽的讽喻”,阿拉里奥北京艺术空间,北京 。2006年“江湖”,提顿画廊,纽约,美国

王广义是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箭头式人物,他的作品像一个个路标,标志着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的走向。 王广义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当代艺术家,也许他最早领会了波普艺术的核心, 他将文化革命时期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与当今流行的可口可乐、化妆品图像并置,尽可能剔除所谓绘画性, 向人们直陈一种当代生活的存在。

王广义艺术风格分析

在王广义看来,与个人情感或一般情感最接近的也许是我们所称的“现代艺术”。艺术家说:“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是一回事。他们是从与自己的个人经验最贴近的,也就是说最上手的地方上手,逼向一个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不存在。这些艺术家是以激情作画。”在一定程度上讲,现代艺术比古典主义更加含混不清。现代艺术家大多保留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倾向,他们都指望艺术对一个终极问题或中心问题的解决。由于把个人的情感内容掺杂其中并有意无意地左右着艺术批评或判断,这就是为人类当代文化的课题增加了迷雾。——批评家吕澎评王广义 北京东三环华贸中心一个咖啡厅里,本报记者见到了王广义。一头长发和随意蓄留的胡须,显示着这个艺术家的艺术气质。作为85新潮运动中最知名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和舒群曾各自是北方艺术群体中创作和理论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20多年过去了,王广义一直坚持着自己在85新潮运动中所寻找到的理性精神,在艺术的阵地上战斗。在这20多年中,他认识了尤伦斯夫妇,这对夫妇以巨大的热情关注并收藏王广义的作品。 日前,在北京798的尤伦斯艺术中心成立并开幕,作为艺术中心开幕的首展,85新潮运动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强烈关注,作为85新潮运动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王广义的作品被放在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和王广义聊天,谈他的艺术发展历程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85新潮运动,那是一段对他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和他无法分割的一段历史。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对于那个充满着变化和思考的时代,王广义不但已经经历了,而且从中寻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延续至今。 波普艺术是王广义延续至今的领域,作为一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而后在美国发扬光大的现代艺术流派,波普艺术是西方社会流行文化极度膨胀、无孔不入的直接反映,主要以大量日常视觉图像构成画面。作为中国波普艺术的最早实验者和中国上世纪90年代政治波普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王广义极为敏感地领会着波普艺术的核心内容,他将“文革”时期的工农兵大批判图像与当今流行的可口可乐、化妆品图像结合起来,尽可能剔除所谓绘画性,向人们直陈一种当代生活的存在。

没有画家王广义,中国当代艺术就缺少了一个主要角色。1992年他曾经在一块帆布上信手涂鸦,“王广义是当代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由于个 性比较谦逊,王广义当时在这句话的结尾加了问号,但这个问号现在已经不具有实际意义。36岁的时候,他的作品已在中国艺术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他也因此闻名 于全国艺术界及海外。从贫困到富有,王广义通过不懈的奋斗,已经成为值得众多年轻艺术家仿效的成功典范。

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吸引了西方艺术界的想象力,确立了他作为前卫派领导者的地位。在这些作品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商品消费主义相遇冲突,王广义泰然自若地挪用那些描绘中国大步走向理想化明天的社会主义宣传画中的形象。通过这些,他用不同的西方驰名商标代表消费保护行动的忧虑。清新的线条、纯洁原始的色彩,社会主义观念与驰名商标名称之间的强烈冲突使得绘画不可能被忽视。他们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为消费主义浪潮冲击的社会大气候。两级相反的事物并置增强了王广义的意识形态混合物的视觉和谐。不同的方法和社会意识被归于同样的视觉结果。在改革开放时代,这两种对立的观念相溶于“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和邓小平关于私人积累财富是可以接受的、是好事这样的个人承诺之中。随着涌入市场份额的渴望,使得人们开始耐心克服中国复杂的进口关税市 场规则等困难。政府在此看到了利润,而人们则看到了机遇,王广义也是如此。

