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范堂
释义

王范堂是陕西石泉县后柳镇人,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国民党30军少将副师长,并先后参加了卢沟桥防御战、娘子关歼灭战、武汉保卫战、中原运动战等著名战役。特别是在台儿庄战役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担任敢死队长,率领57名敢死队员,拼死相搏,消灭了驻守在台儿庄西北阵地上敌人,为赢得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中文名:王范堂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石泉县后柳镇

出生日期:1908年12月

职业:军人

个人简介

王范堂(1908—1987),原名王模。石泉县后柳镇人。1908年12月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10岁入学,就读于后柳石佛寺私塾,后在石泉县第一高等小学堂读书。1927年4月,考入冯玉祥举办的西北军官学校。1929年毕业后,在国民党部队任排长、连长。1936年被保送到武汉军校学习。返队后,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1949年12月,与新任师长谢锡昌一起,在成都率国民党第30师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王范堂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学习,不久,又调入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担任军事教员。1952年转业后,任汉中市文化馆副馆长。为汉中市历届政协委员,第三届人民代表。 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他先后参加卢沟桥附近地区的防御战、娘子关歼灭战、台儿庄大会战、武汉保卫战、中原运动战、安塞保卫战……等大小战役。特别是在台儿庄战役中,奉命担任敢死队队长,带领57名官兵和日寇展开了面对面的肉搏战,—举歼灭了驻守在台儿庄西北角阵地上的敌人,而名震中外。

生平经历

王范堂,原名模,字范堂,号懿斋。1908年1月6日生于陕西石泉县后柳镇。父王文浩,早年在家乡经营油坊,后任过后柳镇民团团总。王范堂少年时即胆识过人,1922年读私塾时,军阀吴新田驻军兵痞2人下乡扰害百姓,王范堂藏起兵痞仅带的一支长枪,指使受害群众捆绑了失去武器的两个兵痞,推入汉江淹死。

1923年

1923年,王范堂入石泉县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26年毕业,在后柳镇石佛小学教书。1927年4月,经老师陈雨皋介绍,考入冯玉祥在西安举办的西北军官学校学习。

1930年

1930年4月,蒋、冯、阎大战爆发,军校结束,王范堂被分配到冯玉祥部下任排长,旋因作战英勇,升连长。11月,冯、阎失败,冯玉祥下野,王范堂率部下投奔冯玉祥旧部孙连仲。嗣后,孙连仲投靠蒋介石,所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王范堂任该军第一五八团三营七连连长。

1931年

1931年春,蒋介石调第二十六路军赴江西进攻红军。“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驻扎宁都的广大官兵对蒋介石不抗日却对红军大肆“围剿”十分不满。12月14日,该军17万余人在参谋长、中共党员赵博生与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率领下,发动著名的宁都起义,开赴中央革命根据地。王范堂在红军中任文化教员。

1932年

1932年6月,在第四次反“围剿”的一次激战中,王范堂与国民党军队殊死拼杀,负重伤昏迷。因其在战斗中脱去衣、帽,竟被国民党军队中的熟人误认为他与红军作战受伤,送往南昌住院治疗,出院后再次分配到新组建的国民党中央军第二十七师一五八团三营七连任连长。1936年9月,被师部派到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1937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王范堂率先向军校呈交了抗日参战申请书,要求立即奔赴抗日前线。两日后,军校令全体学员迅速返回部队。他在河北保定赶上孙连仲率领北上抗日的第二十六路军,仍任连长。1937年8、9月间,王范堂参加了河北良乡县玻璃河防御战,率全连官兵给日军以重大杀伤。10月,率部参加山西娘子关阻击战,再次重创日军,并击毙日军第七十七联队长里登少将。

1938年

1938年3、4月间,在闻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中,台儿庄寨子西北角的中国守军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被日军攻占,如不夺回阵地,台儿庄的中国军队将被日军围歼。在激战中,王范堂之弟王槐壮烈殉国,王范堂率领的全连官兵130多人仅剩57人。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他自告奋勇任敢死队队长,于3月31日晚率由57名部下组成的敢死队冲进日军阵地,向日军发动突然袭击,经过一个多小时殊死拼杀,消灭日军60余名,大批日军溃退,敢死队只有王范堂等13人生还。敢死队夜袭日军成功,清除了攻占台儿庄西北角的全部日军,保证了台儿庄内外中国抗日军队的联系,奠定了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基础。台儿庄战役胜利后,王范堂和敢死队战友受到嘉奖,夜袭台儿庄成为当时轰动国内的重要新闻。重庆《新华日报》战地记者陆诒亲赴前线采访,把王范堂与敢死队的英勇事迹写成报道,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王范堂也因战功升任第一五八团三营营长。

