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大衍
释义

王大珩(1915年-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者,中国工程技术界泰斗级人物。

中文名:王大珩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吴县

出生日期:1915年2月26日

逝世日期:2011年

职业:光学专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

主要成就:中国光学研究及仪器制造的开拓者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者中国工程院创始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奖者何梁何利奖首届获奖者

代表作品:多篇学术论文

简介

王大珩(1915—2011),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光学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多年来,王大珩作出了突出贡献。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在激光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是我国“863”高技术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为国家科技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影响,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光学科技骨干;曾荣获何梁何利首届大奖。

1992年4月,王大珩和其他五位学部委员(院士)联名向中央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对中国工程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王大珩被中国科学院推荐并当选为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之一,任第一届主席团成员。

王大珩为我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9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切探望病中的王大珩先生。

生平事迹及贡献

王大珩生于1915年2月,祖藉江苏省吴县。他的父亲王应伟是一位气象天文学家,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回国,先后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1964年去世。王大珩在北京和青岛读中学时,常去观象台跟随其父观测气象和天文,对使用科学仪器产生很大兴趣。他父亲感叹当时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曾研制风力计成功。少年时代,这些科学的熏陶,对王大珩后来去国外研究应用光学与光学玻璃,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光学事业与仪器制造事业不无影响。

早期研究

王大珩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1年转入雪菲尔大学,在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Turner)教授指导下进行有关光学玻璃的研究。1942年受聘于伯明翰昌司(Chance)玻璃公司,专攻光学玻璃研究,直至1948年回国。

王大珩在英国学习期间,发表了第一篇光学研究论文,论述了光学系统中各级球像差对最佳像点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创造性地提出,用优化理论导致以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论点。该文所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物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日本学者对王大珩青年时代的这篇论文给予高度评价,并在某一专著中全文摘录。

王大珩在英学习和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从事玻璃研究,亦是一种机遇。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光学仪器在战争中的应用,受到交战各国的重视,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是保密的。王大珩所在的昌司玻璃公司,是世界上极少数也是最早从事光学玻璃生产的厂家之一,他在此所做出的许多研究结果都没有公开发表。他是英国最早研究稀土光学玻璃的两人之一,曾获得专利。他因多项研究成果,获英国科学仪器协会第一届青年仪器发展奖。这些成果后来应用到国内,至今仍被用于许多光学玻璃实验室和工厂的基本测量仪器。

建国初期

1948年王大珩回国,先后经由上海、香港、朝鲜,到达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并主持创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在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制仪器解决了当年开课当年为全年级学生(600余人)开设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显示了他的创业能力。

1951年,中国科学院邀聘王大珩去北京筹建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后来于1956年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被任命为馆长、所长。在他的领导下,该所逐步发展为我国应用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的重要科研基地,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光学科技骨干。1958年,长春光机所研制的高精光学仪器以“八大件”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它们是:一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臂航摄投影仪;光电测距仪;高温金相显微镜以及系列有色光学玻璃。

国防科研

从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攻方向。先后在红外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与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光学测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60年代初,国家提出研制大型精密光学跟踪电影经纬仪的任务。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由王大珩领导的攻关组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光学工程研制和小批量生产的历史。从此,有关的新建研究机构除具备研究力量和设备外,还都具备相当强的工程技术和加工力量,如上海光机所,西安光机所,成都光电所,上海技术物理所以及安徽光机所。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长春光机所研制的电影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两项光学工程,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独立解决了当今世界远洋航天测量的平稳跟踪、定位、标定、校正和抗干扰等技术难题。

1979年,由于在我国国防光学科研中所作的贡献,王大珩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在发展我国空间技术方面,1965年王大珩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的方案探讨。1967年前后,他在长春光机所组织的空间对地摄影技术组,移植到七机部(现航天总公司),成为该部对地摄影技术的骨干力量。

1975年,王大珩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推动了我国遥感工作的迅速发展。随后,王大珩领导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当时他兼任分院院长)在长春地区组织进行了一次综合性航空遥感试验。这次试验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还是在应用研究上,都获得了有实际意义的成果,使长春成为我国以地理所和光机所为主干力量的遥感科研基地之一。

中科院工作

1983年,王大珩从长春转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兼任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任,后任名誉主任。1986年他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且在该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科院,王大珩组建立了强激光联合实验室,使我国成为拥有该类设备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989年,他又与王淦昌等几位核专家向国家提出开展我国激光核聚变研究的建议且取得一批成果。

1980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激光会议,王大珩任中方主席。他著文论述了我国激光技术的进展,并担任会议论文集的主编。这次会议导致国际学者开始注意中国激光科研的进展。1985年在《光学学报》上,1987年在厦门召开的我国第三次国际激光会议上,又相继做了“我国激光科技新进展”的报告。

早在王大珩留英期间,曾随当时国际色度学权威之一W.D.莱特(Wright)教授学习色度学,并在色差阈值研究中充当观测者。回国后他一直关注我国色度学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诸问题。1973年广播事业局在长春和西安举办了彩色电视学习班,王大珩为此编写了《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一书,向全国几十个单位近百人讲授了色度学原理,指导设计了彩色电视摄像机中的分色光谱曲线和分色棱镜,解决了当时彩色电视中的彩色复现问题,为我国彩电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9年,在他的积极倡导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批准了色度学方面的基础性应用课题,在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司的赞助下,成立了颜色标准委员会,由王大珩任主任委员。经过4年多的努力,终于制成了我国国家级的颜色标准样册。其间还为我国国旗制订了法定颜色标准。