在混合商标名称和社会主义宣传时,王广义不需要将产品的性质和他挪用的年轻拓荒者们所解释的特定意义联系起来。现代汽车不一定与国产拖拉机相遇,奢侈 商品也不一定强调小资产阶级的装饰礼服,也不说快餐食品是健康的保证或是饥饿的治疗仪,如果是相互关联,那也几乎是偶然现象,合并是其本质:最简单最直接的事实宣言。

这一系列始于王广义边喝可乐边看社会主义书刊。迄今为止,大量的产品名称都曾出现在“大批判”中,但是最著名最多复制的是可口可乐。《大批判:可口可 乐》1992年曾被用作国际艺术杂志(Flash Art)某期的封面。照相机拙劣的复制绝对不能削减王广义方式的直接性。从最初的1993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首次海外露面,这些作品给外国观众提供了“文 革”后现代中国新时代的隐喻,这也是为什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王广义是别人所留意的一个声音,为什么他的创作风格是他人追随的对象。艺术家们尝试着模仿他的艺术效果,而另一些人则艳羡他的生活方式,不可否认地,他已成为前卫派的先驱和缔造者。

王广义的“艺术家”的意念在概念上完全是的。比如他坚持任何有关“艺术家”的浪漫想法作为一种专业手段,人们从黑暗中解救出来并将他推到聚光灯下。而 且,他认为“尊敬”和“冷静”与他所理解的和名声同样重要的财富是不可分割的。王广义没有时间像身无分文的艺术家一样呆在阁楼为艺术挨饿。他知道饥饿的滋 味也清楚它并不是什么值得尊敬的东西。一生都在贫穷中挣扎,这不是什么荣耀。那种认为多情的贫困是艺术的来源的现代观念,是陈旧过时粗俗无礼的。问题是不 是要成为一个声名显赫的艺术家,而是要成为一个构思明晰的多产艺术家,这些在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中都有所体现。

为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位置,王广义必须克服很多不利因素。他从来不为他的傲慢致歉。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做出大多数人以为不可能的事 情,名声、财富、地位和舒适,而这是所有自由主义者的追求。很多中国人和他一样都出生在无知识的工人家庭,靠“铁饭碗”养家糊口。王广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 的极端没有安全感和缺乏自我认同,所以他说他的早年是灾难,他觉得很有必要去用贫穷和失望堆成一个神话作为青年时代的外衣,而其中最紧迫的是打垮他父亲带给他的缺乏教育和没有个人自由观念的记忆。

王广义的父亲把可能是青春期反叛性看作是令人不安的危险和不符合传统规范的癖性。然而,正是王广义的家庭背景所灌输的“爱国民族主义”激情驱使着他跨 越童年压抑的环境。王广义绘画的最初尝试是直接源于自然的风景画。这些画被涂抹在从垃圾中找出的小卡片上,他将涂料涂在表面然后用最基本的油画颜料涂画。 早期的灵感来自于他努力学习的俄罗斯印象主义,以及他对俄国与哈尔滨风景自然相似之处的认知。

王广义的艺术道路

在中学他开始正式学习艺术。1972年他15岁时被哈尔滨儿童文化宫艺术班接收,每周上两次课。1974年他17岁。他与其他成千上万的高中生一起下 乡,向农民学习,在那里呆了三年。1977年他读报纸时看到大学恢复招生的消息,他知道自己有机会实现梦想了于是他马上开始忙于准备艺术学校入学考试。作 为生来并非有天赋的人,他不得不用功学习以取得好成绩。在尝试过报考辽宁省的沈阳鲁迅学院和北京东面的天津美院之后,1980年他终于被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录取。通常被全国艺术学生称作“浙美”的浙江美术学院位于杭州城南,是仅次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学府。成立于1928年的这所学院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其教师多为中国最受尊敬的艺术家。王广义进入学院与西方思想开始渗入中国几乎同时。这涓涓细流很快涨潮泛滥,学生们被飞速转变的时代氛围和国外 涌入的信息浪潮湮灭了。学生们所接触的关于生活艺术和哲学的异同的观点改变了他们的思考和创作方式。全国上下大量文化交汇酿成的新关注点为中国前卫派创造 了条件。1985年前卫派形成。

