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垿 |
释义 | 王垿王垿(1857-1933),书法家。字爵生、觉生,号杏村、杏坊,晚号昌阳寄叟。山东莱阳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检讨,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因他在1894年大考翰詹时得第二名,一年后转左春坊左赞善,以后又升为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侍讲学士。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逼通州,其护驾西行。至西安,遂升国子监祭酒,1901年冬慈禧返京,清廷赏护行人员,王垿被赏戴花翎。1903年授河南学政,督学河南兼授翰林院学士,后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907年又署法部右侍郎兼实录馆副总裁,为光绪写《实录》。辛亥革命后,1912年王垿欲回莱阳,因天津兵变,路途受阻,又闻莱阳也哗变,遂至青岛定居,因思念故里,遂将居所称为“寄庐”。1917年张勋复辟时还给了他一个弼德院顾问大臣的头衔。 经历王垿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知识的熏陶。其父王兰升为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其兄王塾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检讨,任广西桂林知府。在胶东王氏家族有“一门三翰林,父子九登科”的赞誉,备受书香门第羡慕,在民间传颂至今。王垿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少年曾得父授,勤习隶、行、楷书。在京又拜同乡光绪二年状元曹鸿勋为师,入室学习书法。王垿是清末创新派之一,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汉隶及魏、晋、唐之名碑、帖融会贯通,终于形成雅俗共赏、形体长方的正行书,亦称“垿体”。 书法王垿的书法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在京为官时,有“有匾皆垿书,无腔不学谭”的诗句,可见当时商家对其书法的青睐。北京西单天源酱园有四幅条屏“天高地厚千年业,源远流长万载基,酱佐盐梅调鼎鼐,园临长安胜蓬莱”就是王垿写的,可惜被毁。后王垿居青岛,求书者更多,所书匾额远胜于在京中之时。王垿不但善书,而且喜诗词、立说,曾撰写《王隐居传》、《张太守允抢传》,还著有《墨香斋诗文集》,1933年12月病逝于青岛,终年76岁。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