1938年9月,王范堂率部在大别山一带与日军血战,升任第二十七师直属的第一一团副团长,作战中身负重伤,伤愈后又加入中原运动战,在河南南阳等地与日军周旋。1942年调防重庆,参加石牌要塞保卫战,与日军对峙至抗日战争胜利。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王范堂和第二十七师师长黄樵松一起营救过被捕的该师团级军官、共产党员陈扶民等7人,还放走在自己部下任连长的共产党“嫌疑”孙浩等3人。

1946年

1946年,王范堂任国民党第三十军二十七师七十九团团长。1948年7月,三十军调往太原。代军长黄樵松不愿跟随国民党顽固派打内战,策动该军起义。王范堂积极参与,亲自护送黄樵松派与解放军联系的代表。起义前夕,王范堂奉黄之命赴西安安置其家小,接着回石泉看望急电催他回家的母亲。期间,黄樵松因部下告密被阎锡山逮捕,押至南京杀害,起义夭折。

1948年

1948年冬,王范堂任国民党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少将副师长。1949年春开往成都驻防。12月23日,该师师长谢锡昌率全师官兵约7000人在成都通电起义,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他奉派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1950年12月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学校军事教官。

1952年

1952年7月,王范堂转业回到石泉。不久,又根据上级安排,入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抗美援朝一开始,政府号召捐献,他说服妻子把积攒应急的300元全部捐给国家。1953年,王范堂在西北民大结业,分配到汉中地区工作,曾当选为褒城县人民代表。1955年调任汉中市文化馆副馆长。他不辞辛劳,跑遍市辖200多个生产大队,组织文艺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1976年退休。1987年5月9日因病逝世。

奔赴前线

王范堂,自幼生性好动,喜爱舞文弄棒打抱不平。1926年,从石泉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毕业后,不愿随父经商,应聘到后柳镇石佛寺小学任国文教员。在学校里,他看到当时政府的腐败、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种种行径,尤其是凤凰山抗暴首领郑克斗用土枪土炮领导农民闹革命失败后,被军阀吴新田在汉中杀害的事实,深深地震撼这个血气方刚的汉子。他感到只有拿起武器,才能抗暴除恶,伸张正义,便毅然投考冯玉祥举办的军官学校。毕业后,他随西北军出潼关,到河南,由于他拼搏作战,勇敢顽强,很快就由排长升为连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王范堂正在武汉军校带职学习,这期学员是由整编部队的部分营、连长组成的。1936年底入校学习,原定学习期限为一年。“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武汉后,武汉各界民众义愤填膺,民众团体纷纷发表宣言,呼吁抗日,声援二十九军的正义行动。在抗日救亡思想的感召下,武汉军校一扫往日平静的气氛。王范堂想,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不要说是军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只要还有一点中国人的良心,怎堪日寇肆意践踏我国领土,蹂躏我国人民,何况自己是有职有衔的军官!民族自尊心驱使他决心到抗战的最前线去,会同一些学员向校方呈递了参战的请求书,并作好了随时奔赴前线的准备。

就在王范堂要求奔赴抗战最前线的时候,接到了上级停止学习,立即返回部队的命令。当时,王范堂所在的国民党二十七师在江苏淮阴,淮安一带驻防。王范堂当时是二十七师七十九旅一五八团三营七连连长。在他返回部队的同时,部队也奉命北上。增援二十九军。王范堂赶到部队后,才知道局势已经十分危急。北平外围,中日双方都在调集大批军队,北平、天津已处在日军的包围之中,战斗规模不断升级,随时都有可能沦陷。二十七师奉命在保定地区良乡县一带布防,王范堂所率的七连就在良乡琉璃河畔。离卢沟桥只有60多里处。一次,在他连前沿阵地,突然发现一支日军骑兵小分队,有十来个人,不知是敌人没有发现有中国军队,还是故意闯入中方阵地进行侦察,一个个骑着日本战马,耀武扬威地窜来窜去。这时,王范堂已到琉璃河十多天了,一直没有和日军正面交战,战士们早巳按捺不住心头怒火,没等日军骑兵全部进入火力网,就迫不及待地开枪射击。前面的儿个日军应声落马,后面的日军抛下同伙们的尸体落荒而逃。这次战斗全连击毙日军骑兵3人,缴获战马3匹,是二十七师最早缴获的日军战马。初战获胜,王范堂所率的七连士气大振。