到1984年这些学生毕业时,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绘画题材或者技巧的喜好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议题是“人文热情”。早期 的前卫派又认为他是新文化展望的卫士,挑战这种人文热情观点。1988年黄山现代制作研讨会上,上海艺术家首次展示了去除政治论调的真正的纯粹现代抽象作 品。王广义立即针对此类纯艺术感情主义展开他的“清理人文热情”运动。这将使艺术摆脱所有人类情绪,使其成为纯智能的东西。“毛泽东”系列作品是这一观念的高潮体现。

1984年毕业后,王广义马上回到家乡哈尔滨,任哈尔滨建筑设计学院教师。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作为“北方艺术群体”的领导者,他就名扬全国了。在20 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艺术活动高峰中,“北方艺术群体”是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之一,“北方艺术团体”有十多个成员,都有其不同的创作方式。有些甚至更 像哲学家和作家,而不是画家。这一群人是随意而聚,就像朋友们常聚在某处闲聊,由此及彼。在团体成立几个月之内,就组织了第一次活动。之后,这个团体开始 宣传中国北方地区是文艺复兴延续的根据地。被分配到他们那里做作者和编辑的年轻的艺术史毕业生率先而起,一些被批准发行的艺术杂志开始对刊登新观念产生兴 趣。在这个运动前沿的有栗宪庭和高名潞,他们帮助筹划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艺术。“北方艺术群体”起草了“宣言”并在《中国美术报》上发表。

尽管看起来很疯狂,但一切信仰和热切的活动仍然产生了积极效果。

北方的自然环境渗出一种(即使有些寒冷无情的)健康的风格基调,似乎在暗示一种新的艺术力量产生的可能性。然而,哈尔滨成为这场东部文艺复兴的发生地 完全出于偶然。哈尔滨只是王广义碰巧呆过的地方。这一团体没有想到几年后在中国走动将会变得异常便利。因此他们修正了自己的理论以适应当地的情况。热情奔放的想像使他们愿意相信中国将成为一个文化中心,而这个中心将以哈尔滨为龙头,对现存的世界秩序重新定 位。

王广义组建“北方艺术团体”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南北双方巨大的社会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关于这一点,他曾用南北双方对待颜色的不同态度的例子 做过解释。这种态度的差别表明了社会环境的不同:东北地区严酷,而杭州则阴翳和朦胧。

这位北方人将南方的朦胧带回哈尔滨。但是创作于1985年到1986年间的“后古典”系列,都没有模仿“南方情节”。王广义出生在严酷的时代,严酷的环境 中,这一点在他的“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绘画中的冷色调中有明显的体现:画中人蜷缩在一起,似乎渴望得到一种永远也得不到的温暖和舒适。他的早年生活给他 的作品蒙上了一层永远也不会融化的冻土色彩。

从“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开始,王广义告别了风景画而转入了富有哲理的创作。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强烈的北部阴郁感,正像17世纪风景画和景物画中的冷峻森 林,或者像蒙克的著名作品《嚎叫》中所体现的那种荒凉。这种阴郁感弥漫于王广义在杭州期间一直吸纳的理性哲学:弗洛伊德、尼采、黑格尔、萨特、卢梭和维特 斯坦。绘画中设计和观念使之显得朴素和简洁。

在“后古典”系列作品中,王广义颠覆了西方艺术史上的杰出作品。他的创作虽然模仿原来的绘画,但剔除了其中宗教虔诚或英雄主义的色彩,而着力表现一种 痛苦的、冷酷的、毫无人类情感的状态。这样做的结果是:他的作品似乎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宗教给人宽慰提出质疑。他们也许是对中国缺乏一套真正的信仰系统或无 所不包的宗教情感而作的评论。无论你赞同哪一种解释,这些绘画表明,这位艺术家不完全受西方文化的禁锢,而是将优美典范作品还原成表面上平淡无奇、毫无感 情的作品。他似乎也对其他中国现实的相关性提出了质疑。