王大珩还是我国计量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50年代,国家计量局初建,他被聘为技术顾问直至现在。当时他在长春仪器馆,指导开设了光度、温度、长度、电学等计量基准研究课题,多次代表国家计量局出国考察。后来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春光机所前期计量研究工作,成为计量院有关工作的基础。特别在光度计量方面,一直得到他的关注和指导。1956年国家制订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时,王大珩是发展国家计量科研项目的主要编写者。1977年,我国参加国际米制公约组织,王大珩作为中国代表,每年参加国际计量大会和计量委员会。在1979年的大会上,他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并连任三届,至1992年因年迈告退。1978年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立,他当选为副理事长,1983年当选为理事长,1989年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

经王大珩倡议,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物理系及电子科学系、成都测试研究院和航天总公司计量所等单位于1994年成立联合实验室。这是一种打破部门界线,集中力量从事高水平科研的举措,得到国际计量局局长T.J.奎恩(Quinn)博士的赞许。王大珩被推举为该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现工作正在开展中。

教学工作

在光学仪器领域,建国初期,他和龚祖同先生共同建议在大学设光学仪器专业,1952年最早在浙江大学成立了光学仪器系。1958年,他又倡导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他兼任院长,亲自制定专业系的设置。除光学仪器专业外,还分设了光学材料、技术物理、电工及电子技术及精密机械等专业系,从而在光学技术上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他还亲自讲授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等基础课程。该校的创建,甚得当时国防科技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聂荣臻元帅,他亲自指示从其他学校调拨学生转系到该校学习。“文化大革命”后,该校划归军工部门,成为兵器部门主要高等院校之一,该校至今已培养毕业生万余人。

1978年,王大珩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筹办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兼任校长。

王大珩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注重学术思想的启发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曾得到过他的指导和学术上受到过他教益的人,遍及全国,许多人成为当今光学界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些已是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会工作

王大珩是全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195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学部时,他被选为第该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之一。1956年国家制订科技12年发展规划,他是仪器仪表组的主笔。他曾任国家科委仪表和光学专家组组长,主持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他倡导成立中国光学学会并任第一、二、三届理事长;他创办《光学学报》,并任第一届主编,在创刊号上发表《我国光学科学技术的若干进展》的论文,文中回顾了建国卅年来我国光学科技发展的历史,提出了今后发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其中关于加强光学和应用光学的基础研究,改革管理体制等观点,至令还有指导意义。

王大珩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名誉理事长。在国内召开的历次激光会议、国际遥感会议、国际高速摄影和光子学等会议上,他都曾担任主席。1991年他又当选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Fellow)。

1986年3月,王大珩和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三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关于发展我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建议很快就得到批准,发展成为“863计划”,对我国科技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992年4月,王大珩和其他五位学部委员(院士)联名向中央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处于同等学术地位。这一建议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工程界因此甚受鼓舞,这对进一步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将有深远的影响。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王大珩被中国科学院推荐并当选为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之一,任第一届主席团成员。

1995年初,年届八旬的王大珩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第一届技术科学优秀奖。

生平大事记

1936年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8—1940年 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物理系技术光学专业组学习,获硕士学位。

1941—1942年 英国雪菲尔大学玻璃制造系,从事研究工作。

1942—1948年 英国昌司玻璃公司研究实验部物理师。

1949—1951年 大连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系主任。

1952—1983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56年前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研究员、所长。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1965年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院长。

1959—1964年 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4—1987年 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1983年 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1979—1983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

1979—1991年 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1983—1994年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1983—1987年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任。

1986年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86—1991年 中国科协副主席。 北京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主席,此后一直是市科协名誉主席。

1986—1992年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

1988—1993年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1年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初,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第一届(1994年)技术科学优秀奖。

1999年9月18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9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解放军总医院亲切探望王大珩先生。20011年7月21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

主要论著

1. Wang Taheng.Note on the best focus in the presence ofspherical aberration,Proc.Phys.Soc.,53(1941),296,pp.157—169.

2 T.H.Wang.The visual spectrophotometry of glasses,withspecial reference to low absorptive glasses,J.Soc.of GlassTechnology,26(1942),118,pp.254—271.

3 T.H.Wang,W.E.S.Turner.Some spectrophotometricinvestigati on soniron oxide-containing soda—lime—silicaglasses,PartI,J.Soc.of Glass Technology,26(1942),118,pp.272-295;PartI,J.Soc.of Glass Techno logy,27(1943),120,pp.60-76.

4 T.H.Wang,W.E.S.Turner.The influence of boricoxide on the refractive index and dispersion of soda-boricoxide—silica glasses,j.Soc.of Gla ss Technology,29(1945),136,pp.390-396.

5 王大珩.我国独立自主地从事国防光学工程的历史,科学报,1985年9月29日。

6 Wang Daheng.laser applic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Digestof Technical Papers,1980ICL,P.155.

7 王大珩等.中国的光学近况,光学学报,5(1985),1,第1—10页 。

8 王大珩.彩色电视中的色度学问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出版,1973 。

9 Zhao Wenxing,Wang Daheng.The effect of thermal stresson the homogeneity of optical glasses,Proc.SPIE,369(1982),pp.134—139.

10 王大珩.我国光学科学技术的若干进展,光学学报,1(1981),1, 第1—11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