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汪鲁门故居
释义

汪鲁门故居,是一组排列整齐的建筑群,共有九进房屋,绵延百米。原有房屋100余间。徽派风格的建筑雕刻精美,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盐商旧居。建筑规模可与个园南部住宅媲美。大部分建筑的结构为上楼下厅式样,楼上每个房间之间均相通,形成“串楼”,这样的格局在老宅院中也不多见。房主人连房屋地面的高低都很讲究。从下面由大门层层递进,步步升高,越到后来越高。

简介

汪鲁门故居

【汪鲁门曾是盐业领头羊】 The Former Residency of Wang Lumen

汪鲁门名叫汪泳泊,字鲁门,是当时扬州非常著名的徽商;汪鲁门故居的地理位置在老城南河下170号。

清代盐商主要有窝商、运商、场商、总商等名目。他们在食盐流通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其中以总商的势力最大。

总商,又名商总。清政府盐运使衙门在运商中选择家道殷实、资本雄厚者指名为总商。其主要任务是为盐运使衙门向盐商征收盐课。总商经济实力雄厚,与官府的关系最为密切,是盐商中的巨头。汪鲁门就是总商。

创业经历

汪鲁门的创业经历一直被世人称道。学者韦明铧在《风雨豪门》中提到,清末民初,淮南盐场由于海岸东移,盐产量日益减少,有关官员力倡在淮北加大产量以接济淮南。安徽歙县人汪鲁门熟悉盐业经营,于是和别人合作建立了“同德昌制盐公司”,准备在淮北左营开建产盐圩堤。左营当时还是荒凉的海滩,很多人不信那里能产盐,而汪鲁门自认对淮北的盐场地理了如指掌,确认那里适合产盐,于是他亲自前往左营联络当地具有影响的人物,劝说当地人加入公司。结果,盐圩顺利建成后,盐产量果真日渐上升。

因为汪的带头,济南盐场也相继有六家盐商建起了盐圩,每年产盐达四百数十万石,可谓日进斗金。汪过人的魄力和谋略,在盐商中取得了崇高威望,后被盐商们推举为商总,领导着各个盐场的业务。

建筑特点

与卢氏盐商住宅相比,汪鲁门住宅保存得更为完整。去年修复的卢宅的前几进房屋,历史上曾被烧毁,现在是在原基础上根据资料重建的。而汪鲁门住宅虽同样年代久远,但几乎没有受到重创。修复后的汪宅更能体现原汁原味。

值得一提的是门口的楠木大厅,它共有两百多平方米,是扬州目前保存最完整、容量最大的楠木厅。这个大厅为纯楠木大厅,比卢氏盐商住宅中的楠木厅更为难得。因为卢宅大厅的格栅为楠木的,而屋架并非使用楠木。

选址理由

据晏炳森分析,当年,汪鲁门将自己的豪宅选定在南河下有着充足的理由。

一是这里盐商住宅云集。当时的肖、徐、王、胡等四家盐商都居住在这一带,形成了盐商一条街。

二是南河下是会馆最集中的地方。南河下最西头有湖北会馆遗址,目前存有一座气势雄浑的大厅。其最大的特点是梁柱粗壮,风格粗犷,梁上用的木质架构十分精美,雕刻的花纹至今清晰可辨。沿着南河下的石板路往东走便是湖南会馆,湖南会馆俊朗的门楼是中国建筑研究中的一个标本,因为保存相当完整,每年都有很多摄影家和建筑研究人士前来观摩。

湖南会馆中的棣园更为著名,在清代曾是扬城园林之冠,可惜的是经历百年后如今片瓦无存。湖南会馆再往东有一处门楼遗迹,是安徽会馆所在。徽商来扬后,凭高超的经营手段和团队合作,取代了原先山陕商人在扬州的霸主地位。徽商在近代几乎左右了全中国商界,安徽会馆当然也最有气魄。在安徽会馆对面是江西会馆,现在也只残存了一些破旧的老房子。因此汪鲁门把家安在这里,十分方便自己与商界人士之间的走动。

三是这里紧靠古运河。早在西汉初年,扬州就开始经销食盐。吴王刘濞曾经“煮海为盐”。当时为了便利运盐,从扬州的茱萸湾,东通海陵仓和如皋蟠溪,开了一条运河,也称邗沟,后来又称运盐河,是古运河上一条最大的支流。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扬州盐业的鼎盛时期。作为两淮盐业的营运中心,扬州城里盐商云集,水上盐船如梭。这些聚集于扬州的商人,每年将两淮所产的大宗食盐,转运6省行盐地域。汪鲁门把家设在古运河边,正看重了这条街就在古运河边,交通十分方便,仿佛是现在的人家靠着宽阔的马路边上一样,不但自己进出自如,也方便到码头上看货。

四是这里紧靠着引市街。清朝盐法沿袭明制,基本上实行封建的引岸制度。盐商运销食盐,必须向盐运使衙门缴纳盐课银,领取盐引(运销食盐的凭证),然后才可以到指定的产盐地区向灶户买盐,贩往指定的行盐地区销售。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的,叫“引纸”——盐引;前卷存根叫“引根”。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如此看来,“盐引”可以和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油票”、“肥皂票”等异曲同工。汪鲁门把家安在这里,则大大方便了工作。“引市街”的街名就直观地告诉人们,两淮盐引的交易就在这里。巷子虽小,做的却是统领全国盐业市场的大生意。

五是钞关也在附近。钞关是明代起内地征税的关卡。因规定以钞纳税﹐故名。汪鲁门的家在附近,大大方便了自己缴纳赋税。

历史沿革

据介绍,在抗日战争扬州沦陷前夜,汪家人就离开了世代居住的房屋。随后进入扬州的日本人见其宅第雄伟壮观,便在这里开设“银行”。据说,至今,故居内仍保留当时日军银行的金库。1948年前后,汪鲁门老宅成为国民党第51供应站驻扎地。1949年1月扬州解放,汪鲁门故居又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

荣誉

199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全国盐业史编写定稿会”在扬州召开。当时,与会人员把扬州的盐商住宅看了个遍,对扬州能保留下这么多盐商住宅感

到十分惊讶。当时,大家在汪鲁门住宅参观时,十分惊叹于它的豪华,建议将这里建成中国海盐史博物馆。

此后,我市有关方面起草了“关于在扬州建立中国海盐史博物馆的函”,并上报到省和国家的有关部门。由于受到当时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个愿望至今没能实现。

发展前景

据介绍,盐城正在筹建中国海盐博物馆,预计投资6000万元。该馆将全面反映中国海盐历史和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分为主体楼、海盐文化广场和海盐产业区。包括搭建反映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多层场景和雕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