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国镇 |
释义 | 汪国镇,字君毅,江西省彭泽县黄岭乡老屋湾汪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5月5日生。少时与胞兄汪辟疆随父在河南任所,毕业于河南客籍中学,旋考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民国元年(1921)以英语一科第五名毕业。民国3年,任教于本县高等小学堂。不久辞职家居,自费创办民间夜校,招收平苦农民子弟,免费入学读书,无偿供应课本。油灯。文具,并亲自任教。民国8年,任教于九江第三中学。 民国16年,设馆于县城,次年受南昌省立二中文史教员之聘,督教綦严,循循善诱,深得全校师生敬爱,与物理教师张海量,化学教师蒋三,并称“二中三巨头”。 民国26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东北,进逼沪宁,南昌二中迁清江县之水永泰镇,国镇慨然说:“敌寇尚在千里之外,即望风逃窜,怯地如此,焉能抗战?”遂愤然辞职回彭,教失业青年于东睾山馆,每讲急日寇侵华史实,热血沸腾,双目尽赤,受课诸生,无不为之感动。 民国27年7 月1日,马当要塞失守,县城沦陷,国镇家乡距县城15华里,为日寇必争之地。当日傍晚,日军高桥联队进村,未及逃避的老弱妇孺20余口,悉遭屠杀。国镇与族人汪志和同时被俘压往高桥联队部。高桥联队长知其为学界巨子,意图诱降,收为傀儡。款以香烟.咖啡.果点之类,通译传言,国镇正气凛然,予以严斥:“我中华民族为世界最优秀民族,日本军阀,轻举妄动,必自取灭亡,今日只事,有死而已,”遂索纸大书一“死”字,抵酋未置一辞,只强作冷笑而已。这时,国军16师大举反攻,枪声四起,敌联队部乱成一团,高桥如受伤野兽,室内乱窜,用皮靴猛踢国镇以泄愤。国镇跃起,戟指敌酋说:“听,这是中国的声音!五分钟之内,你将做大陆之鬼!”敌酋狂怒,以佩刀猛刺入国镇左目,血流如注,国镇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敌兵数人,以刺刀乱戳,国镇左股折断,敌酋最后一刀刺入国镇腹部,遂壮烈牺牲,时年49岁。同时被俘的汪志和乘敌人慌乱之际,滚入屋外深沟内,次晨被国军救出。他将目睹国镇遇害情况详为上报。“国民政府”题颂“义烈中千秋”匾额一方,予以旌表。《江西省通志》曾将他忠烈事迹载入“教育忠烈”篇。1988年江西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曾编辑“汪国镇先生殉国50周年纪念专刊”。他的孙女.著名的青年女作家方方曾以题为“祖父在我心中”一文,发表于1989年《上海文学》。新编《彭泽县志也为他立了传。他的门生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周礼挽词中有句:“正义今犹在,彭泽一书生”。省文史馆廖宇阳挽联:“早有文章惊海内;长留正气在人间”! 国镇刚正自守,行谊端方,不慕荣利,不入官府,终身以教书为事。平生著述甚富,有《中国文史学》上下卷,《经学概论》,《文字学概论》行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