9月中旬,日军继续向南推进,这时,王范堂所在部队已处于日军的包围之中,他依然率领全连固守在琉璃河一带的阵地上。一天,部队突然接到向保定方向突围的命令,当时还有些想不通,怎么会不战而退呢?但他还是随着大部队撤退下来。撤退到保定时,这里已成为一座空城。

转移胜仗

北平失陷后,华北战局急转直下,日本侵略军乘势向西推进。王范堂所在的二十七师由良乡县经保定撤到石家庄集结待命。到1937年10月,即奉命向山西太原转移。此时,路上已很少见到逃难的老百姓,过往军队也很少了。当进入山西境内的娘子关地区时,狭长的山道上就只剩下他们孤单单的一支队伍了。当时处境很危险。由于北平失陷,保定、石家庄先后弃守,日军在这一带如入无人之境,疯狂向西挺进。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已成犬齿交错状,七十九旅正处在日军腹地的齿尖上,随时都可能和日军遭遇。当王范堂所在部队进入娘子关地区的第三天上午,老百姓反映,有一支日本军队与他们同方向前进。后来发现,就在他们第一天夜里经过的官沟,有一支日本军队正在沟里村庄宿营,已隐约听得见战马的嘶叫声,从望远镜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日军的太阳旗。不用多想,决战就在眼前。旅长黄樵松果断地下达命令,发起进攻的信号,霎时间,所有轻重武器同时向官沟村里的日军开火,沟内日军一片混乱。这时,有一股日军冲出村口,向沟东逃窜,王范堂连受命作为先锋连绕到沟东,抢占山口,堵截溃逃日军。他命令三排正面迎敌,实行紧急堵截。三排士兵一边冲锋,一边射击,和日军混战在一起。王范堂率一排、二排迅速赶到,残余的日本兵才被赶回庄内。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友邻部队呐喊着冲下山坡,日军被团团围困在庄内。将近50个小时的战斗胜利结束了,共歼灭日军一个联队约1000人,我方仅伤亡十分之二、三。在这次战斗中,作为先锋连连长的王范堂,实现了与日军正面作战的夙愿,并且为战胜日军感到无比痛快。

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这个山东省南部的一个小镇,是徐州的门户,军事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3月,日寇在这里摆下了两个精锐师团,要和中国军队决战。 当时,池峰城的三十一师主力驻守在台儿庄内,直接担负庄内的守备。师部设在运河以南,隔河指挥。王范堂所在的的二十七师驻守在台儿庄庄外东南地区,与三十一师守城部队遥相呼应。由于当时火车每次只能运送一个团,且要避免日军轰炸,部队到达台儿庄的时间参差不齐。池峰城的三十一师、张全照的三十师比黄樵松的二十七师先到一步。而二十七师的一五七团,一六O团又比王范堂所在的一五八团先到一步。一五八团赶到台儿庄东南地区时,台儿庄内外的战斗已经很激烈。一五八团作为预备队,在师部附近集结待命。

3月27日清晨,日军攻破台儿庄北门,三十一师守备部队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搏斗,形成拉锯战。我方虽经多次反击,均未能将日军赶出庄外。部队伤亡惨重,形势十分危急。此时,庄外各部均遭到日军猛烈炮轰。二十七师前后阵地也与日军发生激战。当天上午,二十七师师长黄樵松命令一五八团三营副营长时尚彬,七连连长王范堂各率七、八两个连增援庄内守军。时尚彬、王范堂接到命令立即投入了反击战斗。由于庄内地形复杂,而且敌我双方已交织在一起,八连进庄后,遭到日军机枪火力伏击,不到半个时辰,官兵牺牲殆尽。当副营长时尚彬见到王范堂时,声泪俱下地喊道:“王连长呵!八连全完了!”由此可见当时战斗之激烈。

28日黎明,日军由西北角向西南方向猛攻,攻势十分凌厉,妄图切断庄内守军与三十一师师部的联络,置庄内守军于死地。守城指挥部迅速调集部队从两侧组成轻重机枪火力封锁网,封锁日军进攻路线,同时命令王范堂连在正面进行阻击。王范堂接受命令后,为了减少伤亡,有效地阻击日军进攻,他利用有利地形组成火力网,并有重点地配备兵力。将全连三个排分为三条战线:第一线在前沿阵地与日军对垒,全力阻止日军进攻;二线隐蔽其后,随时准备接应一线,应付突变;三线为后备队,抓紧时间休息。三条战线隔一段时间调换一次。就这样在友邻部队的大力配合下,经过2天3夜的激烈战斗,打退了日军—次又一次地进攻,守住了阵地。