北方艺术群体再没有更多的活动了。1986年,王广义被邀请去珠海——中国最早的特区之一,较之于广阔而仍旧落后的内陆更为自由——在一所新成立的珠 海画院担任职业画家。他的天才得到了承认,他想成为一个伟大艺术家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珠海的生活与以前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很久以来,王广义一直感到孤独。1988年以前,王广义的主题多是理想主义,到了1988年,他对这一点提出了 疑问,在珠海他开始提出一套新的观点:他在珠海创作的作品表现了对世界的冷静的分析性看法,其主题的简化,由小型的块状及线条的组合特点让人想起俄国的未 来主义和苏联的招贴艺术。

尽管王广义曾经试验过装置作品和此后的雕塑形式,他仍继续扩展他的“大批判”系列绘画。这些作品在策展人和收藏家之中颇为流行,同样也受到了批评和非 议。除了羡慕之外,经常被人提问的问题是他是否应该通过一种新观念来重塑自我以及他的艺术。然而,这一系列一再复制可以看作是最佳的答案。购买者90%以 上是西方人,他们浓厚的兴趣反映了西方人所谓的艺术观,而这种艺术正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所孜孜以求的。绘画的语言主旨,符号以及对西方人自己的艺术史和 文化的参照,所有这一切,都能给人提供极大的宽慰。王广义的作品二者兼备,指出了西方对东方的新殖民主义,以及逐渐渗透的物质意义。“大批判”系列结合了 西方世界成功品牌构建的过程,并为这种成功提供了论据。创造品牌是一个有目的的情感过程。他要么让人接受,要么使人抵制。王广义使之与一些意向结合,(而 这些意向,即使对中国缺乏了解的外国人。也可以断定为中国品牌)。由于这一原因,他的作品吸收了一些对当代艺术不太注意的人的关注,使他们由于这样或那样 的原因承认了这一品牌。到2000年初,他的作品开始受到中国收藏者的注意。

伴随着成功和认可,王广义走向成熟。他的生活自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而其中部分原因无疑在于他的作品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给他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他是一个成功的“受害者”。他的艺术是时代的印记,从1985年他创建“北方艺术群体”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正迈向21世纪以及加入WTO。中国社 会政治变化不再被忽视,然而,王广义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外国人的兴趣正在不断变浓,随后一批有兴趣而又懂行的观众从大众中走来,他的作品必将在中国登上 巅峰。

作品对艺术的贡献

王广义作品的新视角妙在发现历史事件性符号在艺术当代这一语境中的媒介意义。(“文化·艺术片言论”)其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贡献在于掀起了“运用历史事件性符号作为艺术语言的明确表现事件”(引自“当代艺术思考”·作者阮云华)。

3.中国书画社研究员

简介

字伯恒,号刈萃轩主,1952年生于山东薛城,毕业于浙江美院,受教于我国书画家王学仲,马世晓,张正墨等大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社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中心理事,中华名人书画院院士,齐鲁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枣庄市书画篆刻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省枣庄市艺术馆专业书画家、高级美术师。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展出获奖并参展和收藏于日本、美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作品

1988年国画《泼墨荷花》晋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中央领导王震、万里高度评价,90年代作品入选第11届亚运会,93年国画花鸟被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中央领导收藏后给予高度赞扬。国画《秋实图》入编《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大典》,并又获得《二千年中国艺术家长卷》金杯奖。《2006年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金奖等三座奖杯及国际、国内文化艺术交流展中获银奖奖牌数枚,还有诸多作品收藏于中国艺术节,人民大会堂,中央办公厅,李苦禅纪念馆等。

1991年10月应中国书画社之邀赴北京与全国40名知名画家共同绘制巨幅百米长卷《民族之魂》的创作。1993年5月参加了中国文化部、中国书画社联合举办的“全国书画万里行”及绘制二万米长卷活动。1997年应中国艺术研究院邀请,参加了中国文化艺术研修会,作品《荷花》荣获中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颁发的全国“精品奖”。

