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宠惠法学文集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王宠惠,张仁善 著 《王宠惠法学文集》编委会编 编 丛 书 名:东吴法学先贤丛书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73207 出版时间:2008-08-01版次:1页 数:578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理论法学 内容简介《王宠惠法学文集》是民国时期一代法学大家王宠惠先生的作品集。该文集按照文章内容,把王宠惠先生的法学著述分为如下几类分别编排:宪法与宪政部分;民法部分;国际法部分;刑法部分,司法部分。附录内容有:外交部分;军政文教部分。每部分内容按发表先后排列。主要文章在每篇文末均加以“编者说明”,以便读者阅读参考。一些篇幅简短、性质相似的著述,一般合并介绍,或不作说明。 作者简介王宠惠(1881—1958),字亮畴,广东东莞官涌乡人,1905年,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4年,被东吴大学法学院授予博士学位。童年时代居住香港。1895年由香港考入北洋大学堂头等学堂,1900年元月(光绪二十六年正月),获得了“钦字第一号”大学毕业文凭。他在近代巾国历史上创造了若干个“第一”的头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任外交总长;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总长;中国第一任驻海牙常设国际法庭法官;世界上第一部《德国民法典》的英文翻译者;南京国民政府第一任司法行政部部长、司法院院长;中华民国第一部刑法典——《中华民国刑法》的主持制定者;中国第一批被海牙国际法院评选出的世界50位最杰出的法学家之一;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南京国民政府“行宪”后的第一任司法院院长……诸多声名。足见王宠惠在近代中国法坛及政坛地位之高。1950年,移居台湾地区,续任“司法院院长”。1958年3月15日在台北去世,享年77岁。主要法学著述有:《中华民国宪法刍议》、《国际法庭》、《五权宪法》、《比较民法概论》等,另有若干演讲,多收入《困学斋文存》、《王宠惠遗作》、《王宠惠先生文集》。英文著述主要有:博士论文《住所》(Domicil:A Study in Comparative Law.Yale University)。翻译作品有《德国民法典》英文译本、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英文译本等。 ·查看全部>> 目录中国法学的骄傲——《东吴法学先贤文丛》总序艾永明(1) 序:近世中国法坛“第一人”——王宠惠张仁善(1) 导读(1) 宪法与宪政部分 中华民国宪法刍议(1913年3月)(3) 宪法刍议答客难(1913年6月27日)(44) 宪法平议(1913年)(53) 宪法危言(1916年7月20日)(61) 我们的政治主张(1923年)(74) 国民会议与国民大会的区别(1930年12月1日)(77) 民众对于国民会议应有之认识(1931年1月)(79) 训政时期是由军政时期过渡到宪政时期的桥梁(1931年2月9日)(82) 四权之行使及其运用(1931年)(84) 五权宪法(1939年7月1日)(88) 实施宪政与行使四权(1944年)(96) 为修正出版法致林彬委员函(1945年lO月3日)(100) 为出版法修正原则上蒋委员长报告(1945年10月18日)(101) 大赦权之运用(1946年)(103) 中华民国宪法之要点(1946年)(105) 谢瀛洲博士著“中华民国宪法论”序(1947年10月) (107) 五权宪法之理论与实施(1956年)(108) 民法学部分 住所(Domieil):一个比较法方面的研究(117) 德国民法典(英文目次)(149) 《德国民法典》翻译前言(1907年)(156) 《德国民法典》的历史评价(1907年)(158) 比较民法概要(总则上卷)(1916年王宠惠编述)(164) 婚姻财产制(1930年9月)(184) 所有权之今昔观(1931年4月12日)(195) “法律草案汇编”序(1926年5月)(198) 