31日拂晓,日军停止了正面进攻,前沿阵地一片寂静。王范堂的全连尚剩57人,战士们激战了几夜,困倦已极,倒地便睡。王范堂发现阵地前100米左右的开阔地带,出现多条纵横交错的壕沟,偶尔可见日军太阳旗在沟内晃动。很明显,日军经过昼夜强攻,由于地面火力封锁太强,很难奏效。为避开中国军队的地面火力,他们通过构筑坑道,向前沿逼近。王范堂当即向守备指挥官王冠五报告,并建议尽快集中庄内迫击炮,强轰阵地,摧毁敌人坑道,然后组织轻重机枪扫射,歼敌于坑道内。王冠五听到王范堂的报告,亲自到前沿阵地观察,并采纳了他的建议。用猛烈的炮火进行轰击,部分日军被迫撤离了坑道。

当天,日军在这一线的攻势明显减弱。为了彻底击退由西北角侵入的日军,王范堂向守备指挥部提出,让他连交出前沿阵地的防务,由自己率领全连尚存的57名官兵,组成敢死队,绕到敌侧,前后夹击,以求全歼入侵之敌。守备总指挥王冠五接受了王范堂的请求,并拟定了详细地战斗方案。

57人敢死队组织起来后,当时王范堂郑重宣布:“我们是敢死队员。敢死队员就是要以死报国!”他看着眼前这些从日夜奋战中幸存下来的敢死队员,想着那些朝夕相处已经为国捐躯的战友,王范堂的眼泪夺眶而出。

31日黄昏,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王范堂率领的57名敢死队员,迅速到达了目的地。此时,敢死队与日军仅一墙之隔。炮弹在墙内的日军阵地上炸成一片,日军的吆喝声、呻吟声时时传到墙外。为了不失时机地打击龟缩在西北角的日军,敢死队划分为6个战斗组,分别选择了越墙地点。我军炮击停止后,6个小组同时从掩蔽体内飞驰而出,越过城墙与日军厮杀在一起。敢死队员们见敌人举刀便剁,抬枪就打,一个劲地向前冲。王范堂带着几个战士刚冲进一条坑道,迎面就来了7、8个日军。王范堂正准备举枪射击,后边几个战士一拥而上,同时向日军开了火。这7、8个日军还未搞清是怎么回事,就做了枪下鬼。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搏斗,日军丢下60来具尸体,向北狼狈逃窜。偷袭取得了成功,夺回了西北阵地。在这次战斗中,王范堂全连57名敢死队队员仅存13人。

战斗胜利结束后,负责庄内守备的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接见并嘉奖了王范堂率领的13名幸存的敢死队员,敢死队使参战的官兵受到极大鼓舞!

台儿庄大会战后十余年间,王范堂先后被提升为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直到副师长。在抗日战争的决战阶段,他又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等许多重要战役,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蒋介石一手挑起的内战中,他为国民党出过力,卖过命。这是王范堂因受历史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一段悲剧。但他最终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与腐败,毅然率部起义,投入到人民的怀抱。

晚年余晖

1949年12月王范堂在成都起义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学习。1952在12月毕业后分配到西南军区高级步兵学校担任训练部教员。1952年7月王范堂响应组织号召,转业回乡,参加地方建设。他携妻刘先涛回到渴别已久的石泉。县委安排他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3年底结业后,被分配到汉中市文化馆担任副馆长。 王范堂到汉中,便一头扎在文化馆里,想用昔日的敢死精神,为发展汉中地区的文化事业作一番努力。一年里,他有一半时间是在农村度过的,跑遍汉中市200多个生产大队,在农村积极组织文艺宣传活动,闻名全国的汉中张寨农二哥诗社就是王范堂亲自组建起来的。因其有过在旧军队里服过务的经历,被深深地打上了反动历史的烙印,在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中,王范堂一度停止了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组织为王范堂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工作。这时,他虽已退休,仍决心用有限的精力,将自己在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事件写成回忆录,传给子孙后代。他给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人民政协报》、《团结报》,汉中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石泉县志办公室等单位写的多篇文稿,被发表或收进专著。

1987军,是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王范堂已进入了80高龄。正当他满怀激情,准备出席汉中市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时,突发脑溢血,于5月9日被病魔夺去生命!

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作为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光辉历史载入史册。王范堂在这次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也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相关词条

王宠惠 王观泉 王公度

王定烈 王光杰 王浩

王安江 王果香 王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