4.解放军总医院医师

简介

性 别:男

所在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特 长:心血管内科

男,出生于1954年8月,主任医师,毕业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学医疗系

自1980年开始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对心血管内科具有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和20余年的临床经验,具有10余年的心血管监护病房管理及心血管危重病人的抢救经验。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介入性治疗。擅长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各种类型的心绞痛,高脂学征,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挽救了数千例垂危患者。实施多项新技术,在冠脉造影,PTCA,外周动脉狭窄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心脏电生理检查,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主动脉气囊反搏术和心脏临时起搏技术,超声心动图等方面具有熟练操作技能。

心脏瓣膜病治疗

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介入治疗手术,如 1986年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扩张术;1988年经皮球囊二尖瓣狭窄扩张术,1989年经导管聚乙烯海绵塞子栓堵动脉导管未闭;1990经导管Rashkind双面伞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1997经导管新式可控性弹簧圈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及经导管钮扣伞封堵先心病,心房间隔缺损;1997经导管蘑菇伞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及经导管蘑菇双伞封堵先心病,心房间隔缺损;1998年首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皮金属扩张器扩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2000年“用房缺封堵器成功封堵国内首例先心病,巨大(1 4mm)窗型动脉导管未闭”。2001“经导管蘑菇双伞封堵器封堵大缺口心房间隔缺损”;2001年“经导管新式防磁弹簧圈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2002年在国内又首先开展了膜部和肌部心室间隔缺损封堵技术,使该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多次参加国际(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及国内心血管病专业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和主持。在国内进行冠脉造影、冠脉及外周介入治疗总例数超过1000例。在国内进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超过1000余例。先后被全国10多家省、市级及军队医院邀请指导开展了先心病,瓣膜病介入治疗工作。

论文与著作

各大报纸报道了“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1998年“解放军医学信息报”报道了“解放军总医院”-“经皮经导管双伞法” 关闭心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手术。“家庭医生报”报道了“双伞法”使心脏手术不用开刀。1999年“医院建设报”报道了“王广义主任医师开展的几项新技术”。2002年医院建设报道我院心内科2002年6月4日“用定位伞堵法-成功治愈2例先心病、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人民日报报道了“不开胸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健康报报道了“蘑菇伞封堵室间隔缺损”;科学时报报道了“解放军总医院不开胸治疗先心病效果良好”;科技日报报道了“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传佳音,不开胸治疗室间隔缺损”。撰写论文90余篇。申请专利2项, 参加编写著作七部,

曾先后获军队科技三等奖三项,全军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一项,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二等奖一项,武警科技四等奖一项,军队科技三等奖一项。

现为中华实用内科杂志通讯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先心病组审稿员,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心血管病审稿员。

主要研究方向

(1) 正在从事心脏瓣膜病和经导管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心房间隔缺损和心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及系列研究工作。

(2) 经导管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心房间隔缺损和心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

(3)正开展支架瓣膜介入治疗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研制工作。

(4)国际协作科研 “PROGRESS (降压治疗预防脑中风研究)一项,主要研究者。

5.吉林大学主任医师

简介

男,主任医师,教授,著名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1956年生,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吉林省腹腔镜外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肝胆外科、器官移植、腹腔镜外科。曾于1988年、1997、2005年先后赴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肝移植外科及日本东京大学肝胆外科留学进修。

获奖情况:曾获吉林大学白求恩名医奖、师德标兵称号

上大学前,王广义是一名工厂的工人。有天晚上他在工厂加夜班时,眼睛里迸进了一粒铁屑,疼痛难忍。而车间医生却对此束手无策,他不得不在半夜冒着严寒步行到职工医院就医。医院的一位医生为他解决了问题,而且态度和善,使他颇受感动。当时王广义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做一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为群众解除病痛。