国际法部分 法学谈(1913年10月)(201) 国际法庭(1925年6月10日)(203) 抵沪与记者之谈片(1929年12月6日)(218) 介绍比较法学国际会议(1930年10月)(219) 战争罪犯之惩处(1944年7月)(224) 刑法学部分 刑法草案(1927年4月)(229) 刑法草案序言(1927年12月7日)(265) 审查刑法草案意见书(1928年3月)(266) 刑法草案与暂行新刑律之异同(1928年3月)(270) 刑法草案与暂行新刑律更移损益表(1928年3月)(275) 司法部分 为设立捕获裁判所致温宗尧电(1912年1月29日)(281) 改良司法意见(1920年8月25日)(282) 为大法官人选致吴稚晖函(1928年2月19日)(284) 今后司法改良之方针(一)(1929年3月3日)(285) 今后司法改良之方针(二)(288) 改组上海法院之感想(1930年)(291) 司法院过去工作之回顾与今后进行之计划(1930年)(293) 改组上海临时法院交涉经过(1930年1月27日)(296) 《中央周报》1930年《新年增刊》题辞(1930年)(300) 撤废领判权(1930年1月9日)(301) 二十五年中国之司法(1930年9月)(302) 为司法人员训练办法案致司法行政部谢部长冠生函(1945年6月3日) (306) 建议修订蒙藏现行法令致中执会函(1946年11月8日)(307) 建议修订蒙藏现行司法法令案(1946年11月8日)(308) 为修正边疆各盟旗地方自治方案致蒋梦麟等函(1947年8月15日)(309) 法学之功用(1948年7月25日)(31U) 大法官会议之任务(1952年)(312) “司法院解释汇编”序(1954年12月) (314) 其他主要著述 外交部分 辞临时政府外交总长呈文(1912年元月)(317) 转知驻烟台领事严守中立致驻甯日本领事函(1912年2月6日)(318) 交涉荷属泗水华侨被荷兰官员虐待案件致袁世凯电(1912年2月21日) (319) 交涉荷属泗水华侨被荷兰官员虐待案件致巴达维亚华侨电(1912年2月21日) (320) 交涉荷属泗水华侨被荷兰官员虐待案件致袁世凯电(1912年2月23日)(321) 交涉荷属泗水华侨被荷兰官员虐待案件致袁世凯电(1912年2月26日) (322) 为取消税司发照权致北京外部首领电(1912年2月29日)(323) 交涉荷属泗水华侨被荷兰官员虐待案件致唐绍仪电(1912年2月29日) (324) 太平洋会议之经过(1922年1月10日在上海总商会演讲)(325) 中国历来对外态度(1928年4月5日中央纪念周报告)(328) 抵埠与记者谈话(1928年9月1日)(329) 谈外交三事(1930年)(330) 于外次李锦纶宣誓就职典礼代表中央致词(1930年2月25日)(331) 接见日驻华武官喜多诚一谈话纪要(1936年10月23日)(332) 国际间真正的精神结合实为极端必要(1937年4月13日在京欢宴国际扶轮社年会代表讲演)(336) “外交大辞典”序(1937年6月25日)(338) 请派员抗议日方军事行动致陈次长庶青电(1937年7月8日)(339)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报告与日交涉情形呈蒋院长电(1937年7月11日)(340) 接见日使馆参事日高后呈牯岭蒋院长电(1937年7月12日)(341) 促许大使提前赴日呈蒋院长电(1937年7月12日)(342) 与英驻华大使许阁森谈话纪录(1937年7月15日)(343) 与日本驻华大使馆参事日高信六郎谈话记录(1937年8月13日)(345) 各国谴责日本侵华(1937年10月8日)(349) 暴日蛮行危及世界和平请发动全力赞助我抗战(1937年10月15日向美民众广播演讲)(351) 谈外交形势(1938年7月5日)(353) 抗战一年来之外交(1938年7月7日)(354) 列举事实证明中国愈战愈强盼各国采切步骤制止倭侵略(1938年7月8日向欧美广播讲演)(358) “九一八”与日本大陆政策(1938年9月18日)(359) 促报告美对我态度致胡大使适之电(1938年11月15日)(361) 上蒋委员长报告美对我态度电(1938年11月22日)(362) 一年来之国际情势与中国(1939年1月1日)(363) 上蒋委员长报告暹罗政况代电(1939年6月23日)(367) 驳斥敌方“东亚新秩序”谬说(1939年3月7日)(369) 