国外专家的好评

1977年,王广义赶上恢复高考第一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吉林医学院,5年学成后以总分第2名的成绩留校。198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白求恩医科大学普外科研究生,同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出国英语考试,于1988年赴英国伦敦圣乔治医学院从事器官移植、保存研究。靠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努力,王广义出色地完成了科研课题,受到了国外专家的好评,科研论文发表在顶级专业期刊《国际移植》杂志上。在导师的推荐下,他本来有机会到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心系祖国的王广义却放弃了国外的良好机会和优厚待遇,服从组织决定,毅然于1989年举家回国。回国后,王广义1991年考取我国著名外科学家谭毓铨教授的博士,1994年毕业后留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工作,由于医教研三方面成绩突出,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并担任普外科副主任。1997年他又赴世界著名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学习肝移植。这个中心是由现代肝移植之父Starzl创建,聚集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级医学专家,使其受益匪浅。1998年学成回国后,2000年担任普外科主任。2005年,他又赴日本东京大学学习肝胆切除手术,大大提高了他的医疗水平。

怀着求知若渴的心,王广义几次出国留学,又以拳拳赤子之心学成归国,每次他都使科室的医疗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医者仁术 奉献无余

医者仁术。当记者问到医生应具备哪些素质,王广义将奉献精神列在了首位。怀着对医学事业的无限热爱,他将一腔热血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岗位,奉献给了广大的患者。

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每天超负荷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甚至没有节假日。“很多人讲,按照《劳动法》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但这对医生恐怕是行不通的。”王广义不无幽默地说。按规定早上8点是上班时间,他每天都提前一个小时到医院,完成这一天的查房工作,了解病人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完善治疗方案等。这些还都是零碎事,最主要的时间是要着手这一天需要完成的手术,往往下班了还有各种病人等待着他去关切。

因为王广义在省内和国内享有很高的声望,大量的省内外的患者慕名而来,希望他亲自主持手术,其中很多都是辗转看过多家医院都不能治愈的患者。“有的医生怕担责任,对重病患者不敢接收,这个摇摇头,那个叹叹气,留给患者及其家属的只有焦急和失望。患者到我这里来也许是抱了最后的希望,我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必须尽全力为他们治疗。”作为主任医师,一些高难度的手术也必须由他亲自出马。他走在漫漫医学之路上,辛勤地劳作着,因为在他心中早就立志要为它奉献。自1999年6月任主任医师以来,其门诊诊疗近万人次,诊疗住院病人达3500人,手术近3000人次,查房800次,会诊及解决疑难病例350余例。医生的价值,或者说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这奉献中。

不管是富人或穷人,老人或小孩,熟人或陌生人,王广义都一视同仁,以爱心待之,忧其病痛,喜其痊愈。医疗费用往往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对此,王广义坚决摒弃有钱才治、无钱不治的不负责的态度,而是尽可能地想法解决问题,千方百计地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让患者不因经济困难而耽误病情。作为科主任,他主抓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不断完善收费制度,想患者之所想,给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服务。而这些,都是出于他对患者的那份责任心和无私奉献之心。

精益求精 勇攀技术高峰

或许是当年那粒铁屑带给他的痛苦让他铭记于心,王广义深知精湛的医术对一名医生的重要性。他心中明白,患者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够妙手回春的医生,一位手到病除的医生。热情的服务态度和合理的费用虽然也很重要,然而,先进的医疗技术更为关键。为此,他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多次出国,及时向世界一流的医院和专家学习,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新技术、新疗法。

谈起医疗技术,王广义兴奋不已。他指着墙上挂的人体结构图给记者讲解起腹腔镜外科手术,并在电脑上演示了手术的录像。这项技术是他于199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的,其特点在于不用开腹,只需在开刀部位切个小孔,插入镜管,即可在电脑的显示下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越性,其可涉及胆囊切除、脾切除、阑尾切除、肠粘连松懈、肝癌切除等多项手术。此技术意义重大,实现了外科界和患者多年的梦想,得到了广泛赞誉。之后,王广义又组织创建了吉林省腹腔镜外科中心及吉林省腹腔镜外科研究所,扩大了此技术的普及和对患者的治疗。2007年3月1日,王广义用腹腔镜技术亲自主刀成功切除了一名患者的巨大胰腺肿瘤。手术非常顺利,术中几乎没有出血,而患者身上也仅有几个钥匙孔般大小的小切口,这让术前还忧心忡忡的患者母亲激动不已。如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腹腔镜技术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除此之外,王广义还开展了无张力疝修补术、双吻合器治疗低位直肠癌等新技术,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97年,王广义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进修学习肝移植,回国后,承担了省科委有关肝移植方面的研究课题,并中标吉林大学临床医疗新技术、新疗法重大项目,获资助金额100万元。自2002年以来,他成功完成了5例临床肝移植,改变了吉林省肝移植工作的落后的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吉林省肝移植工作的深入开展。2005年从日本东京大学学成回国后,他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解剖性系统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癌,精确度高,创伤小,感染率低,疗效非常满意。王广义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来,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共承担部、省级科研课题7项,合作科研项目3项,科研经费290万元;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项、校医疗成果奖7项,共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篇。放眼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王广义表示要紧跟时代潮流,精益求精,用更先进的技术为广大患者造福。

毅力、勇气、承受力

俗话说,外科医生等于内科医生加一把手术刀。简单的一句话背后,蕴含的却是外科医生的许多独特之处。王广义说,外科医生除了要具备内科医生的专业素质外,“还更需要毅力、勇气、承受力,缺一不可。”

王广义很注重锻炼身体,每周都要打2次网球,“因为做手术是个体力活啊,自己身体不行可干不了。”他解释说。而这个“体力活”考验的既是人的体力,更是人的毅力。整个手术期间要全神贯注,丝毫不能放松,既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一切都要靠毅力去坚持。有时遇到高难度的手术,连续可长达10多个小时。王广义讲到,有些学生刚上手术台不久,因身体坚持不住,出现脸色苍白甚至晕倒在地的情况。而20年来,无论大小手术,他都严谨认真,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生命,一丝一毫的放松和疏忽,都可能造成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外科医生还需要勇气”。王广义回想自己早期上手术台时也曾紧张得手心出汗,甚至在手术前一天晚上觉都睡不好。而如今,无论什么样的手术,他都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外科医生的勇气不是蛮干,而是来自精湛的技术和缜密的思维。”王广义补充道。他在手术中讲求“除恶必尽”,要有勇气下刀,在保留完好组织的基础上将有害的组织切除干净。“有的医生怕担当后果,总是畏首畏尾,带给患者的只有更大的痛苦。”在手术台上需要面对太多不可知的情况,勇气还表现在处理突发情况时的果敢决断,“比如遇到血管崩裂,如果不及时采取手段,患者就会因失血过多面临生命危险。”医者的一念之差就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这时的勇气是靠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更是来自对患者的责任心。

最后,外科医生要有强大的承受力,除了身体的承受力,更要有过硬的心理承受力。患者对医生期望很大,作为操刀20余年的外科医生,王广义深刻体会到来自这方面的压力。王广义说,做手术如履薄冰,心里的一根弦时刻绷得紧紧的;一场手术下来,他常常是汗流浃背。在他的患者中,很多人病情严重,往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病集于一身,所以手术风险大,容易出意外;而且每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面对新病人就是面对新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未知度和风险度;另外,至关重要的是,医生做手术面对的是人而非机器,不管手术难度多大,患者及其家属都不希望有1%甚至0.1%的失败和失误。面对这种压力,王广义没有患得患失、退缩不前,更没有视生命如草芥,抱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而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手术操作技巧,不断追求完美,以积极进取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心理抗压力。

神圣的教学使命感

“要肩负起培养下一代的使命,培养好未来的医生,使好医生延绵不断。”王广义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除了每天的医疗外,他非常关注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王广义指出,医疗上每天有硬性指标,科研会影响晋级,而教学的效果是长期才能显现的,许多人因此存在忽视教学、将教学排后的错误思想。他强调要增强教学意识,增强教学使命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博士生导师,他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反省自己这一天教会了学生什么。他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备课,讲课时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学生详细讲解每一道手术的具体过程。“讲1小时和讲5分钟的效果不可同类相比,这要靠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外科医生,他非常注重寓教学于实践中,在手术的具体过程中,强调每个病人的特殊性及其所需的手术操作技巧。学生们都非常爱看他做手术,因为“看王老师做1次手术,胜过听10堂课”。而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对患者高度的责任感都深深打动和影响了学生,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几年来,王广义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15名,获吉林大学首批教学示范教师、优秀教师和2007年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6.湖北工学院教师