对于国联行政院会议之外交方略(1939年4月国防最高委员会第四次常务会议报告)(372) 抗战二年来之外交(1939年7月7日)(374) 对美宣布废止美日商约发表谈话(1939年7月29日)(376) 我国今后之外交(1940年1月1日与《中央日报》记者谈话)(378) 美国始终维护条约尊严中国对美正义信仰弥笃(1940年4月1日)(379) 有关国际形势谈话(1940年5月15日)(380) 抗战以来之外交(1940年6月)(381) 对中越交通问题重要声明(1940年6月23日)(389) 七七抗战三周年重要声明(1940年7月7日)(390) 抗战三周年与外交(1940年7月7日)(391) 三年来之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1940年7月7日)(393) 在国民参政会报告外交(1940年9月)(403) 对日德意三国同盟重要谈话(1940年10月1日)(412) 庆祝国庆与外交形势(1940年10月10日)(413) 最近国际变化的观感(1940年11月11日在中枢纪念周报告)(415) 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1940年12月16日在中枢纪念周报告)(418) 最近之外交形势(1941年1月1日)(421) 最近远东形势(1941年3月3日在中央党政联合纪念周报告)(423) 对“苏日共同宣言”发表声明(1941年4月14日) (426) 对“我政府不予同意沪纳税外人会决议”发表声明(1941年4月19日) (427) 为国际和平机构组织问题致陈布雷函(1942年2月3日)(428) 为国际经济合作问题致萧叔玉函(1942年3月)(429) 中印文化合作新纪元(1942年3月17日)(431) 太平洋前途乐观同盟国必获胜利(1942年3月18日对美播讲)(433) 为集体安全问题致张忠绂函(1942年4月11日)(434) 战后之世界集体安全(1942年11月)(435) 抗战以来我国之外交(1943年1月)(442) 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回顾与前瞻(1943年1月16日)(453) 三大文献与世界和平(1944年元旦)(460) 列强对辛亥革命之态度(1944年)(462) 战后之世界和平机构(1945年元旦)(465) 五十年来的外交(1945年5月)(468) 华侨与祖国(1948年7月7日)(474) 军政文教部分 呈请孙大总统速设国史院撰辑中华民国建国史文(1912年3月17日)(507) 总理伦敦蒙难史料(1930年)(508) 伦敦清使馆雇司赖特侦探社侦查国父行踪之报告(513) 有主义者必获最后胜利(1930年9月8日中央纪念周讲演)(516) 最近的五种希望(1931年1月12日在中央党部总理纪念周讲演)(517) 在全国工商会议致词(1931年3月)(5191 积极推行注音识字运动提案(1936年7月)(522) 欢迎京滇公路游览团致词(1937年6月10日)(524) 大量编印注音汉字之通俗书报及刊物以发挥宣传及训练之功效提案(1936年7月) (526) 增进和平与抗战(1938年2月11日)(527) 国庆与国难(1938年10月10日)(529) “作”与“说”(1939年1月1日)(531) 纪念双十节(1939年9月20日)(533) 抗战与双十节(1939年10月10日)-..(535) 努力争取时间完成抗战(1940年1月1日)(537) 新年与祝福——努力抗战努力建国(1940年1月1日)(539) 国民对国家的责任(1940年2月15日在中央广播电台播讲)(541) 中国国策之推行与世界文明之演进(1941年7月7日)(544) 辛亥革命及其精神(1941年10月10日)(546) 辛亥革命与抗战建国(1941年10月lO日)(548) 纪念国庆必须振奋革命精神(1943年10月10日)(552) 中华民族之御侮自卫精神(1943年)(554) 文化建设论(1943年3月15日)(555) 加紧推进国民精神总动员(1944年3月12日)(557) 实现主义完成建设(1943年10月10日)(559) 胜利与和平(1944年)(601) 学生是男女成人之花(1945年11月17日世界学生日广播辞)(563) 王宠惠先生年谱(565) 编后记(578) ·收起全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