1956年生于哈尔滨,毕业于浙江美院油画系,现任教于武汉湖北工学院分部美术系,是大陆当代潮流中的重要艺术家。1984年与舒群、任戬等组成“北方艺术群体”对当代大陆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也是1986年新潮美术等大展及学术讨论会的发起人之一。王广义的“极地”系列、“后古典”系列及“理性”系列构成了他的艺术风格与演变,作品曾在大陆以外的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展出。

7.八路军老战士

1921年8月生,山西省襄垣县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山西襄垣县救国同盟会秘书,襄垣县农民抗日救国会主席,中共襄垣县委宣传部长,太行新华日报社编辑。解放后,任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华北局办公厅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山西省临汾地委常委兼秘书长,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劳动人事部办公厅主任等职。1985年离休。离休后,任中国老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老年学会顾问等职。

8.解放军总医院教授

王广义,男,主任医师,毕业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学医疗系专业特长:

自1980年开始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对心血管内科具有较广泛的理论知识和20余年的临床经验,具有10余年的心血管监护病房管理及心血管危重病人的抢救经验。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介入性治疗。擅长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各种类型的心绞痛,高脂血征,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挽救了数千例垂危患者。实施多项新技术,在冠脉造影,PTCA,外周动脉狭窄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心脏电生理检查,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主动脉气囊反搏术和心脏临时起搏技术,超声心动图等方面具有熟练操作技能。

尤其对心脏瓣膜病和先心病介入治疗,在国内较早的开展了介入治疗手术,如 1986年经皮球囊肺动脉瓣狭窄扩张术;1988年经皮球囊二尖瓣狭窄扩张术,1989年经导管聚乙烯海绵塞子栓堵动脉导管未闭;1990经导管Rashkind双面伞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1997经导管新式可控性弹簧圈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及经导管钮扣伞封堵先心病,心房间隔缺损;1997经导管蘑菇伞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及经导管蘑菇双伞封堵先心病,心房间隔缺损;1998年首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皮金属扩张器扩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2000年“用房缺封堵器成功封堵国内首例先心病,巨大(1 4mm)窗型动脉导管未闭”。2001“经导管蘑菇双伞封堵器封堵大缺口心房间隔缺损”;2001年“经导管新式防磁弹簧圈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2002年在国内又首先开展了膜部和肌部心室间隔缺损封堵技术,使该技术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多次参加国际(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及国内心血管病专业学术会议并大会发言和主持。在国内进行冠脉造影、冠脉及外周介入治疗总例数超过1000例。在国内进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超过1000余例。先后被全国10多家省、市级及军队医院邀请指导开展了先心病,瓣膜病介入治疗工作。

各大报纸报道了“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1998年“解放军医学信息报”报道了“解放军总医院”-“经皮经导管双伞法” 关闭心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手术。“家庭医生报”报道了“双伞法”使心脏手术不用开刀。1999年“医院建设报”报道了“王广义主任医师开展的几项新技术”。2002年医院建设报道我院心内科2002年6月4日“用定位伞堵法-成功治愈2例先心病、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人民日报报道了“不开胸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健康报报道了“蘑菇伞封堵室间隔缺损”;科学时报报道了“解放军总医院不开胸治疗先心病效果良好”;科技日报报道了“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传佳音,不开胸治疗室间隔缺损”。撰写论文90余篇。申请专利2项,参加编写著作七部,

曾先后获军队科技三等奖三项,全军优秀电教教材一等奖一项,全国优秀科技音像制品奖二等奖一项,武警科技四等奖一项,军队科技三等奖一项。

现为中华实用内科杂志通讯员,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先心病组审稿员,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心血管病审稿员。

主要研究方向:

正在从事心脏瓣膜病和经导管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心房间隔缺损和心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及系列研究工作。

经导管封堵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心房间隔缺损和心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研制。

正开展支架瓣膜介入治疗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研制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0: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